2022年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
1.“彻”字的音序是( )
A.C B. ch C. chè
2.“藏”字共( )画。
A. 15 B. 16 C. 17
3.“避”字的最后一笔是( )
A.辶 B.丨 C.
4.下列汉字是形声字的是( )
A.搅 B.心 C.万
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何当金络(luò nuò) 脑。
(2)元宵节,处处悬灯结(jié jiē) 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chì zhì) 而美丽。
(3)转眼间,猫摇身一变,男孩几(jī jǐ) 乎不敢相信他还是刚才那个动物。
(4)小小的蟋蟀在钵(bō bēn) 子里唱着欢乐的歌。
6.看拼音,写同音字。
(1)【fù】 班长 责 盖 捧 大笑
(2)【cuì] 清 绿 纯
7.看拼音,写词语。
rán shāo qiāng bì mó guǐ pí xuē
8.下列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凄凉 奈何 浪漫 B.寂莫 解释 唯恐
C.微风 明媚 幼稚
9.下列属于褒义词的是( )
A.万象更新 B.偷鸡摸狗 C.刻舟求剑
10.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流落( ) 控制( ) 拨弄( ) 挽回( )
11.下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的诗句是( )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2.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
A.牛儿静静地站着,好像回味着草原无尽的乐趣。
B.一根根发丝像一根根钢丝,硬硬地立着。
C.天上的云像连绵的峰峦,像湍急的河流,像威武的雄狮,像奔腾的骏马。
13.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选自《十六年前的回忆》)
这句话运用了 和 描写,突出了李大钊同志的 、 。
14.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写的。
(2)毕业前夕,我们要给母校写一封信,指出中肯的建议
15.补充诗词名句。
(1)渭城朝雨浥轻尘, 。
(2)晓看红湿处, 。
(3)最是一年春好处, 。
(4)若到江南赶上春, 。
16.下文空缺处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 ,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精彩。
A.像一串流动的珍珠 B.像一块洁白的菱纱
C.像一片五彩的云 D.像一面飘扬的旗子
17.下面是一位女孩在校园网站上发的帖子。请你回复这个帖子,引导女孩解开心结。注意语言得体、简洁、有说服力。50字左右。
我是一个内向的女孩,我总觉得班上的男同学都在笑话我,女同学也瞧不起我,我感觉自己陷进了孤独的泥潭。我没什么爱好,也没有朋友,您能帮助我走出困境吗?
二、阅读理解。
18.阅读理解。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① 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③。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④畏狐也。(节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长:做……的首领。②信:言语真实,诚实。③走:逃跑。④以为:认为。
(1)“虎求百兽而食之”中“求”的意思是
A.要求。
B.寻找。
C.追求。
D.哀求。
(2)下列对“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儿子敢吃我,这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B.今天你儿子吃了我,这就违背了天帝的命令。
C.(如果)今天你吃了我,就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D.今天你吃了我,就是接受天帝的命令。
(3)下面是对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请在正确的句子后画“√”。
①虎/求/百兽而食之。
②虎/求百兽/而食之。
③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④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4)狐狸和老虎象征了生活中的哪两类人?老虎的遭遇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19.请阅读下面的“图书漂流”活动海报,回答问题。
活动安排
4月6﹣20日接受师生捐赠图书(捐赠地点:图书馆B401室)
4月22﹣23日“图书漂流”活动区现场漂流(图书馆一楼大门口)
4月23日后“图书漂流”书架漂流(图书馆二楼A201室,期刊阅览室)
(1)下面是第二届“图书漂流”活动海报的副标题,最恰当、最美妙的一项是
A.捐赠图书奉献爱心活动
B.给知识一个美妙的旅程
C.架起彼此间沟通的桥梁
D.惊险刺激的漂流历险记
(2)根据海报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本次活动是为了响应“世界读书日”而举办的。
②从4月23日之后,图书漂流活动便结束了。
③捐赠图书活动在图书馆二楼A201室期刊阅览室举行。
④4月6日到4月23日为师生捐赠图书活动时间。
20.阅读理解
向一棵树鞠躬
王崇亚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②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③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做俯视状,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一阵微微的风,使它飘到砖垛上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④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地往下扎根,浑身疤痂,身体佝偻,总得面对,总得应付,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⑤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⑥我怔在那里。十八年了,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竟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
⑦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1)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2)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3)短文写榆树,却为什么要花较多笔墨去写“老人”?请简要分析。
(4)对第③段中画“____”句子所表达的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
三、真情习作。
21.真情习作。
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我们即将迈入中学的大门。今天,就让我们敞开心扉,写出你最想对老师说的话。题目自拟,注意书信的格式。文中不能出现老师的真实姓名。不少于400字。
2022年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知识。
1.【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音序查字法。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要先知道这个字的部首,然后知道除部首外还有多少画,选择字义,要结合词语的意思来思考。
【解答】“彻”的读音是“chè”,音序是“C”。
故选:A。
2.【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汉字的书基本笔画。汉字的基本笔画是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每个字都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书写汉字时一定要根据字的笔画按照顺序来写。
【解答】“藏”字的笔顺是:一 丨 丨 一 ノ∟一 ノ 一 丨∟ ノ、。
故选:C。
3.【答案】C
【分析】考查了基本笔画。基本笔画是组成汉字的不间断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笔顺规则就是按照汉字的书写顺序进行书写汉字。
【解答】“避”字的笔画是: 一 ノ 、一、ノ 一 丨,最后一笔是“ ”。
故选:C。
4.【答案】A
【分析】考查了形声字。形声字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形声字分形旁和声旁。表示意义范畴的是形旁,表示声音类别的是声旁。在区分时要加以分析和理解,以防弄错。
【解答】A.搅:从手,觉声。
B.心:象形字。
C.万:象形字。
故选:A。
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1)“金络脑”的“络”应读“luò”,指(用网状物)兜住或套住,指用线编结成的网状袋子。
(2)“悬灯结彩”的“结”应读“jié”,指用条状物打成疙瘩或用这种方法制成物品,指植物长出果实,指(火)旺。
(3)“几乎”的“几”应读“jī”,表示接近某种情况。读“jǐ”时。用以询问数目多少。
(4)“钵子”的“钵”应读“bō”,指敞口器皿,多由陶瓷制成。
故答案为:
(1)luò;
(2)jié chì;
(3)jī;
(4)bō。
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同音字的辨析与应用,同音字,音同形不同,义也不同,完成时要结合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
【解答】(1)副班长:学校班委会成员之一,主要是协助班长开展工作。
负责:担负责任;尽到责任。
覆盖:指遮盖、掩盖。
捧腹大笑:形容遇到十分高兴的事情,大笑而不能自止的神态。
(2)清脆:声音悦耳动听。
翠绿:指像翡翠那样的绿色;青绿色。
纯粹:不掺杂别的成分;(副)表示判断,不容置疑。
故答案为:
(1)副 负 腹;
(2)脆 翠 。
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燃烧 枪毙 魔鬼 皮靴
8.【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辨析判断。
【解答】A、C正确。
B.有误,寂寞:孤独冷清。
故选:B。
9.【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感彩的辨析能力,感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内容。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然后分类。
【解答】A.万象更新:指一切事物都改变了面貌,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B.偷鸡摸狗:指偷盗(多指小偷小摸的行为)。贬义词。
C.刻舟求剑:比喻办事刻板拘泥,不知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故选:A。
10.【答案】他乡 系统 是非 损失
【分析】考查了词语搭配。此题要求在日常学习中多进行词语积累,识记字形。
【解答】流落天涯 控制系统 挽回损失
故答案为:
他乡 系统 损失
11.【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手法。赏析诗歌写作手法可从修辞、描写的角度、作者的感情三个方面入手。
【解答】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明月当空,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没有使用托物言志手法。
B.“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没有使用托物言志手法。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句诗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石头吟》,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使用了托物言志手法。
故选:C。
12.【答案】A
【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解答】A.“牛儿回味着草原无尽的乐趣”运用拟人的修辞;
B、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云”比作“峰峦、雄狮。
故选:A。
13.【答案】神态 动作 临危不惧 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品质。
【分析】考查描写手法、句子理解与赏析。描写手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
【解答】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文中的“瞅了瞅”是动作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感受到父亲临危不惧。
故答案为:
神态 动作 临危不惧 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品质。
1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解答】(1)搭配不当,去掉“写的”。
(2)用词不当,把“指出”改为“提出”。
故答案为: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
(2)毕业前夕,我们要给母校写一封信,期许美好的未来。
1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诗歌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解答】(1)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2)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
(3)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出自宋代王观所作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故答案为:
(1)客舍青青柳色新;
(2)花重锦官城;
(3)绝胜烟柳满皇都;
(4)千万和春住。
16.【答案】C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补充,把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叫做完整句。
【解答】联系上下文理解,从下文“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可知。
故选:C。
17.【答案】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而且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外表。而是心灵,心灵美才是真的美。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自信一些,主动跟别人交朋友,主动帮助别人,相信你一定会收获友谊的。
【分析】考查了劝告慰勉。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
【解答】针对女孩存在的问题,帮助她解开心结。
故答案为: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而是心灵。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跟别人交朋友,相信你一定会收获友谊的。
二、阅读理解。
18.【答案】(1)B;
(2)C;
(3)②√③√;
(4)生活中狐狸象征狡猾的人,老虎象征有权有势的人。老虎的遭遇告诉我们,时刻要保持清醒,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分析】参考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找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奔。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解答】(1)考查字词解释。“虎求百兽而食之”意思是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故选B。
(2)考查了句子翻译。“今子食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
(3)考查断句。“虎求百兽而食之”意思是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故断句应为:虎/求百兽/而食之。“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意思是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故断句为: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4)考查文章概括理解能力。狐狸被认为是狡猾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代表为有权有势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借别人的威风来逞强。在遇到危险时要急中生智。生活中学习上也要多角度想想,不能轻易地被他人欺骗,时刻要保持清醒。
故答案为:
(1)B;
(2)C;
(3)②√③√;
(4)生活中狐狸象征狡猾的人,老虎象征有权有势的人,时刻要保持清醒。
1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这是一张图书宣传海报,里边涉及到了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注意事项等问题。认真阅读,回答问题即可。
【解答】(1)考查了给海报加题目。此次活动是希望大家能把自己看过的书捐赠出来。副标题要体现活动的主题。因此我认为副标题应为:给知识一个美妙的旅程。
(2)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阅读材料可知。故①表述正确。故②表述错误。故③表述错误,4月23日以后为“图书漂流”书架漂流。
故答案为:
(1)B;
(2)①√②×③×④×。
20.【答案】(1)生长环境极其恶劣;外形矮小、纤弱、朴实;忍受苦痛,顽强生长。
(2)运用拟人手法,写榆树“拦”不住雨水,“挽留”不住露珠,表现了它忍受着干旱和贫瘠的苦痛。
(3)引出这棵树的生长年龄,突出其顽强的生命力;由写树到写人,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4)榆树生长环境极为恶劣,却能忍受苦痛,顽强生长;老人儿子病死,媳妇改嫁,独自拉扯孙子孙女,生活艰难,十八年才能翻修房屋。两者都遭遇艰难,但都能坦然面对,顽强抗争,境遇和精神极其相似,所以如此说。
(5)认同,因为命运并非能随意改变的,生活要讲究实际,像那棵树一样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也不失为人生的智慧。
不认同,因为人需要有更高的追求,命运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抗争改变的,安于命运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
【分析】作者在本文描写了在一堆两米高的砖垛上生长的一棵树和砖堆的主人——那位老人的不幸生活遭遇,以借物抒情的方式,由写树到写人,赞颂了树与人面对逆境坚强不屈、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文章第3段从“榆树”的“恶劣的生存环境”来表现“这棵树的不同寻常”,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表现出榆树的“矮小朴实但顽强”来体现出“榆树的不同寻常”。
(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作者情感的表达,这些语句又要借助于一些表现手法来流淌作者的感情、挽留”等人格化的词语来表现榆树为了生存积极的寻找机会、吻了一下”等人格化的词语表现出榆树生存环境的恶劣,本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3)本题考查文章写法的理解与分析。结合“蓬蓬松松的枝叶;褶褶皱皱的干;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生存环境艰难恶劣,一步一步走过来了,具有顺势而为的生存智慧的树与人的遭遇和精神是如此的相似,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执着等优秀的品质”的描写来表现“老人不畏艰辛。
(4)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表达。作者认为“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顺势而长,针对这一观点。写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即可。
故答案为:
(1)生长环境极其恶劣;外形矮小、朴实,顽强生长。
(2)运用拟人手法,写榆树“拦”不住雨水,表现了它忍受着干旱和贫瘠的苦痛。
(3)引出这棵树的生长年龄,突出其顽强的生命力,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4)榆树生长环境极为恶劣,却能忍受苦痛;老人儿子病死,独自拉扯孙子孙女,十八年才能翻修房屋,但都能坦然面对,境遇和精神极其相似。
(5)认同,因为命运并非能随意改变的,像那棵树一样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
不认同,因为人需要有更高的追求,安于命运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
三、真情习作。
2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应用文的写作。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写书信;接着在头脑里回顾一下书信的格式,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信开头的称呼要顶格写,后面要加冒号,接下来写正文,信末还要写上祝福语,署名和日期。最后分析下本次书信的内容:给自己的一位老师写封信,写出你最想对老师说的话。注意格式要正确,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字体工整。
【解答】范文:
给老师的一封信
敬爱的王老师:
您好!
六年的小学生涯即将结束了,我有千言万语想对您说,那么我就是您所种的花中的其中一朵;如果您是雨水,被您滋润着,那么我就是您所照亮的一处,照亮我的人生!
我记得,我的作文水平极差,我对学习没有兴趣。写作文时,想不出写什么,绞尽脑汁后,然后就不知怎么写了,语文考试成绩直线下降,仔细地观察我,您课后主动找我谈话,以为您肯定会骂我一顿,迎接我的却是一脸的慈祥,有时在一个相同的题目上,还是不懂,直到我听懂为止,我的语文成绩开始进步起来,我得到了一个可观的成绩。是您。
当然,对我们哪里做得不好的也会毫不犹豫地批评。
我记得,每次扫到五点多。您上来检查,于是便丝毫不留余地把我们做得不足。还亲自动手,拉开桌子,认真地给我们做示范。
王老师,您对我们学习的点点滴滴都被我看在眼里。这三年里,我对您有许多误解,我才知道我错了。在这里!王老师!”
祝您身体健康!
您的学生:小明
2022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