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爬天都峰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7 爬天都峰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0 14:5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教学设计模板
一、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语文 教学内容来源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课例名称 爬天都峰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版
二、目标设定依据
课标相关要求 一、课程目标 (一)写字 1.学会本学期要求会写 200 个生字,会认 200 个生字: 能运用多种方法积累、认识生字。能自学自查,注意辨析同音字、音近字、多音字和形近字,逐步提高认字、识字能力。 2.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词语,按要求积累其他词语,不断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运用中能辨别词语的不同意思,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的作用,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3.凭借钢笔字和毛笔字教材,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学习用毛笔写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做到写字姿势正确,保持“三个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了解童话、说明文、科普文章、叙事文章、写景文章、状物文章等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品味它们不同的语言感受不同体裁文章的魅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注意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继续提高默读能力,能借助资料解决阅读中的一些疑问。能复述课文大意,比较正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懂得做人的道理,热爱生活。 3.能熟记教材中的名句,能背诵课文中的全部古诗,能背诵“日积月累”里的内容,能背诵指定的部分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段落。 4.领悟表达的方法。学习本册教材中的常用句式,能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5.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学习顿号、冒号、引号、破折号和省略号的一般用法。 6.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自觉进行课外阅读,有自主选择书籍的兴趣和能力。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学习写读书笔记或阅读日记。阅读总量不低于课程标准的规定。 7.培养读书做记号和边读边想的习惯。 (三)写话 1.学习观察生活,学习选择材料,学习清楚明白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学写一处自然景观、观察中的发现、童话、自己喜欢的动物、导游词、看图作文、写信、成长故事和想象作文。做到有顺序,语句通顺,表达清楚,少写错别字,继续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于写实的习作,如实表达;对于想象的习作,大胆想象。 3.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 4.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2.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能连贯地说几句或一段连贯的话,能完整地复述一件事,能具体地讲述故事,能简要地转述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能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见闻。 3.听人说话,能养成专心听讲、认真思考、不随便插话和不随便打断别人的习惯。 4.能抓住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转述,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注意使用礼貌语言。在交谈中能听清别人的意思,对不明白的地方会提出询问。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公同讨论。 2.能依据收集的资料办手抄报,组织讨论会、读书会、朗诵会、故事会等活动。 3.在活动中与人交流、合作,提高人际交流、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4.在家庭生活中、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科核心素养相关要求 一、“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包括: 1、积累;2、系统;3、交际;4、评价。 二、“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包括: 1、直觉体验;2、语言表达;3、观点表达;4、逻辑表达。这些是思考的基础素养。 三、“审美的鉴赏和创造”包括: 1、审美感情;2、审美品位;3、审美表达;4、审美创造。前两个方面侧重于审美观念的形成,后两个方面重在审美实践。 四、“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包括: 1、文化自信;2、文化吸收;3、人生价值;4、社会责任。前两个方面以体验理解为主,后两个方面以指导实践为主。
教材分析 《爬天都峰》是习作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和“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这两个要素,一个指向阅读,即读文章时要体会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把事情一步一步写清楚的;另一个指向习作表达,即学习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这是继三年级上册“观察”,三年级下册“想象”之后,第一次集中指向于“记事”的习作单元。因此,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是本单元两篇精读课文必须要落实的学习目标。 同前一篇《麻雀》一样,课文也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作者按爬山前-爬山中一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把“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最终一起爬上天都峰顶的过程写得非常清楚。本课的课后题也以指向学生了解并学习怎样按顺序把一件事情写清楚为重点,且重在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按照先后顺序把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教师可借助课后题,引导学生精读第二至第七自然段,学习作者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爬山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学情分析 (精准调研) 四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于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是儿童阅读能力养成的关键期。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的能力。四年级语文的重点和难点体现在对课文的理解与体会上,为了让孩子逐步体会自己理解文章的方法,我们会在课堂上对文章的重点进行精读、品读。针对批注这一阅读方法来说,学生虽有一些批注基础,但对“批注”这一概念的认识不是很清晰,对阅读时批注的好处感受不深,因此这就成为我教学中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目标 (达成目标的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知识要点 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作者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四、教学用具
教具、课件
五、评价任务设计
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
任务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任务2…… 初步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事,了解课文大意。
任务3…… 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技术运用 评价要点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环节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回顾单元学习目标?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 (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 PPT 5分钟
环节二: 品读课文,梳理写法 1.想一想:课文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2.出示“爬山前”文段,细品心理(怎么想) (1)这是一座怎样的山峰啊?(高、陡) (2)出示视频。 (3)指导朗读:天都峰那么高,那么险,读出“我”的害怕。(指名读、齐读) 3.出示“爬山中”文段,细品动作(怎么做) (1)师读爬山的过程,学生圈出表示动作的字词。(爬、攀) (2)复习生字“攀”。 (3)指导朗读:读出爬山过程的艰难。 (4)思考:文章别的内容着重在写些什么? 朗读;人物之间的对话 文本、视频 10分钟
环节三: 精读课文,探究写法 1.出示第一次对话,细品对话(怎么说) (1)指名读,这段对话当中“也”字出现了两次,你读出了什么?(疑问、惊讶,看到对方的勇气及敬佩之情) (2)指导朗读:读出惊讶与赞许之情。 (3)师生合作,演一演。 2.出示第二次对话 (1)学生合作,读一读。 (2)把握文章要表达的“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道理。 8分钟
七、板书设计
板书梳理课文顺序,通过作者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来写爬天都峰。
八、课后反思
技术融合创新情况 能力点 时间节点 技术使用 达成效果
课题导入 1分—3分 PPT 吸引学生兴趣,引入课题。
观看视频 6分-7分 PPT 通过视频,吸引学生兴趣。
本节课中采用了图片、视频等技术手段,解决了课文大意、品读句子等教学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的感受颇多,有幸能与在场各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同行们共同探讨研磨课例,对我此次试讲受益匪浅。接下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感悟,对这次教学有几点满意之处:教学设计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通过多种朗读的形式,引导学生怎么抓住对话,揣摩人物心理;板书设计美感与艺术感统一;通过小练笔做到阅读与练习结合。 以下是我这节课不足之处还需改正的地方: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没有充分精读教材,对本单元排版不清晰,导致本节精读课文没有与习作单元建立紧密联系; 本课的“复习旧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事)应当作本课的目标或重点,应该放在这节课作为主要内容; 精读课文时,应与梳理写法相结合,因本单元是习作单元,所以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习作目标的方法,为这单元习作打好基础; 小练笔的内容设计与本课教学内容联系不大,应该把“事情写清楚”作为练笔的主线。
教研组评价
学生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