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张PPT。卫风·氓 氓
(情节) 恋爱 婚变 离弃
(章节) 第一、二章 第三、四、五章 第六章
感受、鉴赏人物形象被弃 or 主动离开?《<氓>之弃妇辨》勤劳 专一痴情 真诚清醒?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题目:我感受到的她是 的心绪,我的依据是 (诗中具体词句);我看到了一个
(填形象特点)的她。
要求:
①先个人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②小组成员间确定分工,梳理好表达时的文字。
③回答问题时需要一名同学先诵读出相关章节,再由一名同学给出结论和依据。
体味情感变化,感受人物形象一二三泣涕涟涟 载笑载言于嗟 悼 怨直接抒情桑叶的变化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兴手法淇水的描写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景物描写人称的变化氓之蚩蚩将子无怒无与士耽称谓变化融情于读—此时你我皆是她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体会比兴手法比:以形象的比喻,使人或物的特征鲜明生动。
兴:先说其他事物,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作用:使想要描述的人或物更形象,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贺敬之的《回延安》
把树比作亲人 ,把羊羔比作我。—— 【比】
先说羊羔吃奶时的神情,是为了引出亲人养育我的内容,更好的体现了延安亲人的养育之恩。 —— 【兴】
《诗经》中的比兴手法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桃夭》
①夭夭:茂盛的样子。②灼灼:花开鲜艳的样子。华:花。③之子:指出嫁的姑娘。归:古时称女子出嫁为“于归”,或单称“归”,是往归夫家的意思。④宜:和顺,和善。室家:指夫妇。
解析:用鲜艳的桃花为比,兴之以年轻美好的新娘的千娇百媚。诗人用初春时节含苞欲的桃花写出待嫁新娘娇羞而又期待的复杂表情。
比兴手法常常连用。不同心情赋予景物不同的个性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解析:同样面对秋景,一面是杜甫萧索寂寥,一面是主席的辽阔豪迈;皆因心中情不同而对景有了不同的感受。
一切景语皆情语1.从恋爱、婚变和离弃三个章节中,任选一个,进行改写,力求改写出的文字有画面感,能真实地反映出主人公的心情和形象,可以加入适当的虚构。
2.阅读《蒹葭》这首诗歌,鉴赏诗中的比兴手法。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