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上科学阶段测试3 第2章 天气与气候(2.1-2.3)(含答题卷+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上科学阶段测试3 第2章 天气与气候(2.1-2.3)(含答题卷+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8-22 10:31:0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科学阶段测试3
(内容:第2章 第1节-第3节)
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1) ;(2) 。
17. (1) ; ;(2) 。
18.(1) ; ; (2) 。
19.(1) ; (2) ; (3) 。
20. (1) ;(2) 。
21. ; ; 。
22. ; 。
三、实验探究题(共 4 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3.(1) ;
(2) ;(3) 。
24.(1) ;(2) ;(3) 。
25.(1) ;(2) ; (3) 。
26.(1) ;(2) (3) 。
四、解答题(共20分)
27.(1) ;(2) ;(3) ;
28.(1) ;(2) 。
29.(1) ;(2) ;(3) ;(4) 。
30.(1) ;
(2)
(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4三金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科学阶段测试3
(内容:第2章 第1节-第3节)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B.大气层使得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差比较大
C.平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D.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上仍然存在火山喷发和雷电交加的现象
2.在近地面,大气的对流运动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词语中,不是描述天气特征的是( )
A.阳光灿烂 B.晴空万里 C.阴雨绵绵帛 D.终年炎热
4.如图所示,下面小实验中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将胶头滴管的胶头里的空气挤走后再松开,液体会进入滴管
B.图二,沿着不同的方向用力捏玻璃瓶(椭圆形),观察细管中水面高度的变化
C.图三,装有液体的玻璃管,侧壁的橡皮膜往外凸起
D.图四,海绵被放有砝码的小桌压陷得较深
5.将一只薄膜塑料袋放入广口瓶内,使塑料袋尽可能贴紧瓶璧。将袋口沿瓶口翻过来,用橡
皮筋紧紧扎在瓶口上,如图。当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来时,越拉越吃力的原因是( )
A.塑料袋内的气体不断被挤出 B.塑料袋外的大气压越来越大
C.瓶与塑料袋间的气压越来越大 D.塑料袋内外的气压差越来越大
6.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天中的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约为22℃
C.气温大约在25℃以下,知了就停止鸣叫,说明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
D.气温即大气温度,故测量气温不需要在百叶箱里进行
7.下面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A.用离心式抽水机把深井中的水抽上来 B.在茶壶盖上作了一个小孔
C.帕斯卡用几杯水就撑裂了木桶 D.吸盘吸玻璃
8.图中的四个实验中,用来测量大气压值的是(  )
A. B. C. D.
9.大气压跟人以及天气关系十分密切,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进入高原区出现高原反应是由于高原地区气压太高
B.人在晴朗的天气心情通常感觉比较舒畅是由于晴朗天气气压较低
C.人体没有被压瘪是由于体内气压大于体外气压
D.宇航员在太空作业时要穿太空服是由于太空没有大气压
10.烧瓶内有一定质量的水,用火加热至沸腾,然后撤去火使瓶内的水停止沸腾。迅速用橡
皮塞盖住瓶口后倒置,再向瓶底浇冷水,如下图所示,瓶中的水
又会沸腾,这是因为( )
A.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B.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11.我国完成了速度超过400km/h的高铁交会试验,两列高速运行的列车交会过程中,产生
“强吸力”的原因是两车之间的空气( )
A.流速大,压强大 B.流速小,压强小 C.流速大,压强小 D.流速小,压强大
12.右图是气压与天气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高压区,空气上升,水汽遇冷而液化成云
B.低压区,空气下沉,水汽遇冷而液化成云
C.低压区,空气上升,水汽遇冷而液化成云
D.高压区,空气下沉,水汽遇冷而液化成云
13.小柯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瓶中,再将球
口紧套在玻璃瓶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皮套封住
抽气口,此时气球不用绳子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
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p1、p2,瓶内的气压分别是
p3、p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 B.p1=p2 C.p3<p4 D.p3=p4
14.关于大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大气压强与天气有关,通常阴天的气压比晴天高
C.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0.76m高的水银柱
D.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的粗细不同,测出大气压的值也不同
15.以下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用喝水杯做“纸片托水”实验,可以测量大气压的值
B.乙图为自制气压计,玻璃管内水柱升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强增大
C.圆形水管左粗右细,水管中的气泡随水水平向右快速运动过程中体积会变大
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气压减小,原来停止沸腾的水一定会再次沸腾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大气垂
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
(2)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对流层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升高
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
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
④对流层集中了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17.浙江电视台综合频道在某日播报的天气预报如下:根据表中有关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阴晴变化 风 人体舒适程度
35℃ 26℃ 午后有雷阵雨 东南风3 ~4级 多数人感觉不适
(1)该日35℃的气温通常出现在 左右,26℃的气温通常出现在 。
(2)上表中这些数据是表示该日的 。
18.央视“大风车”栏目常介绍科普知识,其中介绍了“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
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连通,
内装有红墨水。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当A管液面明显
上升时,往往转为阴雨天气。
(1)“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与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A管液面
上升时,显示大气压 ,往往转为 天气。
(2)B球内装有较多红墨水,可减小瓶内 变化造成的干扰。
19.暑假期间,小敏随着父母前往西藏旅游。
(1)从萧山机场登机前往拉萨,在高空飞行过程中飞机大部分处于________层。
(2)到了西藏之后小开父母租了一辆车子,在当地海拔大约在4000米,为了行车安全
小敏爸爸将车胎的气放掉了些,这样做的原因是海拔高, ,防止爆胎。
(3)小敏发现饭店很少有炒菜,这主要是由于西藏 ,菜不易炒熟。
20.小明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气压计。将橡皮膜平铺在敞开容器上,并用胶带绑紧。
检查气密性后,将吸管的A端粘在橡皮膜中心,B端靠近卡纸上的M处。外界气压的变化
会引起橡皮膜凹凸程度的变化,从而使吸管绕O点转动,指示气压大小变化。(外界气温
的变化对容器内气压的影响极小)
(1)检查气密性时,将绑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没在水中,轻压橡皮膜,如果观察到   ,
则气密性不好。
(2)小明将该简易气压计从甲地带到乙地,发现吸管B端的指向从M处变为N处。则甲、
乙两地气压较大的是   地。
21.在跑车的尾部安装有“尾翼”(即“气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呈弧形凸
起),如图所示。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尾翼上方的气流速度比尾翼下方的气流速度
______,于是上方气流对尾翼的压强______下方气流对尾翼的压强,从而使车轮“抓紧
地面”,增大地面对车路的 。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输液时药液匀速下滴,如图所示,输液时输液袋口A处插有输液管B、空气管C、C插入
袋口处不能过高,保证袋口处压强与 相等,致使药液流入人体是输液管中液体
(即袋口到手的液柱)产生的 , 当吊瓶和手之间的高度差一定时,输液管中液
体对手上针眼处 不变,与人体血液的压强差保持恒定,药液匀速下滴。
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3.如图甲所示为书本空气对流实验(箭头表示烟的运动方向),小明同学学习了该内容后,
对书本上“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
了空气的对流”这一结论,提出异议。在老师的指导下他用一个大的玻璃罩做了如图乙
的实验:在玻璃罩的一侧放冰块,另一侧不放,点燃的线香放在正中下方,结果发现烟
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实验结果使他消除了异议。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的异议是 。
(2)出现如图乙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玻璃罩左右两侧的现象形成了 。
(3)夏天安装制冷空调时,空调就安装在窗户的__________方。(填“上”或“下”)
24.将挂有重物的吸盘用力按压在竖直的玻璃表面,吸盘不会掉下来。是什么力使吸盘不掉
下来的呢?两位同学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同学一认为是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同学二认为是吸盘受到的玻璃给它的摩擦力。
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他们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
同学一:如图甲,用抽气机不断抽出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最后看到玻璃表面的吸盘滑下。
同学二:如图乙,挂上同样重的钩码后,吸在涂油玻璃上的吸盘滑下,而吸在干燥玻璃
上的吸盘不动。
(1)同学二认为他的实验结果否定了同学一的观点,理由是因为他的实验中两个吸盘受
到的 相同,但实验结果却不同。
(2)同学二的实验中,涂油玻璃表面的吸盘滑下的原因是吸盘受到的 减小。
(3)同学一的实验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原因是 。
25.研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小敏用烧瓶做完水的沸腾实验后,将酒精灯撤掉如图1,水停止沸腾。过一会,用
抽气机抽出瓶内的空气,如图b,会看到水 起来;图b改装成图c的装置,
继续加热,待水沸腾后,把注射器的活塞往里推,增大气压,这时在正常情况下你
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
(2)下表是小敏测得在不同气压下水的沸点:
气压P/MPa 0.04 0.06 0.08 0.10 0.12 0.14 0.16 0.18 0.20
沸点t/℃ 75.89 85.95 93.51 99.63 104.81 109.32 113.32 116.93 120.23
他换用别的液体进行实验,可得到相同的结果。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液体的沸点跟
气压有关系,气压越高,沸点 。
(3)知识应用:某制药厂在制药时,为了从药液中提取抗生素粉剂,采用加热的方法使水
沸腾除去水分,但要求药液的温度必须保持不超过80℃,可行的方法是 。
26.某校暑期实践活动中进行了环湖自行车比赛,小李经历了停放在烈日下的自行车车胎自
己爆裂的事故,小李经分析后猜想: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气体压强与温度
有关。根据猜想小李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用压强计
中的水银柱在烧瓶中密闭一定质量的空气。将烧瓶放入水中,给水槽中的水加热,水温
上升。每隔一段时间同时用温度计和压强计测量水的温度值(即为瓶中密闭气体的温度
值)及密闭空气此时的压强值。在每次测量时都使压强计左侧水银液面保持在图中A点
的位置不变,各次测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气体的温度(℃) 20 30 40 50 …
气体的压强(Pa) 1.0×105 1.03×105 1.05×105 1.10×105 …
(1)根据小李上述实验过程可知:每次测量时都使压强计左侧水银液面保持在图中A点
的位置不变,其目的是保持一定质量密闭气体的________不变。
(2)分析上表中实验数据可知,一定质量的气体,在________保持不变时,气体的压强
随________。
(3)在炎热的夏天,载重汽车在盘山公路下坡行驶时,要不断往车轮上喷水,主要是通
过水的汽化吸热使轮胎内气体的________来减小轮胎内气体的压强,防止爆胎。
四、解答题(共20分)
27.下图是小应同学自制的气压计,瓶内装的是染有红色的水。
(1)制作时,瓶内的水 (选填“要”、“不要”)装满。在用塞子封闭
后,先向瓶内 (填操作),使玻璃管内形成水柱。
(2)使用该气压计时,发现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说明此时大气压变 (选
填“大”、“小”)。
(3)他将气压计从1楼到5楼的过程中,观察到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记录如下表: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液面的高度差(cm) 5 5.3 5.7 6 6.3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高而________。
28.小科发现中性笔的笔帽上有小孔,为了解小孔作用,小科查阅资料:儿童不小心将笔帽
吸入引发窒息,这个通气孔能保证呼吸道不被完全堵塞因此被称为“救命孔”。
(1)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入气管,此时由于呼
吸道堵塞导致肺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小1.3×104Pa,笔帽
的横截面积约为0.85cm2,医生至少需要 N的力
才能将笔帽取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N)
(2)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
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
命的拥抱”。此方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质量的气体
体积 时,压强增大。
29.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某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 ,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水、刻度尺
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实验装置如图甲,具体实验步骤是:
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 1×10-3米2;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 0.5 牛;
③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
④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 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95 牛;
⑤记录整理数据;
⑥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甲 乙 丙
(1)上述实验步骤中,哪一步是多余的 。
(2)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压强等于 帕。
(3)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外侧自上而下吹冷风,如图乙,则弹簧测力计
示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5 牛。
(4)用丙装置来测大气压,该注射器有刻度的部分长度为10cm,注射器容积为10毫升。
若活塞与注射器筒内壁间的摩擦力为4N,活塞刚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4N,
则该地的大气压为___________pa。
30.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它省时高效,深
受消费者欢迎。图(甲)为高压锅的构造,图(乙)为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图象。(g取
10N/kg,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即105Pa)。
(1)说出高压锅为什么能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 。
(2)若高压锅出气孔的截面积约1.2 ×10-5米2,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84g。
通过计算并对照图象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
(3)假若要把这种高压锅向西藏地区销售,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要达到同样的最高温
度,你认为需要做哪方面的改进,如何改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科学阶段测试3
(内容:第2章 第1节-第3节)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5 A B D A D 6-10 D C C D B 11-15 C C B C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1)② 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 (2)④⑤
17.(1)午后2时 日出前后(2)天气状况
18.(1)减小 阴雨 (2)温度
19.(1)平流层 (2)气压低 (3)气压低,沸点低
20.逆时针上端
21.小 大于 摩擦
22.大气压;压强;压强
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3.(1)烟是由于碰到玻璃罩顶部而改变运动路线的 (2)上冷下热 对照作用 (3)上
24.(1)大气压力 (2)摩擦力 (3)抽出空气,吸盘受到大气压力减小,摩擦力减小,小于重力
25.(1)重新沸腾 停止沸腾 (2)升高 (3)降低气压
26.(1)体积 (2)体积 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温度降低
四、解答题(共20分)
27. (1)不要 吹气 (2)小 (3)减小
28.(1)1.1 (2)减小
29.② (2)95000 (3)小于 (4)1.0×105
30.使锅内水面上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2)116℃;
(3)增加限压阀的质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