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狼牙山五壮士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狼牙山五壮士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0 17:3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同学们,当你看到“英雄”两个字时,你会想到谁?
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五位英雄,我们一起学习
《狼牙山五壮士》
6、狼牙山五壮士
沈重,原名沈大经,战地记者,在抗战时期作为《晋察冀日报》特派记者,主要在冀西游击区参加部队和地方的军事活动,因此,他的通讯报告作品大多是武装斗争的题材。
狼牙山,古称郎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属太行山脉,距县城36千米,由五坨三十六峰组成。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形容处境艰难。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
沉着:镇静;不慌不忙。
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
粉身碎骨:身体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生)。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昂首挺胸:仰起头,挺直胸脯。形容斗志高昂,无所畏惧。
坚强不屈:坚毅刚强,不屈不挠。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本文指五位战士英勇跳崖时嘹亮的口号声响彻天宇。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任务一: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并试着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事情发展顺序
默读第二自然段,在这个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是对五壮士的整体描写?
任务一:体会点面结合的手法
默读第二自然段,在这个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是对五壮士的分开描写?读一读
点面结合
神态、动作各不相同
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有什么作用?
班长马宝玉:作为指挥员沉稳果敢
副班长葛振林:开腔怒吼、英勇无畏
老战士宋学义:战斗经验丰富
小战士胡德林、胡福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战斗作风
默读“引上绝路”部分,思考:
摆在战士们面前的是两条什么路?他们是如何选择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课文后半部分主要写的是哪个人物?
马宝玉
点面结合
任务三:体会班长的形象
画出描写马宝玉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你能体会到马宝玉什么品质?
句子示例: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交流示例:“说”“砸”“走”“跳”等动词和“昂首挺胸”的神态写出了战士们视死如归、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把石头比作“雹子”,既写出了石头砸下时密集、迅猛、有力,又表现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
揭示了五壮士顽强战斗的力量源泉,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声音”指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
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