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12《蒹葭》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12《蒹葭》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0 17:1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蒹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诗经》中的爱情诗歌,大部分表现劳动人民纯洁、朴实、健康的思想感情。《蒹葭》选自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诗经》二首,是《诗经·秦风》中的名篇,被誉为“《诗经》中境界最美的篇章”。诗歌采用双声叠韵,四言句式,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描绘了主人公对伊人的倾慕之情和苦苦追寻的过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执著之意,感情淳朴、真挚。文字很简单,但却有种美丽至极,百读不厌之感。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营造了一种充满水乡泽国情调的渺远空灵、柔婉缠绵的境界。主人公形象也耐人寻味。他(她)伫立凝望、反复追寻,犹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写尽了情致。让诗歌宛如一曲天籁,有余音绕梁之感。
学习重难点
1.诵读诗歌,把握好语气语调,读出韵律和节奏。
2.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的手法。
3.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在的情韵。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以歌曲《在水一方》导入)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这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场景啊!这就是《诗经》中《蒹葭》一诗描绘的意境。让我们唱着歌曲《在水一方》,一同品味《蒹葭》的朦胧缥缈!
二、自由朗读,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指导:《蒹葭》以四言为主,兼有五言。其四言的均两字一顿,五言的以“二三”形式进行停顿。
首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应该语速稍慢,读出怅惘之情,韵脚字“苍”“霜”“方”要读得饱满。“所谓”都要读出期盼、向往,甚至是赞叹之情。因此,“所谓伊人”的语调要上扬,而最后的“宛”字要重读。三处“溯洄从之”中的“溯洄”要读得低沉,“从之”要读得怅然,“道阻”停顿要较长,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且”要重读,读出痛心之感,“长”“跻”“右”,不仅要重读,语调还要上扬。
三、读熟文章,再结合书下注释掌握本文词汇,疏通课文大意。
点拨:
河畔芦苇苍苍碧色,那是白露凝结成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却是艰险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的中央。河畔芦苇茂盛一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艰险难攀。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中高地。河畔芦苇更为繁茂啊,那清晨白露依然逗留。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她就在河水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险阻弯曲难走。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中的小块陆地上。
四、诗歌中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点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五、诗歌中表达了怎样的情韵?从哪些诗句表现的?
点拨:表达了主人公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着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求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主人公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主人公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的情怀。
六、那么,诗歌中的“伊人”究竟为何人?
点拨:
持“爱情说”者,认为“伊人”是意中人;
持“政治说”者,认为“伊人”是贤能之人:
持“理想说”者,认为“伊人”象征着理想。
其实,无论“伊人”是何人,指的是什么,诗歌中的主人公都是经历了许多波折,一直苦苦追寻着“伊人”。这其实体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意义,美好的事物总是可望而不可及,不管最后主人公是否寻得“伊人”,这追寻过程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意义。
七、播放背景音乐,鼓励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要读出自己的个性美。
八、《关雎》和《蒹葭》都是爱情诗,请比较两首诗在内容情感和表现形式上有什么异同?
点拨:
相同点:
《关雎》和《蒹葭》都属于《诗经》中的“国风”,都是当时的民歌;都运用了“兴”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寄意;都大量使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反复咏唱;在语言形式上大多四言一句,二二拍,一般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而是富于变化;都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富于声韵美。
具体分析:
(1)《关雎》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关雎》这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这就叫重章叠句。重章叠句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2)《蒹葭》全诗都使用了“兴”的手法,每章前两句均以景起兴,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更烘托了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三章又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时空序列,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从上游到下游,从此岸到彼岸,地点的变化,写出了主人公不畏险阻地一再追寻、几度求索,也暗示了“伊人”的踪迹飘忽,难以寻觅。
回旋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情感。《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不同点:
就情感内容而言,《关雎》是“淑女”与“君子”的恋歌,“君子”所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相契合的爱情,是“琴瑟合鸣”的爱情;而《蒹葭》所表现的是一种单方面的追求,是一份得不到回应的情感。
就情感风格而言,《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现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而《蒹葭》一诗则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体现出“美丽的忧伤”的审美情趣。
就艺术风格而言,《关雎》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蒹葭》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更加浓郁。
教学反思
《蒹葭》是诗经中最经典的篇章之一,唯美而浪漫。这堂课,我首先是注重了朗读。我认为诗歌所能表达的情感以及意境,只有通过不断地朗诵,让学生细细品味,才能逐步领略诗歌的艺术之美。但这首诗歌的内容相比于《关雎》,更显飘渺,所以引导学生对于主题有多方面的思考,而不仅仅局限于爱情诗,也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