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1张PPT。 “一国两制”的构想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
课堂小结第 14 课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东方之珠》-刘德华&那英“一国两制”的构想 国内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稳定的环境。 国际环境:1979年中美建交,美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代表。 目的实现祖国大陆、台湾统一,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依据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 背景 历史沿革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呼吁海峡两岸尽早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发展贸易、互通有无。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发表讲话,提出和平统一的9条方针;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 史和现实,创造性的把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概括为“一国两制”。 内涵“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前提和基础);“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 香港、澳门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历史意义 “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成为我国的重大国策。 具体含义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会见台湾、香港知名人士傅朝枢
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1983年邓小平会见美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杨力宇教授再次阐述“一国两制”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目的;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 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
3、含义;“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会主义制度,台湾 、香港 、 澳门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意义;“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为完成 祖国统一大业 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成为我国的重大国策。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香港、澳门回归祖国香港回归1842《南京条约》1860《北京条约》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新 界香港岛九龙 往事不堪回首
—— 港澳问题的由来①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割占香港岛;②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
割占九龙司;③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行租借新界(深圳河以南,
界限街以北),租期99年,
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10月24日)中英街界碑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82年9月)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国领导人就香港问题与其展开了一系列的会谈,正式提出以“一国两制”的方案收回香港。英方开始试图续约,随即又提出以主权换治权的主张,中方在国家主权问题上坚持不妥协。邓小平在同撒切尔夫人会谈时明确表示: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强硬的撒切尔夫人碰上了更强硬的对手。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
1984年12月19日1997年7月1日
恢复行使主权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1997年7月1日)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克里斯托弗·弗朗西斯·帕顿(彭定康)
Christopher Francis Patten
1944.5.12~
第28任香港末代总督 1997年7月1日凌晨,在向送别人群告别时,末代港督彭定康安慰他的两个伤心的女儿。彭定康安慰他两个伤心的女儿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董建华
1937.7.7~
祖籍浙江舟山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1任行政长官曾荫权
1944.10.7~
祖籍广东南海九江镇上西龙回新基村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2、3任行政长官 1、 1982年,中国政府明确肯定1997年收回香港 2、 1984年,中英签定联合声明,香港回归问题成功解决。3、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
设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中英和谈签署声明香港回归共庆归来日, 同与龙飞腾 ——回归后的港澳的发展1995年6月,香港回归前两年,世界著名杂志《财富》推出了一个触目惊心的封面专题———“香港之死(The Death of Hongkong)”。 共庆归来日, 同与龙飞腾。——经历风雨香港发展更胜往昔1997年金融风暴骤起 ,香港告急
朱镕基说:大陆好,香港坏不了
2000年,香港经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增长率高达10.5%。并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瑞士IMD公布全球竞争力排名(以国家/地区为单位),香港全球排名第三 ,香港仍是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
共庆归来日, 同与龙飞腾 香港——活力之都曾预言“香港将死”的《财富》,却选择香港召开新千年全球论坛 。在那次年会上,策划“香港之死”的编辑总监杰夫瑞·考尔文回答记者“怎么形容香港”的问题时,思考良久,最后的答案是“活力(Vitality)之都”。 闻一多
1899.11.24~1946.7.15
本名闻家骅 号友三出
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
著名诗人 学者 爱国民主战士《七子之歌》
1925.7发表于《现代评论》第2卷第30期
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
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诗人作《凯风》以愍之。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择其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Lorraine耶?“精诚所至,金石能开”。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1553年
葡萄牙侵占澳门,1887签订《中葡北京条约》,将葡萄牙在澳门的治理固定下来。澳门问题的由来澳门大三巴牌坊
为1637年竣工的圣保罗大教堂的前壁葡京酒店 葡京酒店(Hotel Lisboa)于1970年6月11日落成启用,是位于澳门南湾友谊大马路西南端的一间赌场酒店,酒店正门向着嘉乐庇总督大桥(旧澳氹大桥),由澳门旅游娱乐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并与富利达国际酒店集团管理营运。酒店设有四间赌场及一间角子机娱乐场,由澳门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所营运及管理。 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图为联合声明签署后邓小平同志与葡萄牙总理席瓦尔举杯祝贺。中葡《联合声明》签署1999年12月20日
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澳门回归仪式(1999年12月2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何厚铧
1955.3.13~
生于澳门 广东番禺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第1、2任行政长官《中英联合声明》和《中葡联合声明》如何体现了“一国两制”?港澳回归后发生的根本变化是什么?
特别行政区“特别”在哪?1、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别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起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分别成立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一国)
2、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两制)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草签了关于 香港 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 1997 年6 月 30 日起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澳门回归;
1987年中国和葡萄牙政府签署了关于 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 1999年12月 20日起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 董健华、何厚铧分别当选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第一任行政长官。港澳顺利回归的原因③ 是中华民族艰苦努力奋斗的结果。① 是“一国两制”正确方针的结果;② 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的结果;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③ 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① 洗雪了多年来的民族耻辱,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② 使香港、澳门的历史发展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
治澳”“高度自治”的新时代;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国民党发动的内战;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势力的介入。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问题的由来中共的措施政治方面:调整有关政策措施,化解敌对情绪;军事方面:主动缓和海峡两岸军事对峙状态;经济方面:敞开门户,促进交流,倡议三通。辜振甫
1917.1.6~2005.1.3
台湾彰化县鹿港人
台湾海峡交流董事会董事长汪道涵(汪导淮)
1915.3~2005.12.24
安徽嘉山县人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 1993年4月27~29日,汪道涵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为两岸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汪辜会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与台湾海峡交流董事会董事长辜振甫握手 连战,生于1936年8月27日,字永平,台湾台南人,祖籍福建漳州,1936年8月出生于陕西西安。台湾当代政治人物、中国国民党荣誉党主席。曾担任第三任中国国民党党主席、第九任中华民国副总统、行政院长、外交部长、交通部长、台湾省政府主席、台北市大安区仁爱里19邻邻长(2003年卸任)等职。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华
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连战携妻女杭州访先人故居
2006年4月回大陆探亲的台湾同胞登临长城 政治方面:调整有关政策措施,化解敌对情绪。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不再追诉去台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犯罪行为。 金门、马祖是中国领土,打金门、马祖,是中国的内政,敌人找不到借口,而对美帝国主义则有牵制作用。
——毛泽东 军事方面:主动缓和海峡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并把福建沿海一些前沿阵地、观察所开辟为经济开发区和旅游点。首次直航包机飞返台北桃园机场(2005年春节) 经济方面:敞开门户,促进交流,欢迎台商来大陆投资和从事贸易活动,并为之提供优惠条件和法律保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三通(通邮、通航、通商)。台商在大陆
投资办厂台湾同胞祭拜黄帝陵
2002年4月台湾企业家参加辽宁经济建设台湾民众反对台湾独立《反分裂国家法》
2005年3月14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第二条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第三条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台湾的四个决不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 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 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 决不妥协。 探究: 请根据你所掌握了解的知识,简明分析在台湾回归祖国的道路上,有哪些障碍和有利的因素?主要障碍: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有利因素:强大的祖国;正确的方针;共同的信念;交流的加强;国际的公认;成功的范例.“一国两制”对港澳和台湾的不同点 香港回归问题是在中英之间进行谈判,澳门是在中葡之间进行,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谈判,而解决台湾问题是在“一国两制”的架构下,两岸平等协商,属国家内部事务问题。 国家在港澳驻军,外国军队撤走,表明中国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具有象征意义。而台湾和祖国大陆同属中国的一部分,所以台湾可以保留军队,但不应对大陆形成威胁。 钱其琛副总理在“二十一世纪与中国”论坛发言时曾表示,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保留原有的政府架构。 台湾民众可与大陆人民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中央政府将为台湾留出重要的领导位置。 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什么问题均可以讨论,这在解决港澳问题时,并没有这一提法。4、历史意义和影响;
对早日解决 台湾问题 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5香港、澳门的回归根本原因;
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
三、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
1政策;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是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中共从 1978年以后,结束了海峡两岸多年来紧张的 军事对峙和 人为隔绝 的局面,采取一系列具体政策和措施,缓和两岸关系,促进两岸人员交流。
2表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在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和经济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人员往来频繁。课堂小结“一国两制”
的构想香港、澳门
回归祖国祖国大陆与台湾
的经济文化交流1.“一国两制”构想的目的及依据
2.“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
3.“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1.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2.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3.港澳相继回归及特别行政区的先后建立
4.港澳顺利回归的历史意义1.中共采取措施结束两岸对峙隔绝局面
2.海峡两岸的广泛交流
3.两岸广泛交流的重大意义学习与探究学习活动1.观看香港、澳门回归纪录片香港回归澳门回归2.收集反映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图片学习测评1.把党中央多年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概括为“一国两制”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叶剑英
2.“一国两制”构想适用的范围是。
A.沿海开放城市 B.少数民族地区
C.经济特区 D.台湾、香港、澳门地区
3.中英、中葡《联合声明》规定,港澳回归后,现行50年不变的是
①社会制度 ②经济制度 ③生活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
4.我国能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港澳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的成功的外交努力 B.改革开放带来综合国力的提高
C.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D.殖民主义衰落
5.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
中的“喜事”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香港、澳门回归 D.“一国两制”提出
CDCBC学习测评6.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并同他举行会谈。双方都认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
A.和平统一方针 B.通邮、通商、通航政策
C.互补互利原则 D.一个中国原则
4.你认为香港、澳门得以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D③是中华民族艰苦努力奋斗的结果。答:①是“一国两制”正确方针的结果;②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的结果;学习测评1.把党中央多年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概括为“一国两制”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叶剑英
2.“一国两制”构想适用的范围是( )。
A.沿海开放城市 B.少数民族地区
C.经济特区 D.台湾、香港、澳门地区
3.中英、中葡《联合声明》规定,港澳回归后,现行50年不变的是( )。
①社会制度 ②经济制度 ③生活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
4.你认为香港、澳门得以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CDC③是中华民族艰苦努力奋斗的结果。答:①是“一国两制”正确方针的结果;②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的结果;史海拾贝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0年4月4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公布澳门同胞积极学习《基本法》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