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说课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说课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20 21:0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声现象》说课
2.3.1 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3.2 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一、《课标要求》
二、本章地位
声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的感性素材多,可动手操作的活动多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材按照声从“源”到“接收端”的信息流来安排教学活动,以科学探究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声的产生、声的传播,以及声速的知识。
从本章开始,学生进入了物理学科的科学探究之旅。
1.学习科学探究跟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一样,都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生初学本章,对科学探究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些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的实际探究过程也有很大差别。因此,教材在设计这些探究活动时,从问题的提出到实验过程、得出结论都相对简单。
(一)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 科学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还应是一种精神,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往往并没有用“探究”栏目直观地展示出来,但探究的思想是渗透其中的。
如教材特别注重让学生通过“做”“看”“感受”“听”“思考”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全方位地感知“声音”,再让学生慢慢总结,并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物理问题,体现物理课程的价值。
(二)从体验活动中认识概念
本章的名词、术语非常多,但是教材中没有给这些概念下定义,就是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出发,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多从观察、体验的角度进行介绍。
如:“声”和“声音”的区分
(三)紧密联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本章内容特别注意使学生了解声音在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的应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 体现课程理念
* 激发学习兴趣
* 培养爱国情怀
三、本章内容结构
声的产生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演示实验)
声速
声与能量
声与信息
音调:探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
响度:探究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音色(演示实验)
§2.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课时
§2.2 声音的特性 2课时
§2.3 声的利用 1课时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课时
复习课 1课时
四、课时建议(共7课时)
五、各节教学建议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引入:第一次带孩子感受身边的物理现象,要让孩子感觉到自然之美。
方案1:橡皮筋发声。观察橡皮筋;
方案2:尺子发声。观察尺子;
方案3:用手摸着喉头发出声音,这时手的感觉怎样?
方案4:敲打鼓面——纸屑或泡沫塑料颗粒;
方案5:敲打音叉——悬吊着的泡沫塑料或乒乓球;
方案6:敲打音叉——水面;
一、声音的产生
学生观察、体验、总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思考,渗透科学方法:
◇上述实验中发声的物体分别是什么?
——明确研究对象
◇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比较法
◇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何区别?
——归纳法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你能不能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有些发声体的振动不能直接用肉眼观察到,你能用什么办法感知它?
——进一步探究
——转换法
二、声音的传播
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介绍宇航员在月球上交谈的情景,提出问题:
①近在咫尺的他们为什么要借助电磁波才能交谈吗?
②月球表面比地球表面缺少了什么?
③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条件吗?
探究活动设计:
1.固体传声:
2.液体传声:
3.气体传声:
4.真空不能传声:
声波:
以击鼓为例: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的空气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三、声速
建议在第二课时讲声速、回声和科学世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有关声速的测定:
1.操场上测声速:
2.大科学实验:测声音的速度
§2 声音的特性
引入:剪吸管实验
提问: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过渡:由实验中的现象可知,声音有高低之分,声音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讨论实验方案
引入:水瓶琴
一、有关音调的实验
观察:锯条露出桌面长短不同时,振动快慢不同。
操作:锯条紧压在桌面,分别将1/4、1/2、3/4长伸出桌面边缘,拨动伸出桌外的部分,使其振动。
注意:实验时应使锯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1.锯条(或钢尺)
2.观察声波波形
通过大屏幕展示波形并播放声音,效果更好。
小资料
回章首
“声”和“声音”的区分
二、有关响度的实验
继续做
声音最响有多响
在喇叭上放置乒乓球,改变音量大小,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不同。
音叉溅水花
教学建议:
课本中提出的两个问题:“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响度?”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由学生的分组实验探究出来的。建议此处的教学重视以下问题:
探究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归纳总结
实验方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能力培养:选取实验器材、叙述实验步骤、描述实验现象、设计实验表格、归纳实验结论
三、有关音色的实验
只闻其声,未见其人
展示学生的演奏视频——介绍乐器
§3 声的利用
声的利用
声与信息
声与能量
次声波预测自然灾害:火山爆发、龙卷风、雷暴、台风等发生之前可能会辐射出次声波。
超声波:回声定位、“B超”、空化作用、探伤。
声波产生压力
B 超
成长的脚步
§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建议本节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然后讨论下列问题,再列举实例,最后归纳总结。
讨论题目:
1.噪声的来源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3.控制噪声
教师归纳总结,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实例,并布置学生进行课外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禁止鸣笛
一些警示图片
噪声的检测
为动物隔音 北京架起首条“空中隧道”
隔音耳罩
小提琴消音器
噪声的控制
*高考期间北京禁止在夜间进行产生噪声的施工
*北京在地铁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方面的首个标准——《地铁噪声与振动控制规范》日前获批并发布,将从2012年4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也是我国在该领域中的首个地方标准,主要用于指导本市地铁建设项目噪声与振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相关新闻
*日本新一代超音速客机试飞成功 可有效控制噪音
*广场舞活泼易学仍应推广
关键是控制噪音不能扰民
*卖场噪声将控制 应不高于60分贝
*北京市政府投资10亿元控制交通噪声污染
…最直接的措施就是安装隔声屏障…绿化也是控制噪声的屏障之一…控制噪声的另一个措施就是改造路面…在车辆年检中增加定置噪声检测…
相关新闻
诚恳的建议:
1.对待探究的态度:体现物理课程的价值
2.对待学生的态度:期待中华民族的未来
3.对待自己的态度:甘做基础教育的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