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问题与目标
1.会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重点)
2.能够应用图像法计算电动势和内阻。(难点)
3.熟记伏安法,理解安阻法、伏阻法。(重点)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到,闭合电路分为内、外电路。外电路的各种物理量可以通过相应的电表来测量;内电路为电源内部,是有电动势及内阻的,那我们要怎么测量他们呢?
想一想
一、实验思路
1.伏安法测电动势E和内电阻r
如下图所示,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应用 ,就能测定电动势E和内电阻r
2.采用安阻法测量电动势E和内电阻r
如下图所示,通过测量电流、读取滑动变阻器电阻,应用 ,将其中的路端电压用 代替,变为 就能测定电动势E和内电阻r。
3.采用伏阻法测量电动势E和内电阻r
如下图所示,通过测量电流、读取滑动变阻器电阻,应用 ,将其中的路端电压用 代替,变为 就能测定电动势E和内电阻r。
二、物理量的测量
以伏安法为例,在实验电路连接好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得到多组电压、电流的数据。我们应用2组数据 和 就可以得到实验结果。但是这两组数据不能具有代表性,所以在测量数据时,我们可以多次测量数据,多次计算取平均值。
三、数据分析
1.伏安法测电动势E和内电阻r
②图像法:根据测得多组数据,把得到的电流、电压数值绘制直线图。
如上图,绘制完 图像后,把得到的数据以点的形式绘入表中。然后再画一条直线,使尽可能多的点在直线上,或使所有点都在直线附近。向两坐标轴用虚线延长直线,这时,计算直线的纵截距和斜率。
根据 可知,纵截距代表电动势E,斜率代表内电阻r,内阻大小:
2.采用安阻法测量电动势E和内电阻r
图像
3.采用伏阻法测量电动势E和内电阻r
图像
4.误差分析
(1)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以及作U-I图像时描点不准确。
(2)系统误差:主要原因是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得电流表上读出的数值比流过电源的电流偏小一些。U越大,电流表的读数与总电流的偏差就越大,将测量结果与真实情况在U-I坐标系中表示出来。
如图所示①为测量情况,②为真是情况,可见
1.如图所示,在用一只电压表和两个定值电阻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未考虑电压表内阻,其测量值E、r与真实值E0与r0相比较,正确的是( )
A.E<E0 r<r0
B.E=E0 r<r0
C.E>E0 r>r0
D.E>E0 r<r0
随堂练习
解析 本题的实验中,电压表与电源并联,实验测得的是二者并联后的电动势和内阻.由于电压表内阻不可能是无限大,外电路断路时电压表两端电压略小于电动势,则E<E0,并联后总电阻小于电池内阻,即r<r0.
3.(多选)在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若有两只电压表V1和V2量程相同,内阻RV1>RV2;两只电流表A1、A2,量程相同,内阻RA1>RA2,在该实验中,为了使E、r的测量精确些,选择的电表可以是( )
A.V1和A2
B.V2和A2
C.V2和A1
D.V1和A1
解析 本题实验中电压表与电池并联,测量的结果是二者并联后的电动势和内阻,为减少电压表的影响,应选内阻大的电压表.外电路中电流表与电阻串联,实验中不要求知道电阻的阻值,将电流表和电阻合二为一即可,电流表测的就是它们的真实电流,因此对电流表内阻要求不太严格.
4.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源(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所给的器材有:
A.电压表V(0~3 V~15 V)
B.电流表A(0~0.6 A~3 A)
C.滑动变阻器R1(总电阻20 Ω)
D.滑动变阻器R2(总电阻1 000 Ω)
E.开关S和导线若干
(1)实验中电压表量程应选择_________(填“0~3”或“0~15”)V,电流表量程应选择_________(填“0~0.6”或“0~3”)A,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2)学生选择合适的量程和器材,按如图甲所示连接电路,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U-I图线,根据图线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____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