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科)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宿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科)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2-03 10:3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文科)
第一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自由组合  
C.染色体交叉互换  D.染色体变异
2.人们利用X射线、紫外线等处理野生青霉菌,最终培育出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其育种原理是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数目变异
3.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①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 ②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③ 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 ④ 提取目的基因21教育网
A、③④②①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4.下列表述哪一项不是拉马克的观点( )
A.生物的种类是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B.生物的种类从古至今是一样的  
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传给后代  
D.生物的某一器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于不用
5.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      B.一个森林中的全部蛇   
C.卧龙自然保护区中的全部大熊猫  D.一间屋中的全部动物
6.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说明( )21cnjy.com
A.突变是不定向的     
B.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害的
7. 现代生物进化论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个体 C.种群 D.群落
8.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改变了基因频率 B.产生了生殖隔离
C.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D.出现了新的基因
9.在某个种群中随机抽样2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为60、120和20个,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21·cn·jy·com
A.40% B.50% C.60% D.80%
10.有关现代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基因重组和隔离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
D.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1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 )
A.单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  B.多细胞生物,进行有氧呼吸   
C.单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D.多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1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③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www.21-cn-jy.com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3.下列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
A.随机交配   B.基因突变   
C.自然选择   D.染色体变异
14.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
A.基因突变和重组   B.自然选择  
C.共同进化   D.地理隔离
15.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不同的物种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16.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新物种的形成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突变,选择和遗传的综合作用
C、用进废退的结果
D、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的综合作用
17.华南虎和东北虎两个亚种的形成是因为()
A、地理隔离的结果 B、生殖隔离的结果
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结果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8.在一块栽种红果番茄的田地里,农民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有一株番茄结的果是黄色,这是因为该株番茄 ( )2·1·c·n·j·y
A.发生基因突变 B.发生染色体畸变
C.发生基因重组 D.生长环境发生变化
19. 人体成熟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A.细胞内液 B.血浆 C.淋巴 D.组织液
20.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血管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
21.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22.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23.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A.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B.维持血浆的pH相对稳定
C.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D.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24.毛细血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A.血浆 B.血液和组织液 C.淋巴和组织液 D 血浆和组织液
2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26.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组织液 B.血液 C.细胞内液 D.细胞外液
27.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

28.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9.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30.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血浆蛋白 C.激素 D. 尿素
31. 2.草食动物血浆中肯定不可能具有的物质是
A.激素    B.维生素  C.尿素  D.纤维素
32.如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成分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肝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等
B.液体①中含葡萄糖、胰岛素和呼吸酶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图中①②④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33.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结果
B.各个器官系统相互协调的结果
C.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呈现动态平衡
D.通过人体正反馈调节实现
34.组织液生成增加,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就会引起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能引起水肿的是
A.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 B.营养不良
C.毛细淋巴管阻塞 D.饮水过多
35.在动物体内的各种液体中,相互渗透转变的是(  )
A血浆与组织液    B组织液与淋巴
C血液与淋巴     D血浆与淋巴
第二卷(非选择题)
二、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0分)
36(7分).人工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是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处理;化学方法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处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7(11分).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中,基因的“剪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___________,“针线”是____________,常用的运载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21·世纪*教育网
(2).从图中可以看出目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运载体是_____________.
(3)据图说出基因工程的操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38. (7分).拉马克进化观点为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内容是:过度繁殖﹑__________﹑遗传与变异和___________;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物种的形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基本环节。2-1-c-n-j-y
39.(6分).下图为人体某组织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内环境主要由图中__________(填字母)组成,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填字母);  21*cnjy*com
(2)图中a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细胞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c与b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来源:21cnj*y.co*m】
(4)正常人c内的PH通常维持在7.35~7.45,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浆中的 物质。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答题纸(文科)
第一卷(选择题)
1、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第二卷
2、 非选择题
36.(7分)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7.(11分)
⑴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6分)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9.(6分)
⑴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文科)
1. 选择题
1-5 BCCBC 6-10 CCBCB 11-15 CAACB 16-20DAABC
21-25CBCDD 26-30DCCDA 31-35DBDDA
2. 非选择题
36.(7分)
基因突变 X射线 γ 射线 紫外线 激光 亚硝酸
硫酸二乙酯
37.(11分)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
质粒 噬菌体 动植物病毒
(2)Bt毒蛋白基因 Ti质粒
(3)提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8.(6分)
用进废退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隔离
39(6分)
(1) b c d bd (2)[b]组织液 c→b→a
(3)c有血浆蛋白,b没有 (4)缓冲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