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桂花雨
五年级上册
桂花是中国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代表物种木犀,又名岩桂,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
以桂花做原料制作的桂花茶是中国特产茶,它香气柔和、味道可口,为大众所喜爱。桂花在园林建设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琦君
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
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内有《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或其他方法读准字音,圈出
生字词;
2、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兰
婆
糕
饼
箩
浸
茶
缠
捡
我会写
结构:上下
组词:草兰
部首:丷
兰
lán
结构:上下
组词:笸箩
部首:竹
箩
luó
结构:上下
组词:老太婆
部首:女
婆
pó
结构:左右
组词:画饼充饥
部首:饣
饼
bǐng
结构:左右
组词:浸泡
部首:氵
浸
jìn
结构:独体字
组词:怨天尤人
部首:尢
尤
yóu
结构:左右
组词:缠绕
部首:纟
缠
chán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主要回忆了“我”童年时代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桂花给“我”的童年带来的无限欢乐。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小时候喜欢桂花,喜欢它那迷人的香气。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写“我”在杭州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心里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阅读第一、二自然段,说一说:桂花树和桂花是什么样子的?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是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摇桂花发生在什么月份呢?
八月
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要摇桂花呢?
1、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怕台风。
2、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家乡的桂花,与作者童年时代的欢乐紧密联系在一起,“摇花乐”和“桂花雨”成为了“我”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童年记忆。
同学们再读课文,说一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
家乡的桂花已经融入了母亲的生活,成为母亲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母亲说杭州的桂花再香也没家乡的桂花香。
同学们想一想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心得体会呢?
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
桂花雨
爱桂花(喜欢它那迷人的香气)
摇桂花
思桂花(深藏心底)
桂花盛开(香气弥漫)
摇桂花(如雨纷纷落下)
四季不断 生活甜美
桂花雨
思乡情
板书设计
课文描写了“我”儿时在家乡帮大人摇桂花的美好回忆。表达了对儿时往事的无比怀念之情,抒发了对家乡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课文主题
抓典型景物进行抒情
本文作者在抒发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怀念童年的感情时,抓住自己和妈妈最喜欢的桂花这一典型的景物来写,还有桂花糕、桂花茶这些留在作者记忆中,特别是摇桂花的快乐。所以抓典型景物我们一定要先想一想,你现在最喜欢家乡的什么,到时候才能成为你最难忘的,可以是景、可以是事、也可以是物,特别要强调的是,这些一定给你带来了很多的快乐,才能成为你念念不忘的原因,还要恰当运用本课学到的表达感情的方式。
知识拓展
与古人一起赏桂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宋之问《灵隐寺》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一、选词填空
姿势 姿态
1.这位京剧演员举止端庄、 优美、唱腔纯正,
深受大家喜爱。
2.我们平时要多注意写字 。
姿态
姿势
随堂练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盛开( ) 仔细( ) 成熟( )
完整( ) 香飘十里( )
凋落
粗心
残缺
臭气熏天
青涩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