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圆明园的毁灭》学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4《圆明园的毁灭》学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0 22:4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5课时 《圆明园的毁灭》 助学案
学习任务( 二 ):听作者讲爱国往事 赞中华儿女多奇志 学习活动三: 替残垣断壁诉兴衰
课时目标: 1.认识“估、煌"等10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5个字,会写“毁灭、不可估 量”等24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3.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4.能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七子之歌(节选)》《和平宣言(节选)》与课文表达的情感的相似之处。
重点难点: 1.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2.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活动一:品历史,叹中华之瑰丽
一、创设情境,叹变化之大 1.出示圆明园毁灭前的图片,学生用词语形容。 2.雨果曾这样评价过圆明园: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3.出示毁灭后的图片,再次用词语形容。 4.教师明确这两张图片展示的是一个地方——圆明园! 5.为什么我们富丽堂皇的圆明园变成了破败不堪圆明园?又是谁造成了这一历史事件呢?走进历史的车轮去解答心目中的疑惑。 二、梳理结构 通过预习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基本结构,一起来复习一下。 《圆明园的毁灭》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概括每部分的意思。课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圆明园曾经的辉煌;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三、彰显圆明园之“奇” 默读课文,圈画出课文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活动二:说昔日之“辉煌”
一、聚焦“布局” (一)读第2~4自然段,思考:为什么人们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呢? 1.引导学生明白作者是从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收藏文物的珍贵等三个方面,来再现圆明园过去的辉煌。 2.品读句子,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出示句子: 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预设:围绕“众星拱月”一词感受圆明园布局的宏伟。 补充资料:圆明园的平面图,用不同颜色标示出三园及周围的小园,让学生根据图片介绍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小园的分布情况,了解圆明园的布局特点。 3.结合“词句段运用”指导学生体会顿号的用法,读出圆明园规模宏大。 二、聚焦“建筑” 1.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圆明园内的景观分为哪几类? 补充资料:(图片或视频)把学生带入圆明园昔日宏伟的情景中,感受建筑之美。 学生展示在线比收集到的圆明园景点图片,通过与文字对比,研读第3自然段中的三个分号和七个“有",感受园内景观多,建筑风格各异,体会作者用词写文的造诣。 2.设想自己漫步园内,谈感受, 读出自豪感。 三、聚焦“文物珍贵” 默读第4自然段,出示句子:“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1.学生交流分享搜集的资料,播放圆明园中珍藏的文物图片,让学生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文物历史悠久、种类多、数量多、价值高。 2.结合资料来介绍具体的文物,深入体会“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资料补充:虎首铜像,质地为铜器,原属北京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前大水法的十二兽首铜像之一。十二生肖铜像由欧洲传教士设计、清宫廷匠师制作,是展现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艺术珍品。 生肖铜像身躯为石雕穿着袍服的造型,头部为写实风格造型,铸工精细,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细微之处, 都清晰逼真。铸造兽首所选用的材料为当时清廷精炼的红铜,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百年而不锈蚀,堪称一绝。 《五色鹦鹉图》图绘折枝杏花两枝,枝头栖五色鹦鹉一只,用笔细劲工致,设色浓丽,与《蜡梅山禽图》相类,是一种精巧典雅的风格。因有宋徽宗赵佶的亲笔题词,历来系于徽宗名下,但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实出当时画院职业画家之手,体现了徽宗时画院花鸟画创作的水平。 3.指导朗读,引导关注表示时间的词语,感受历史文物的价值之高和在世界上的地位。 小结:通过一段段文字、一份份资料,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圆明园的确是当时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带着骄傲、自豪之情朗读第2~4 自然段。
活动三:诉英法之“罪行”
(一)默读第5自然段圈出感受深的词句。引导学生结合动词、表示时间的词以及排比句式谈感受。 1.“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引导学生关注句子中表示时间的词,说说自己的感受。 (侵略者如何破坏圆明园,以及破坏力度之大、之快。体会作者内心之痛) 2.这样一部令人震撼的杰作、一派旷世盛景、世界的奇迹,为什么会被毁灭了呢? (1):学生交流资料,围绕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和无能进行交流。 (2)补充资料: 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但在与中国的正当贸易中,英国并不具有优势。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引起了林则徐等有识之士的担忧。1839年,在林则徐的主持下,被收缴来的英、美等国商贩的鸦片,在虎门被当众销毁。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战争以中国的失败结束。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于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扩大侵略。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1858年,英法联军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天津条约》。但侵略者并不满足,1860年,英、法两国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了圆明园。 3.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观看后请学生写“给英法联军的控诉书”,然后交流分享。 4.再读文中描写圆明园被毁灭的片段,带着感受再次读“上自先秦时代……奇珍异宝”,初步体验圆明园被毁后的心痛,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活动四:结合资料,加深理解。
一、 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圆明园是“万园之园”,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 2.建筑艺术上,圆明园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园中的“西洋楼”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兼有东西方风格的园林建筑群。 3.园内收藏了极为丰富的文物珍宝、字画典籍,堪称是东方文化艺术宝库。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开头:圆明园的价值 布局壮观 中间:圆明园的辉煌 建筑宏伟 历史文物 结尾:圆明园的毁灭 痛惜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