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优化训练(人教版必修1)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文档属性

名称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优化训练(人教版必修1)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04 08:3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历史·必修1(人教版)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点是(  )
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君权神授 D.家天下
答案:B
2.(原创题)有关秦朝中央官制表述符合史实的有(  )
①以皇权为中心 ②“三公”互不相属,彼此牵制 ③丞相位高权重,是百官之首 ④“三公”直接管理地方事务21教育网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结合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可知秦朝直接管理地方的是郡县官员,④错误;①②③符合秦朝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的特点,故C项正确。www-2-1-cnjy-com
答案:C
3.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九卿
答案:B
4.实行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皇帝任免调动
B.是郡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
C.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
D.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
答案:D
5.秦始皇所创立的皇帝制度,继承了商周形成的 (  )
①郡县制  ②王位世袭制 ③分封制 ④嫡长子继承制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答案:A
6.长城、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秦和隋长城的修建过程在政治上突出体现(  )
A.专制主义体制的消极性 B.中央集权的积极性
C.官僚制度的消极性 D.皇权专制的积极性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长城的修筑、大运河的开通都需要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这是中央集权制的积极作用,故选B项。
答案:B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出土3.6万枚秦简的湘西里耶古城“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一号井”。秦简多为当时的官署档案,内容广泛涉及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大部分简牍属于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的秦朝时期,其纪年有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到三十七年(公元前210),记事详细到月、日。
图二 2010年4月13日,游客在中国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名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古城参观“秦简文化墙”时,面对二千多年前的世界上最早的“九九乘法表”,一边拍照,一边赞叹。
(1)这批秦简记载了当时许多重要的政治制度。其中,有关中央官制的记载可能包含哪些内容?
(2)有人据地理位置判断,秦朝时的里耶古城应处于楚国的统治之下。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3)在制度创新方面,你认为秦朝最突出的历史贡献是什么?这一制度创新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2·1·c·n·j·y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和理解分析能力。
第(1)问从三公九卿的设置及其职权来归纳。
第(2)问依据秦朝废分封、行郡县的史实进行判断。
第(3)问注意从制度的角度认识秦朝最突出的贡献及其深远影响。
答案:(1)中央官制的设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包括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等;中央各级官员的权力,如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等。21·世纪*教育网
(2)不同意。秦朝统一全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3)贡献: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建立于(  )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解析:本题考查史学常识。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即公元前3世纪的晚期,故选D项。
答案:D
2.(2014·湛江调研)从“周制微弱”到天下“统于秦”,反映出(  )
A.皇帝制的建立 B.分封制的衰落
C.郡县制的推行 D.宗法制的瓦解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周制微弱”就是西周分封制的逐渐崩溃,而天下“统于秦”则是秦实现大一统,这是西周以来分封制的结束,故选B项。2-1-c-n-j-y
答案:B
3.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题干描述的决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故选B项。A项是郡县制实现的,C、D两项与秦朝中央官制不符。www.21-cn-jy.com
答案:B
4.(2014·滨州模拟)钱穆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之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  )【来源:21cnj*y.co*m】
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统治
C.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
D.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结合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可知:分封制建立之初促进发展顺应了历史潮流,而秦以后郡县制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故C项正确。秦以后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而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故A项错误。秦以前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有独立性,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
答案:C
5.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  )
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
B.文化繁荣,经济昌盛
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D.国家强盛,疆域广阔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限制角度“政治意义”排除A、B两项,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确立了为后世沿用的中央集权制度,故C项正确。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盛世出现在汉代,故D项错误。 21·cn·jy·com
答案:C
6.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21cnjy.com
A.《史记》的记载
B.史家的研究论文
C.秦简的记载
D.民间的传说
解析:本题考查史学常识,设郡是在秦朝,秦简的记载属于实物史料,其他三项带有作者主观意识,故选C项。
答案:C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并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见下列各图。
材料三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一后,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收缴了天下的金属兵器铸“金人十二,各重千石”;“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历时三十多年修筑秦始皇陵;先后征发徭役百余万,修筑长城;数次移民实边,动辄数万家,如“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颁布“挟书律”、焚书坑儒等。  21*cnjy*com
(1)根据材料一,当时天下士民百姓对秦统一天下是什么态度?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态度?
(2)材料二、材料三所显示的这些事实在战乱纷繁的春秋战国时能实现吗?在秦朝能够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出处:21教育名师】
(3)根据材料及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请简要阐述一下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了秦朝统一的背景、前提条件、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等几个方面问题。
第(1)问,体现人们对统一的渴望;
第(2)问,体现了秦统一的历史作用;
第(3)问,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全面评价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1)支持(拥护、欢迎)态度;秦的统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前提,符合人民向往和平的愿望。
(2)不能。原因:国家统一,国力强大;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政令统一,便于国家集中力量,等等。
(3)积极: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完善和加强;有利于国家统一政令,集中力量完成一些重大工程和实施一些重要措施,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政治的稳定。消极:中央集权制度下形成的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和政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秦末农民起义);为维护君主专制而推行的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往往会摧残文化,如焚书坑儒;中央集权制度在发展中日益僵化,成为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皇位的同姓继承制度
同姓相继,在皇位继替中占据主流地位。皇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袭制从我国的历史来看,大致有四种情况:一、预立太子。皇位世袭制中,以父死子替为正宗。但历代皇帝妻妾众多,儿孙满堂,为了避免皇子之间因争夺皇位而不顾手足之情,预立太子就成了皇位世袭制的核心。从汉到明,历代王朝都将册立太子看作一件国家大事。立太子的法则是“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二、秘定皇储。这是清代特有的制度。雍正年间,下诏废太子之制,改由皇帝生前秘密确定皇储,写下遗诏,秘而不宣,等皇帝驾崩后由大臣当众宣诏,被立为皇储者即刻登基。三、禅让于子。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当朝皇帝让位与子而自成太上皇的情况。如乾隆帝让位于嘉庆帝。四、逼宫夺位。由于封建皇帝至高无上,因而父子兄弟间为争夺皇位而自相残杀的事例不绝于史。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