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桂花雨》导学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3《桂花雨》导学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0 22:5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6 课时 桂花雨 助学案
学习任务( 二 ):读懂作家笔下的浓浓情思 活动三:说出故乡风物里的情思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品读“桂花雨”、“尝桂花”两个场景,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2.补充课外阅读资料,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并进行阅读迁移。
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活动一:读出风物特点
1.回忆第一课时“赏桂花”句段,导入“摇桂花”。 课件出示,师生共读: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板书:赏桂花)
活动二:品析“摇桂花”,感受摇花乐
1.出示学习任务: 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体会作者对于摇桂花的喜爱之情。学生划记相关词句,写上阅读感受,并和小组交流讨论。 2.交流品析:“缠”的情景。 (1)课件出示: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2)追问理解“怎么样才是缠”。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我从早到晚缠着母亲摇桂花,在朗读中体会我对于“摇桂花”迫切的心情。 3.交流品析:“摇”的情景。 (1)课件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2)通过引导学生做动作理解“我”使劲地摇桂花。 (3)通过想象补白,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我“摇桂花”的情景。 想象“如果你也在现场,会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以及“还有谁也会在现场”,体会摇桂花摇出了童年的快乐。 4.小结,回归中心句。 课件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板书:摇桂花)
活动三:品析“尝桂花”,感受尝花乐
1.图文结合,感受尝桂花。 (1)课件出示: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2)出示“桂花茶”、“桂花糕”、“桂花糖藕”、“桂花蜜”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桂花做成的美食。 2.品读关键句,感受桂花与我们的生活相伴。 (1)课件出示: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2)引导学生交流、品析,抓住“全年”、“整个村子”、“浸”来体会桂花与我们的生活相伴。 3.小结,回归中心句。 课件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板书:尝桂花)
活动四:补充资料,悟思乡情
1.回归中心问题 课件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思考:难道杭州的桂花真的比不过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吗?你能从母亲这句话中体会出什么感情? 学生交流,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不在于桂花本身的香味,而在于感情的深厚,这句话体现了母亲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2.学习“阅读链接”,体会感情。 (1)课件出示,播放音频: (2)师生合作共读 (板书:思桂花) 3.相机补充琦君的思乡散文作品,总结文章写法: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 (1)补充作品题目:《烟愁》、《水是故乡甜》、《月光饼》、《粽子里的乡愁》 (2)总结:点点桂花雨背后,藏着的是作者浓浓的思乡情。 (板书:点点桂花雨,浓浓思乡情) (3)交流,进一步感受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板书:借物抒情)
板书设计:桂花雨 赏桂花 摇桂花 尝桂花 思桂花 点点桂花雨 浓浓思乡情 (借物抒情)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