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历史·必修1(人教版)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宣宗 D.清顺治帝
答案:A
2.(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中国古代设立军机处的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D
3.明成祖时期若有大臣上奏言事,一般情况下,他的奏本上达皇帝的途径是( )
A.通政使司→丞相→皇帝
B.通政使司→军机处→皇帝
C.通政使司→内阁→皇帝
D.通政使司→中书省→皇帝
答案:C
4.《明史·宰辅年表》记载:“成祖简翰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至仁宗而后,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这段材料表明( )
A.内阁成为法定的决策机构
B.明仁宗时期内阁开始出现
C.内阁地位和权力逐渐提高
D.大学士完全获得宰相职权
答案:C
5.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往往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经驿马传递直达地方督抚。这种做法( )www-2-1-cnjy-com
A.加强了内阁的权力
B.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C.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答案:B
6.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 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21cnjy.com
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政务中心靠近皇帝寝宫有利于及时给皇帝传达信息,本质上反映了皇帝对政权控制的能力,故选D项。
答案:D
7.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www.21-cn-jy.com
——《清史稿》
(1)据材料一,分析图中所示政府构架演变的时间及原因。
解析:第(1)问要仔细观察图片,图一中皇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面有丞相,而图二中则无丞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明太祖时期废除丞相所致;原因要从废除丞相的目的入手来答。21·世纪*教育网
答案:明太祖时期。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置的时间及其影响。你是否同意对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的评价?为什么?
解析:第(2)问“时间”及“影响”结合所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作答;关于评价,首先要理解观点,该观点认为军机处实际就是政府,此观点自然错误;其次,“原因”要从军机处的职能去分析。2-1-c-n-j-y
答案:清朝雍正帝时。提高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不同意。因为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趋势?
解析:第(3)问由废宰相到设军机处,体现的是皇权的强化,即君主专制的加强。
答案: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1.《明史·太祖纪》记载: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下令“命奏事毋关白(告知)中书省”。这表明朱元璋要( ) 21*cnjy*com
A.裁抑相权 B.加强军权
C.建立内阁 D.改革行省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命奏事毋关白(告知)中书省”意思是奏事不要告知丞相,说明朱元璋要裁抑相权,故A项正确。
答案:A
2. 康熙帝时期,清朝中央机构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答案:B
3.在清宫廷剧《步步惊心》中,女主人公若曦从现代穿越到清朝的雍正年间,她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皇帝与宰相共商国是
B.行省官员向皇帝述职
C.军机大臣跪见皇上
D.地方大员密折奏事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清朝不可能有宰相,故A项错误。
答案:A
4.(2013·广东四校期末联考)有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评述道:明朝皇帝……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见内阁。……这就使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明代废除宰相的最大弊病,就是使太监头子司礼太监成了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对上述评述的认识,正确的是( )【来源:21cnj*y.co*m】
A.观点正确,司礼太监的权力取代了皇权
B.观点错误,司礼太监仅仅是强化皇权的工具
C.观点错误,内阁限制了司礼太监权力的扩张
D.观点错误,内阁权力限制了皇权和司礼太监的权力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提取与理解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材料信息说法错误,因为司礼太监仅仅是皇帝加强皇权的工具。
答案:B
5.(2014·北京西城区期末考)下图为我国古代某王朝都城内的主要中央官署分布图,该都城是( )
A.唐长安 B.元大都
C.明北京 D.清京师
解析:本题考查图片信息获取与再认再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能力。从图中的“长安左门、锦衣卫、大明门”等信息即可判定,特别是锦衣卫,它是明代的特务机构,故C项正确。2·1·c·n·j·y
答案:C
6.(2014·潍坊模拟)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行政机关的职权。据此推断该行政机关(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B.“中书取旨,门下封驳”
C.“首辅独专票拟,阁权至重”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A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宰相职能的表述,但表中内容没有涉及辅助天子的内容,故A项错误;表中没有“门下封驳”的内容,故B项错误;内阁只有票拟权,与表中“三是议决政务”不符,故C项错误,采用排除法,选D项。【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D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
时期 代表人物 命 运
秦国 吕不韦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
东汉末年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
材料二 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有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材料三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明代废除丞相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的大循环,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3)你同意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材料解读和论证分析能力。
第(1)问,从材料一的“掌握国家大权”可以看出丞相位高权重,由于相权威胁到皇权,所以明代废除丞相。
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回答,第二小问从“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可以得出反映的本质问题。21教育网
第(3)问,首先要明确材料三揭示了中国君主专制的弊端,然后结合所学分析。
答案:(1)丞相位高权重。明代废除丞相制的根本原因是丞相制度已经成为皇权专制加强的阻碍。
(2)明朝废除宰相,以六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分理全国政事,并形成内阁制,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清增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21·cn·jy·com
反映的本质问题:专制皇权逐步加强,发展到了顶峰。
(3)同意。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强化,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密折制度
唐代武则天时已有告密制度,明朝有东厂锦 ( http: / / www.21cnjy.com )衣卫等特务政治。康熙帝曾言:“令人密奏并非易事。偶有忽略,即为所欺。”雍正皇帝允许的官员如岳钟琪才能上奏折,缮写时须亲自为之,不可假手于人,一切听闻皆可上报。写毕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皮匣的钥匙备有两份,一份交给奏折官员,一份由皇帝保管,此外任何人都无法开启。官员自派亲信家人将密折送抵京城,不可扰累驿站,直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雍正七年,雍正建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军机处负责密折,皇帝特许的下级官员可直接向皇帝弹劾上级长官,密折奏事使政令完全体现了皇帝的意志,使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极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