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优化训练(人教版必修1)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优化训练(人教版必修1)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04 08:4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历史·必修1(人教版)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1.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形成与清朝对峙局面的历史事件是 (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洪秀全称天王
答案:C
2.《资政新篇》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它的作者是(  )
A.洪秀全 B.洪仁玕
C.康有为 D.林则徐
答案:B
3.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诗曰: “楚歌声里霸国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21·cn·jy·com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安庆保卫战失利
解析:“煮豆燃萁”体现的是太平天国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故选C项。
答案:C
4.(2014·江苏学业水平测试)钱穆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www.21-cn-jy.com
A.定都天京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金田起义 D.提出《资政新篇》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根据信息“推行均田制度”可知选B项。
答案:B
5.马克思指出:“推动了大爆发(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  )
A.英军入侵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英国军队协助清军剿杀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受西方革命影响而爆发
D.鸦片战争激化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材料强调英国的侵略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故选D项。B项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出现,C项表述与事实不符。21cnjy.com
答案:D
6.“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根据信息“兄弟、一秤分、天国”等可知是太平天国运动,故选A项。
答案:A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务使天下共享天父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来源:21cnj*y.co*m】
“两”为太平天国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每25 ( http: / / www.21cnjy.com )户为一两。每两生产的农副产品,“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25户中婚丧嫁娶等事所需的费用,都由每两的国库开支。鳏寡孤独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都由国库供养。【出处:21教育名师】
材料二 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版权所有:21教育】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材料三 兴车马之利,以利轻 ( http: / / www.21cnjy.com )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兴银行……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也。……兴市镇公司,立官严正,以司工商水陆关税。www-2-1-cnjy-com
——《资政新篇》
(1)材料一反映了太平天国的什么理想?
(2)材料二所说的“政治纲领”名称叫什么?从主观方面分析这一纲领没有真正实行的原因。
(3)材料三提出了哪些经济主张?说明其进步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认识及材料解读能力。
第(1)问立足材料概括。
第(2)问考查的是对太平天国革命纲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评价的理解。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太平天国的政治纲领”指的应该是《天朝田亩制度》,未实施的主观原因从材料中的“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其存在着空想性,注定要失败。2·1·c·n·j·y
第(3)问,考查向西方学习的主张及其进步意义。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归纳,第二小问进步意义可从性质、时代发展要求等角度概括。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1)平等、平均、公有、互助。
(2)《天朝田亩制度》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3)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近代交通业;实行专利制度;发展近代工业;允许私人建立银行,发展近代金融业;建立管理工商业的机构,征收关税。21*cnjy*com
进步意义: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1.在江苏吴县,太平天国“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钱360文,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材料表明(  )
A.《天朝田亩制度》在农村得以实施
B.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C.《资政新篇》在农村得以实施
D.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被彻底废除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一历史现象,这是反封建的具体体现,故选B项。
答案:B
2.(改编题)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广大农民的最迫切愿望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故A项正确。
答案:A
3. 太平天国1852年发布檄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下为上帝之天下,满洲为胡虏妖人,肆毒混乱,改变中国形象……现在皇天震怒,命天王扫除妖孽,廓清中夏。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  )21·世纪*教育网
A.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B.主张挽救民族危亡
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代表先进历史潮流
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信息“满洲……扫除妖孽,廓清中夏”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故选A项。
答案:A
4.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
A.起了动员群众参加起义的作用
B.基本上摧垮了地主土地制度
C.为《资政新篇》提供理论借鉴
D.体现了农民的平均主义理想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天朝田亩制度》可知产品分配体现了平均主义,故选D项。
答案:D
5.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做出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A项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映农民的小农意识;B项反映农民的“大同社会”思想;C项反映等级观念和制度。D项类似于现在的金融行业的担保制度,有利于社会的诚信发展。符合近代社会转型的特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D
6.1853年英国控制的报纸宣扬:“叛乱的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成功将是敌视在中国的外国人的信号……大清王朝被推翻,我们的损失将很大。”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2-1-c-n-j-y
A.文中的“叛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
B.说明侵略者仇视中国革命
C.反映了太平天国反侵略的一面
D.说明中外反动势力处于对立状态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中外反动势力处于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而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
答案:D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场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太平天国一点进步意义也没有。”
——摘自马恩《1860·中国纪事》
材料三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
——摘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1)上述材料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其各自的认识角度是什么?
(2)请为这两种观点分别阐述理由。
解析:本题列出了对太平天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动的两种不同的看法,即肯定和否定。之所以出现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因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回答时要本着全面客观的态度看待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1)材料一是从反封建反侵略的角度肯定太平天国;材料二、材料三是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意识进步的角度否定太平天国。
(2)材料一的理由:太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国的斗争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最先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材料二、材料三的理由: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以宗教为指导思想);定都之后,政权迅速封建化;《天朝田亩制度》的社会经济主张违背历史发展潮流。21教育网
原道救世歌
《原道救世歌》 是拜上帝会早期重要文献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一。洪秀全撰。1852年(咸丰二年),编入《太平诏书》刊行。后改称《原道救世诏》。作者用诗歌体裁宣传天父上帝为独一真神,所有人等应只拜上帝,不拜邪神,指出“开辟真神惟上帝,无分贵贱拜宜虔。天父上帝人人共,天下一家自古传。盘古以下至三代,君民一体敬皇天。”“天下一气理无二,何得君王私自专。”“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视之皆赤子”。并针对社会上颓风日甚,劝告人们要作正人,切戒“淫”、“忤父母”、“行杀害”、“为盗贼”、“为巫觋”、“赌博”以及“食洋烟”(吸鸦片)等不正行为,要求建立新的社会风尚。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