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优化训练(人教版必修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文档属性

名称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优化训练(人教版必修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04 08:4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历史·必修1(人教版)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2014·佛山第一次质检)当《凡尔 ( http: / / www.21cnjy.com )赛和约》的内容传回时,消息灵通的中国人群情激昂。蒋介石日记载:“排日风潮,皆未稍息。此乃中国国民第一次之示威运动,可谓破天荒之壮举。”此“壮举”是(  )2·1·c·n·j·y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国共合作
答案:B
2. 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B.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C.青年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答案:A
3. 中共一大确定的任务与目标包括(  )
①领导工人运动 ②打倒封建军阀 ③争取民族独立 ④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4.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召开 B.北伐战争开始
C.国民党“一大”召开 D.中共“二大”召开
答案:C
5.(2014·新疆一模)1924—1927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出现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彻底消灭了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旧军阀
B.国民党及其政权的性质未发生明显变化
C.以赶走帝国主义和推翻国民政府为目标
D.以国共合作开始,以“清党”“分共”告终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1 ( http: / / www.21cnjy.com )924至1927年的革命指的是国民革命,国民革命的目标是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导致革命失败,故选D项。21·世纪*教育网
答案:D
6.(改编题)“一时间,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 ( http: / / www.21cnjy.com )壤,从垂暮老人到黄髫稚子,无不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张作霖’‘工农兵联合起来’……的口号”。根据上述表述推断,该时期指的是(  )
A.五四运动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根据信息“张作霖”“工农兵联合起来”可知选B项。
答案:B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
——《淞沪护军使卢永祥电》
材料三 (1919年)6月3日以后……在学生要求下,(上海)商人罢市。商店门上贴着“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等揭帖。21·cn·jy·com
材料四 运动期间,浦东一带码头工人“全体一致表示,凡遇日本船只抵岸,不为起货,并分发传单,劝导各码头劳动界切实进行”。
(1)根据材料一中的两个口号,具体分析五四运动的原因和性质。
(2)根据材料二,北洋政府最担心的是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这次运动后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炼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1)问,要依据“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口号分析五四运动的原因及性质。
第(2)问,要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影响分析。
第(3)问,应从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和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去分析。
答案:(1)原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日本获得了原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2)担心工人罢工与学生运动、商人罢市联合起来,危及北洋政府统治。
(3)五四运动后期,运动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作用:工人、商人斗争与学生运动联合起来,形成规模巨大的群众性爱国运动,迫使北洋政府作出了让步,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来源:21cnj*y.co*m】
1.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这里的“多元性”是指五四运动是一场(  )21cnjy.com
①反帝爱国运动 ②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③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考查五四运动的意义。①②③项说法正确,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A
2. 1925年1月,中共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 000人,年底发展到10 000人。这一时期中共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国共合作实现,大革命迅速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注意“1925年”这一关键词。1924年国共合作实现,国民大革命迅速发展,导致中共人数的大量增加,故选D项。【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D
3.(2014·潍坊模拟)“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在另一种条件下继承了辛亥革命没有做完的事业”。材料中的“事业”是指(  )
A.发展资本主义 B.反帝反封建
C.建立民主政治 D.实现国民平等
解析: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支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北洋军阀的统治,实质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与辛亥革命目标一致,故B项正确;发展资本主义与北伐战争的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北伐战争与辛亥革命同样没有建立起民主政治和实现国民平等,故C、D两项错误。
答案:B
4.(2014·韶关一模)1927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7月,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此话针对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北伐战争的失误
B.国民党右派镇压革命
C.军阀纷争
D.国民党内部分裂对抗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根据信息“1927年……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走上歧途”可知针对的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故B项正确。2-1-c-n-j-y
答案:B
5.(2014·广州三校联考)下图所示为1920年胡适等发表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部分),由此可见(  )
A.作者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
B.作者主张改革应从学生开始
C.五四运动没有带来任何影响
D.五四运动的余波延续了一年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标题《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以及材料中“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可见胡适并不希望学生“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故选择A项。www.21-cn-jy.com
答案:A
6.1923年共产国际指出:“年轻的中国共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是必须的……但中国共产党无论如何不应在这些活动中隐藏自己特殊的旗帜”。材料中的“特殊的旗帜”是指(  )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革命统一战线方针
C.武装斗争的革命方针 D.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共的“特殊的旗帜”指中共独特的革命目标,如实现共产主义等,故D项正确。与国民党相比,A、B、C三项都是国共合作时期的相似点。【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D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二 中国现有的党,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21*cnjy*com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
(1923年6月)
材料三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1)问,从材料一的“不同其他党派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任何关系”到材料二的“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说明中共由独立、攻击至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转变是中共吸取了“二七”惨案的教训,分析应从中共与国民党两个角度去分析。
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运动兴起,进行北伐战争,“打倒列强,除军阀”。
第(3)问,抓住材料三中的“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认识到了农民阶级的重要性。
答案:(1)从独立、攻击到决定党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作。共产党人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唯一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强大的党,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遭受挫折,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孙中山决定同共产党合作。www-2-1-cnjy-com
(2)直接成果:国共合作实现(或国民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动兴起)。影响: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创建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21教育网
(3)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的重要性,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国民革命军军歌》由来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眼睛, 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这是人们最熟悉的儿歌之一。而这首耳熟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详的歌曲最早实际上是一首欧洲儿歌,(法国叫《雅克兄弟》、德国叫《马克兄弟》、英国叫《约翰兄弟》),其旋律最早源自约在10世纪产生的格列高里圣咏,是无终止的四部轮唱。20世纪20年代,这首来自欧洲的儿歌一传入中国,立即在风起云涌的北伐战争中改变了儿歌的身份,以不变的旋律为仁人志士填入宣扬北伐宗旨的歌词。在这场反帝反封建打倒北洋军阀的革命中,成为一首妇孺皆知的国民革命军军歌。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