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挪威(núo) 颁发(bān) 联盟(méng)
B.基金(jī) 遗嘱(zhǔ) 授奖(shòu)
C.拨款(bá) 瑞典(diǎn) 渗透(shèn)
D.贡献(gòng) 逝世(shì) 血清(xuè)
2.下列各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频有建树。
B.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栽的各国议会联盟。
C.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颚收入。
D.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
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颁发: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
B.根据诺贝尔的遗嘱, 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C. 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
D.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建树:建立的功绩)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广义的新闻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
B.主体是消息的主干,担负着阐述导语提到的主要事实和补充次要材料的任务,要求写得内容充实、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C.新闻报道的对象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对于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一旦发现并把它报道出来,也不能称为新闻报道。
D.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通常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5. 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________了诺贝尔奖。
(2)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________。
(3)1896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________这5种诺贝尔奖金。
(4)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________。
A.颁布 建设 交付 卓有成就 B.颁发 建树 支付 卓有成效
C.颁布 建设 交付 成绩卓著 D.颁发 建树 支付 卓有成就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哲学,一门深奥晦涩的学科;儿童,一个直接简单的群体。 。因此,不少人初听到“儿童哲学”这个名词时,都觉得不可思议,不少大人都对哲学退避三舍,小孩子就更没法学。实际上,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而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爱提问的儿童每时每刻不表现出一种“爱智慧”的天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大多数对世界司空见惯、冷漠麻木的成人相比,儿童离哲学要近得多。也因此,不少思想家认为: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
(1)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2)材料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二、综合性学习
7. 某初中学校开展以“科海泛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你参加。
【材料一】(中新网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央视新闻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三】“十三五”期间,我国研制成“奋斗者”号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深海一号”潜水器母船、“海翼号”滑翔机及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等一批大科技装备。同时,我国正在全方位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多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并做出了重要贡献。
(1) 研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国火星探测巡视器着陆成功,“天问一号”上热搜。“问”,甲骨文写作“”,从“口”,“门”声,《说文解字》所谓的“讯”也。“天问”中的“问”即用其本义:_____________。“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中的“问”则引申为:_____________。
(3)班级在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到来时举办“科海泛舟,逐梦九天”主题活动,请设计一项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8. 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课文最后写诺贝尔基金会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有必要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内容,回答问题。
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在广州揭晓
①2022年3月2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在广东省广州市揭晓评选结果。10位来自国防军工、装备制造、建筑、通信、传统工艺等多个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荣登榜单,他们都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据悉,这是发布活动首次在北京市以外地区举办。
②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分别是:焊接顾问艾爱国,工程测量工陈兆海,焊工卢仁峰,无线电通信设计师张路明,国家高级技师、航天特级技师徐立平,数控车工洪家光,采油工刘丽,数控铣工刘湘宾,工具钳工周建民,工艺总监刘更生。
③艾爱国在焊工岗位上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他从学徒做起,舍得吃苦、不怕吃亏、刻苦钻研,攻克焊接技术难关400多个,改进工艺100多项,尤其是在焊接难度最大的紫铜、铝镁合金、铸铁焊接等方面有精深造诣。
④0.2毫米,不到两张A4纸的厚度,这是徐立平的“雕刻”精度;下刀的力度完全由自己感知和判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灾难,这是徐立平的工作环境……30多年来,徐立平立足航天固体发动机整形岗位,不惧危险,执着坚守,勇于担当,练就一身绝技绝招,为火箭上天、导弹发射、神舟遨游“精雕细刻”,是“雕刻”火药、为国铸剑的大国工匠。
⑤致力于自主研发,耗费了五年的时间,进行了一千五百多次的尝试,洪家光团队终于研制出了一套完整的航空发动机叶片磨削技术,彻底破解了西方的技术封锁,使我国航空事业不再受他国的影响,大大促进了我国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
⑥本届发布活动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活动自2021年7月启动,采取各省级工会、各全国产业工会推荐,与职工群众推荐、自荐相结合的方式。组委会办公室经过认真审核材料、广泛征求意见、反复对比遴选,从推荐人选中初选出5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候选人。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著名劳模代表、资深媒体人士组成的专家评委会,经过严格评审,从候选人中最终评选出10位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⑦首届“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于2018年举办,迄今已是第三届,共推选出高凤林等30位家喻户晓的大国工匠。本届发布活动选择在工匠文化底蕴深厚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广州市举办。广东省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较早的地区之一,中华全国总工会于1925年在广州市成立。
(选自2022年3月3日《工人日报》,有增删)
10. 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消息重点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消息中的画线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这则新闻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都采用了“倒金字塔结构”,按新闻价值的重要性递减原则来安排新闻事实。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本文的这种结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拨”应读bō。
2.D 【解析】A项,“频”应为“颇”;B项“栽”应为“裁”;C项,“颚”应为“额”。
3.A 【解析】“颁发”在这里是“授予”的意思,不是“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
4.C 【解析】新闻报道的对象不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后续报道也可以被称为新闻报道。
5. D
6. (1)这两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2)将“每时每刻”改为“无时无刻”。 【解析】否定不当,应将“每时每刻”改为“无时无刻”。
7.(1) 示例:近年来,我国在“探月工程”“火星探索”“深度载人潜水”“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科学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
(2) 询问(问询) 探究(探寻)
(3)示例一:开展“我与科学,我与航天”主题演讲活动。示例二:举办“心系航天,报效国家”读书报告会。示例三:举办“中国航天辉煌成就”图片展。示例四:举办“大国航天人”故事会。示例五:组织“我的航天梦”征文比赛。
8. 一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二是表明新闻事实的翔实;三是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是新闻的重点,这样写可以更好地突出新闻的中心。
9. 很有必要。这一部分交代了新闻背景,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离的实际情况,突出了诺贝尔奖的评定公平、可信度高,也能激励人们努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10. 示例: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1. 示例:这三位大国工匠具有工匠精神,即热爱祖国、爱岗敬业、严谨细致、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执着专注、不怕艰苦、勇于创新、技艺高超、技能精湛等。
12. 示例:不能。画线内容是消息的有关背景,介绍了“大国工匠”评选活动的方案、程序和方式方法,有力说明了这次评选活动的公平性、公正性、权威性、科学性、广泛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13. 示例:这则新闻在导语部分第①段报道了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在广州揭晓的重大新闻,这是新闻最重要的事实。然后在主体部分第②段介绍了该奖项的具体获得者及身份,接着第③段至第⑤段介绍获得此次奖项的大国工匠的突出成就和敬业精神,这一部分是对新闻事实的进一步介绍与补充,让读者对这些优秀的大国工匠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为他们的精神所折服,属于次要新闻。再接着在第⑥⑦段补充相关背景资料,介绍活动的意义、评选过程、往届的情况以及地点选取的缘由等信息,这是最次要的新闻内容。故本文是按照新闻价值性递减原则来安排新闻事实的,属于“倒金字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