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我们怎样学地理
学会使用地图
1.地图的作用与制作
(1)地图的作用。
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因此,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2)地图的制作。
用绘制平面图的方法,把地球表面某一区域的景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并用符号画在平面的相应位置上,注上必要的文字,就成为一幅地图。
2.地图的三要素
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这些要素被称为“地图的三要素”。当我们拿到地图后,通常要先读图名,再熟悉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内容,然后根据需要查找相关内容。
教材第7页活动
本活动旨在锻炼同学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可参照下列步骤进行:先站在学校最高的建筑上俯视学校全貌,明确学校主要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关系,然后进行实地测量绘制学校平面图时要注意:真实地展现学校的各种景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示景物的符号要清晰、简明;在同一幅图中表示同一景物的符号要始终保持一致。具体步骤
参考以下操作:
(1)准备绘图纸和绘图用的工具(直尺、圆规、三角板、铅笔、画笔、油画棒等)
(2)实地测量学校及校园主要建筑、设施的长度和宽度,确定校园主要建筑及设施的方位方向,做好记录。
(3)确定表示方向的方法;根据学校面积的大小和纸张的大小,选择和设定合适的比例尺根据学校主要建筑及设施,设计图例。
(4)绘制校园平面图,然后进行细加工。
3.方向
阅读地图,一定要学会辨别地图上的方向。一般来说,地平面上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共个方向。
(1)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
普通地图: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进一步确定东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教材第8—9页活动
1.(1)利用指南针定向:将指南针平放,一般情况下磁针总是指向南、北方向。
①判断方向时,不要离磁性物体太近。
②认清磁针的N端和S端(N端通常有标志),N端所指方向为北方。
③指南针在极点上不能用,因为在极点上只有一个方向,在北极点上,所有方向都是南;南极点上,所有方向都是北。
(2)夜间利用北极星辨别方向(北半球)
北极星位于正北天空。在晴朗的夜空,先找到著名的“北斗七星”,然后顺着斗口外侧两颗星的连线,向外延长约5倍的距离,便可以看到一颗亮星,它就是北极星。面对北极星的方向就是北方。因为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所以南半球不能用北极星定方向。
(3)太阳定向:可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确定方向。清晨,朝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夕阳在西方落下
中午,太阳位于偏南方向(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2.利用地理事物特征定向(以我国为例)
房屋:一般门朝南开,在我国北方尤其如此。
庙宇:通常在南面设门,尤其是庙宇群中的主要殿堂。
树木:通常朝南的一侧树叶茂盛,色泽鲜艳,树皮光滑;朝北的一侧相反。同时,朝北的上可能有青苔。砍伐后,树桩上的年轮间隔大的为南侧,小的为北侧。
月相:大体上农历每月十五之前,月球亮的部分朝向西方,每月十五之后亮的部分朝向东方。
积雪:山坡上的积雪南坡比北坡融化得快一些,沟里的积雪北侧比南侧融化得快一些。
3.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
比例尺:
(1)定义:比例尺又叫缩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方式: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比例尺的大小的含义指比值得大小。比例尺形式统一时,直接比较大小;形式不一时,先转化成统一的形式再比较大小。
表示方式 说明
数字式 如1:10000或1/10000(分子为图上距离,分母为实际距离,分子与分母为同一单位,通常是“厘米”,且分子是1)
文字式 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线段式 如用线段则表示(在地图上画一条1厘米的线段,并注明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
比例尺形式 比较方法
数字形式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线段式和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大,比例尺越小;图上1厘米代表的的实地距离越小,比例尺越大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的详略。
比例尺 比较项目 小比例尺 大比例尺
图 幅 相 同 表示范围 大
表示内容 简略
量算距离时误差大小 大
结论 同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实 地范围相同 图幅 小
表示内容 简略
量算距离时误差大小 大
结论 实地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温馨提示
(1)在实际应用中,图上距离常用厘米作单位,而实地距离常用千米(或米)作单位。计算比例尺时,首先要统一单位。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的单位要统一成厘米。
(2)比例尺是个比值,无单位。
(3)比例尺是距离之比,不是面积之比。
(4)三种表示方式中,数字式不带单位,如果转换成文字式或线段式,则要把单位加上。
图幅相同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相比( )
A.两幅地图比例尺一样大
B.中国地图范围小,但比例尺大
C.世界地图范围大,比例尺也大
D.中国地图表示的内容比世界地图简略
答案:B
(6)比例尺的应用。
比例尺在地图中的作用很大,根据图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出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
步骤:a.在地图上量出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
b.根据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教材第9—10页活动
1.(1)图1-18“北京及其附近地区”的比例尺较大,图1-17“中国地图”的比例尺较小。
(2)图1-17“中国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图118“北京及其附近地区”表示的内容详细。
(3)本题需选取北京及其附近地区地图来量算,北京到天津的图上距离约为1厘米,根据公式: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算出北京与天津大约相距100千米。
2.提示:先测量出教室的实地长和宽。用30厘米除以教室的长度(单位换算成厘米),注意分子必须为1,再用20厘米除以教室的宽度(单位换算成厘米),最后比较两个比例尺的大小,选择较小的比例尺作为教室平面图的比例尺。
方法技巧
求算实地距离时,用公式计算有些麻烦,最简便的方法是看比例尺中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米),如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a千米(米)”,量得A、B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b厘米,则A、B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a·b千米(米)。
温馨提示
量算图上距离时,起点和终点应选择图例的中心位置,这样量出来的数据准确度最高。量算地图上的线状事物(如河流、铁路线)的图上距离时,通常需要借助一条线,沿着地图上的曲线量,再用尺子量出线的长度即为该线状事物的图上距离。
5.图例和注记
(1)概念。
①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②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等的数字。
(2)常见图例。
地图上的种类
(1)地图的分类
(2)遥感图像。
借助现代遥感技术编制而成的遥感图像,除了有覆盖面大、信息丰
富、空间位置准确等特点外,更具有快捷、直观的优势,在城乡规划、农
林水利、地质测绘、环境监测、国防建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自然地图 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
社会经济地图 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3)电子地图。
电子地图是将传统地图、遥感图像等经过信息化处理制成的,它克服了传统地图携带不方便、内容更新较慢等不足,具备快速获取地理信息的优点,广泛用于定位、导航、交通管理、个人出行等方面。
驾驶员利用车载导航地图选择路线,可准确到达目的地。车载导航地图多属于( )
A.地形图 B.农业图 C.交通图 D.政区图
答案:C
7.选择适用的地图
(1)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
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只有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使用目的 应参考的地图
游览公园,寻找景点 导游图
外出旅游,确定行程 交通图
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定点 世界国家和地区图
了解某地地形 地形图
(2)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
地图的比例尺有大有小,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地域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不一样。当地图图幅相等时,选取的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小,反映的地理信息就越详细;选取的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大,反映的地理信息就越简略。如果查询地区的范围较小,应选择大比例尺地图,地理信息详细,便于查询;如果查询地区的范围较大,应选择小比例尺地图。
外国朋友到我国某城市旅游时,应当选择的导游图是( )
A.中国地图
B.该市比例尺较小的地图
C.世界地图
D.该市比例尺较大的地图
答案:D
教材第12页阅读”形形色色的地图“
现在保存下来的世界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4700多年前生活在亚洲西部的苏美尔人刻在泥板上的原始地图;其次是4500多年前巴比伦人刻在陶片上的地图。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地图(立体地图、有声电子地图供盲人触摸的特殊地图、夜间发光的地图等),这些地图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知识点二收集地理信息
1.通过媒体能及时地获取地理信息地理学习要经常关注新闻媒体(电视、广播、报刊)瞬息万变的信息,这是因为它们反映了现实生活中鲜活的地理知识、当下的地理问题,是对地理教材最及时的补充和修正。如泥石流、台风、地震等地理信息,都是首先在媒体上报道的。
2.阅读地理图书,是获取地理信息、丰富地理知识的基本途径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地理书籍有地理辞书地理专著、地理教材、地理科普书籍以及各种地理刊物等。另外,还有很多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气象、地质、水文、土壤、海洋、生态、旅游等方面的书刊。
3.访问互联网站是收集地理信息的便捷途径
(1)收集地理新闻信息。
(2)收集地理科普信息。可进入国内外知名的地理科普网站。
(3)收集地理景观图片。如搜集国内有关图片的基本方法是利用各地的网站或网页,因为上面有各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的图片,可以直接欣赏或下载使用。
4.日常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地理信息通过参观、调查等活动,我们可以把地理知识学得更活,从中学会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知识点三思考地理问题
1.学习地理不仅要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还要通过对比、分析
与综合等方法,探究它们的特征与成因,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要善于提出各种地理问题,敢于对某些地理结论提出疑问。
3.要多角度地观察、认识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既要看到它们有利的面,又要看到它们不利的一面,并且能够产生一些联想与创意。
知识点三思考地理问题
1.学习地理不仅要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还要通过对比、分析与综合等方法,探究它们的特征与成因,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要善于提出各种地理问题,敢于对某些地理结论提出疑问。
3.要多角度地观察、认识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既要看到它们有利的面,又要看到它们不利的一面,并且能够产生一些联想与创意。
开展地理考察
思维延伸
与地理有关的书籍地理书籍一般包含地理工具书、地理科技专著、大学地理教材、中学地理教材辅助读物、地理科普类书籍等,地理刊物包括几十种学术刊物以及地理教育类杂志等。
考察对象 日月星辰、地质、天气、河流、土壤、植物、动物等
考察途径 游园、露营、滑雪、探险、垂钓、海滨休闲、登山观光、水上漂流、定向越野等
准备物品 地图、笔记本、指南针、望远镜、照相机等
掌握技能 地里观察、摄影、素描、标本制作等
考察作用 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丰富课余生活,提高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第14活动
1提示:认真读图,找出这些场馆。
2.提示:只要合理即可。玲玲和贝贝从长清北路出入口进入世博园,向西先参观美国馆,再向东北到英国馆参观沿世博大道向东到西班牙馆参观,再沿着南北高架路向南进入澳大利亚馆参观。再向东经过主题馆、世博轴进入中国国家馆参观,后再向东北到沙特阿拉伯馆参观,最后继续向东北到日本馆参观。结束后向西北到水门码头乘船离开。
3.西班牙馆与澳大利亚馆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根据比例尺(1:18500)计算可知,两馆间的实地距离约为555米4.本图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所以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来确定方向,由此可全判定沙特阿拉伯馆位于中国国家馆的东北方向,因此应该朝东北方向走。
5.要带好的物品:身份证(户口本)、地图照相机、笔记本、雨具(阳伞)、帽子、防晒霜、折扇、纸巾、手机、食品等。要注意的问题:世博园门票为磁卡,不能弯折、浸水或置于强磁场环境;不携带违禁物品按照规定路线,保持良好秩序,不擅自跨越隔离设施,不损坏各类公共设施和园林绿化;将垃圾按照园区内垃圾分类收集的要求,自觉投放到对应的垃圾箱内,不随地丢弃,尤其标注可回收的物品,应投入可回收垃圾箱内;参加有关活动或演出,在结束后离开时,自觉整理并带走垃圾;自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严格遵守参观规定和注意事项等。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