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解读不一样的张岱

文档属性

名称 13*《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解读不一样的张岱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1 10:0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解读不一样的张岱
【学习目标】
1、在多种形式诵读的基础上,能结合课下注释,读懂文章大意。
2、结合写作背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和用赏析式文字解读的方法,理解张岱不一样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
【教学方法】
1. 主问题教学法
借助导入从“不一样”入手,由浅入深地了解和理解张岱的不一样,最终从读张岱的不一样,读出自己的不一样。
2. 朗读训练法
采用自主诵读、比较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言语的魅力,积累文言之“言”,读懂大意。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杭州之圣,在西子一湖。深得古代文人墨客的青睐,你知道的相关诗句有哪些?
预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这样的西湖多美啊!美在艳丽,美在奇特,美在热闹。而明末清初的张岱特立独行,替西湖写下了不一样的文字,彰显了他个人不一样的精神世界,现在,让我们一起走入他的《湖心亭看雪》。
二、 我初识不一样的张岱
1. 读清字音
更定( gēng )余挐一小舟( ná )拥毳衣炉火( cuì )
雾凇(sōng )沆砀( hàng )强饮三大白而别(qiǎng )
2. 读出节奏
第一段: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第二段: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 读懂大意
这一环节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内结合课下注释读懂大意的基础上,用文中的一个词整体感知张岱初给我们不一样的形象。
明确:痴
三、 解“独”不一样的张岱
我们游西湖一般是满怀期待,带着高兴之情,喜悦之意,或结朋引伴或携同家人出游,而张岱却不一样,请思考有哪些不一样?
屏显:
小组合作要求:
1、方法:圈点批注关键词句讨论,可以从看景、行为、交友方式、时间、人物等方面入手。
2、展示要求:采用“我们认为张岱的__不一样,从文中__(词或句)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的人”的句式回答。
师:请大家结合文中关键词句和你对张岱的了解,合理地对张岱进行评价,大胆发言。
生:张岱的出行游西湖的时间不一样,一句“是日更定矣”告诉我们出行的时间是晚上八时左右,显现出他的特立独行。
生:张岱看景赏景不一样,其他文人笔下西湖的色调是暖艳多彩的,而张岱笔下“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雪景洁净美好,在寥寥数语中,让人惊叹于张岱与天地共呼吸,与万物共徘徊的诗意人生。
生:张岱的交往人物不一样,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张岱却“独”往湖心亭你看雪,湖上遇金陵人,却“强饮三大白而别”,一“独”一“强”中隐含着是淡淡的故国之思,故国之悲。
师:短文开头交代“崇祯五年,余住西湖”。这时候是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但这篇短文实际上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就是把这种对故国的怀念以这种浅淡的笔触融入到了大自然的山水之中。
四、 我写不一样的自己
角度一:我写不一样的张岱(评价)
角度二:我写张岱不一样的景(描绘)
要求:自选下面的其中一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80字左右。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两三粒而已。
学生作品展示:
——我写不一样的张岱
——我写张岱不一样的景
五、 总结
大雪三日后的寒夜,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他看似是孤独的,但这也许就是他所追求的不一样——在广阔苍茫的天地之下,虽然自己很是渺小,但他得到的是与天地万物的沟通,与自己的对话,与灵魂的共振,精神的安宁。
所以,孩子们,一个人活着要学会和自己相处,其意义在于发现自己的长处,积极的面对人生,做不一样的自己,从而走向不一样的人生。
六、 作业布置
课下查阅资料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张岱。推荐阅读张岱的《自题小像》《自为墓志铭》,以及别人评论张岱的文章。进一步完善自己关于“我写不一样的张岱”或“我写张岱不一样的景”的微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