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佳肴

文档属性

名称 虽有佳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2-03 15:5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学习目标】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Page ? 2虽有佳肴 ——《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又叫《小戴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宋代的理学家选中《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把他们合称为“四书”,用来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 。背景资料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其中所阐述的一些原则和规律,至今仍有重要意义。它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读准字音嘉肴( ) 自强( )

兑命( ) 学学半( )yáoqiǎngyuèxiào注意停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注意以下词语(
1
)虽

有佳肴
..
????
虽:
?????????
佳:
??????????
肴:
?
???

2
)弗食

,不知其旨


????
食:
????????
旨:
?
???

3
)虽有至道
..
,弗学,不知其善


????
至道:
??????????????
善:
?
???

4
)是



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

????
是故:
????????
困:
?
???

5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也;知困,然后能自强
..

????
反:
????????
自强:
?
???

6
)故曰:教学相长


????
长:
?
???

7
)其

此之谓也
....
????
其:
????????
此之谓也:
?(
1
)虽

有佳肴
..
????
虽:
?????????
佳:
??????????
肴:
?
???

2
)弗食

,不知其旨


????
食:
????????
旨:
?
???

3
)虽有至道
..
,弗学,不知其善


????
至道:
??????????????
善:
?
???

4
)是



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

????
是故:
????????
困:
?
???

5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也;知困,然后能自强
..

????
反:
????????
自强:
?
???

6
)故曰:教学相长


????
长:
?
???

7
)其

此之谓也
....
????
其:
????????
此之谓也:
?(
1
)虽

有佳肴
..
????
虽:
?????????
佳:
??????????
肴:
?
???

2
)弗食

,不知其旨


????
食:
????????
旨:
?
???

3
)虽有至道
..
,弗学,不知其善


????
至道:
??????????????
善:
?
???

4
)是



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

????
是故:
????????
困:
?
???

5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也;知困,然后能自强
..

????
反:
????????
自强:
?
???

6
)故曰:教学相长


????
长:
?
???

7
)其

此之谓也
....
????
其:
????????
此之谓也:
?(1)虽有嘉 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6)故曰:教学相长也
(7)其 此之谓也即使好,美用鱼肉做的菜。吃,品尝(味道)甘美最好的道理好处所以,因此不通,理解不了。反省自我勉励促进。表示推测语气。大概,恐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参考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也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也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以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以后才会感到困惑。知道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就能自我勉励努力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别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合作探究1、找出本文的中心观点。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理由是什么?教学相长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道理: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引申到“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嘉肴———————至道
教与学的关系类比类比推理(类比论证): 浅显易懂拓展延伸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教学相长”原则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捷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不得施展,只会事倍功半。可见,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语言特点句式整齐逻辑严密
有条不紊
言简意赅
浅显易懂字词归纳1、通假字
《兑命》曰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2、古今异义A、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B、不能知其旨也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C、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D、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3、词类活用A、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甘美。B、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处。4、一词多义学学学半教学学半学习其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不知其旨也它的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