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2-03 18:3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5.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一对相对性状
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设计测交实验测交实验分离定律发现问题演绎推理验证假说结论两对相对性状
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设计测交实验测交实验自由组合定律发现问题演绎推理验证假说结论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个体数 315 108 101 32
比值: 9 : 3 : 3 : 11、实验过程①无论正交或反交,F1都只表现出黄色园粒(双显性性状)② F2出现了4种性状类型,数量比为9:3:3:12、实验结果:在F2中,亲本型占10/16,重组型占6/16。③ F2出现了性状的自由组合,不仅出现亲本型,还出现了重组型3、结果分析结论:豌豆的粒形和粒色这两种性状的遗传都分别遵循了基因的分离定律我们对每对相对性状单独分析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F1配子PP配子配子只得_____遗传因子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________分离自由组合一半F29∶3∶3∶1≈结合方式有___种
基因型____种
表现型____种9黄圆3黄皱1YYrr
2 Yyrr3绿圆 1yyRR
2yyRr1绿皱1yyrr16942YyRR2YYRr 4 YyRr1YYRR ♀♂纯合子:4种,各占1/16,共占4/16;
单杂合子:4种,各占2/16,共占8/16;
双杂合子:1种,共占4/16.双显性(黄色圆粒):占9/16,其中纯合子占1/9
单显性(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共两类,各占3/16,其中纯合子各占1/3
双隐性(绿色皱粒):占1/16.三、对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测交1、推测: 配子遗传因子
组成性状表现YyRr YyrryyRryyrr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杂种子一代 双隐性类型
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 YyRryyrr 1 ∶ 1 ∶ 1 ∶ 1 孟德尔用F1与双稳性类型测交,F1基因型若为纯合子,其测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黄色圆粒;若为杂合子(YyRr),其测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分别是:黄圆、黄皱、绿圆、 绿皱,数量近似比值为 1:1:1:12、预期(种植实验):3、结论:
孟德尔测交试验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从而证实了:
A、F1是杂合子;
B、F1产生了四种类型的配子,且比例为1:1:1:1
C、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同时,
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_ _________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______,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互不干扰分离自由组合1.实质:
2.发生的时间:
3.适用条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细胞核遗传、有性生殖的生物
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五.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第一.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
第二.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
(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再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 )。
第三.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四.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假设)
假说——演绎法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2.基因型:指与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组成
3.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控制不同性状的为非等位基因)关 系:表现型 = 基因型 + 环境1909年约翰生提出用基因(gene)代替遗传因子,成对遗传因子互为等位基因。1、(1:1)(3:1)→ 3:1:3:1
一对等位基因:亲代一方为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
另一对等位基因:双方均为杂合子。
2、(1:1)(2:1)→ 2:1:2:1
一对等位基因:亲代一方为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
另一对等位基因:双方均为杂合子,且其后代出现显性纯合子致死现象
3、(3:1)(3:1)(3:1)→ 27:9:9:3:9:3:3:1
亲代双方的三对等位基因均杂合。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①两大遗传定律在生物的性状遗传中__ ____进行,
___ ___起作用。
②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________。同时同时基础两对或 多对等位 基因两对或 多对一对一对等位基因两种1∶1四种 1∶1∶1∶1三种 1∶2∶1九种 (1∶2∶1)2两种 3∶1四种9∶ 3∶3∶1不同对数基因独立分配的遗传规律七、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题的方法1、思路:
A、分解:将所涉及的两对(或多对)基因或性状
分离开来,一对对单独考虑,用分离定
律研究(单独处理、彼此相乘) B、组合:将用分离定律研究的结果按一定方
式(相乘)进行组合(一)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①配子类型及概率的问题2、题型:例:基因型为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Aa Bb Cc 2 × 2 × 2 = 8种例:基因型为AaBbCc产生ABC配子的概率 ?(A)× ?(B) × ?(C)= 1/8(ABC)②配子间的结合方式问题例: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先求AaBbCc与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
AaBbCc→8种配子
AaBbCC →4种配子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的结合方式。
由于两性配子间结合是随机的,因而
AaBbCc与AaBbCC配子间有8×4 =32种结合方式③基因型类型及概率的问题例: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数可分解为3个分离定律:Aa× 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
Bb× 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
Cc× 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AaBbCc与AaBBCc杂交,后代有3×2×3 =18种基因型该双亲后代中AaBBcc出现的概率=?(Aa)×?(BB)×1/4(cc)=1/16A、由亲代求子代B、由子代求亲代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某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求某个体的基因型
(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表现型3:1:3:1可以看成(3:1)×(1:1)或(1:1) × (3:1)从(3:1)逆推得到亲代为一对杂合自交类型(Aa × Aa或Bb × Bb)从(1:1)逆推得到亲代为一对测交类型(Aa × aa或Bb × bb)故所求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④表现类型及概率的问题该双亲后代中表现型A--bbcc出现的概率=3/4(A--)×?(bb)×1/4(cc)=3/32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可能的表现型数Aa× Aa→后代有2种表现型(3A—:1aa)
Bb× bb→后代有2种表现型(1Bb:1bb)
Cc× Cc→后代有2种表现型(3C—:1cc)AaBbCc与AabbCc杂交后代表现型数= 2×2×2=8种(二)应用自由组合定律预测遗传病的概率以上规律可用下图帮助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