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精品实用高效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精品实用高效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1 09:0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统编版 七年级上册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精品实用高效课件
西汉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
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
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
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
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
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好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
信和传递书信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律
诗叫《次北固山下》,诗人王湾就希望北归的
大雁把信捎到洛阳家乡去。
导入新课
王湾(约公元693-751),字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公元712年进士,开元初年任荥阳主薄,又参与编纂《群书四部录》,后任洛阳尉。王湾博学工诗,诗虽流传不多,但在诗坛亨名甚大,最有名气的当数今天要学的这首《次北固山下》。
作者简介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亲自书写并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
背景链接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朗读停顿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直接表达思乡之情是诗句是什么?
客路、青山、行舟、绿水、潮水、两岸、海日、江春、归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整体把握
首联写出了北固山怎样的景色?怎样理解“客路”一词?
首联用青山、绿水写出了北固山的秀丽景色。
“客路”即旅人所行之路,暗含羁旅漂泊之意,章法上引出尾联“乡书何处达”,表达自己羁旅思乡的感情。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一种迫切的行舟心情。
合作探究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这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写景,意境开阔,情绪饱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
合作探究
“潮平”和颈联有什么联系?怎样理解“风正一帆悬”的“正”字? 
“潮平”为“江春入旧年”张本
(铺垫)。
“正”字,包含了“顺”与“和”
两种意味,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
帆才是“悬”而不是“鼓”,用词凝
练精妙,写景传神。
合作探究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认为该如何理解呢?
残夜未尽,红日已升;旧年未过,新春已到。
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而且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深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合作探究
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合作探究
简要赏析尾联。
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直抒胸臆;借用“雁足传书”的典故抒发思乡之情,让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主 旨
这首诗通过描写北固山下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羁旅在外的思乡之情。
(1)脉络分明,结构严谨。
(2)情景交融,景中含理。
写作特色
1、用原文语句填空。
(1)《次北固山下》通过对偶的修辞进行景物描写,并使人心胸宽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富有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中直接表达思想之情,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课堂检测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颈联中“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然时序交替的理趣。
课堂检测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