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课后练习: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上课后练习: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21 10:4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单选题
1.202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活动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提倡公交出行 B.野外焚烧垃圾
C.循环使用教科书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2.“创建无废校园,我在行动”。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 B.使用节能产品 C.纸张双面打印 D.焚烧枯枝落叶
3.“保护环境,从我做起”,2022年的春节期间我省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与往年相比虽然少了一些节日的气氛,但是让我们远离了雾霾,看到了蓝天白云。下列有关烟花爆竹的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烟花爆竹中火药的成分 B.烟花爆竹的存储方法
C.烟花爆竹产生的污染物 D.烟花爆竹的产地
4.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下列不能体现化学的贡献的是
A.北京冬奥会中国战袍
B.“飞杨”火炬的曲线灵感来自于大自然里的树叶
C.北京冬奥会LED灯光显示技术
D.北京冬奥会火炬采取的是环保新能源氢气
5.下列有关化学家和化学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B.英国科学家汤姆生提出元素周期律,并发明元素周期表
C.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D.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改进纯碱的生产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6.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B.开发新能源汽车,逐步减少燃油汽车
C.随身携带手帕,减少使用面巾纸
D.对垃圾进行分类,深埋废旧电池
7.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C.提倡使用节能灯 D.推广私家车出行
8.下列科技成果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发现由碳水化合物制取氢气的新技术
B.屠呦呦发现抗疟疾新药青蒿素
C.研究出大容量钠硫蓄能电池
D.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9.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对河道开展清淤保洁工作 B.提倡焚烧秸秆增加土壤肥力
C.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D.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10.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将元素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钟南山 B.门捷列夫 C.张青莲 D.袁隆平
11.“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2021年某地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下列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A.泼上汽油焚烧 B.倾倒入江中 C.回收利用 D.深埋于土中
12.以下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A.青蛙是否属于两栖类动物 B.电炉发热的原理
C.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D.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13.为实现“碳中和”达到“净零排放”,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推广无纸化办公
B.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C.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开发氢能,更多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14.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随手关灯 B.淘米水浇花 C.发展氢能源 D.焚烧废弃塑料
二、填空题
15.化学研究对象:
(1)定义:化学是从分子和原子角度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2)化学的研究领域
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研制、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命过程探索等。
(3) 化学的研究对象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而不是物体,物理学主要研究物体及其运动。
“物质”和“物体”不同。如冰和水、水蒸气是不同的物体,物质相同即其中的物质都是水。
①组成——如物质由元素组成
②结构——如物质分子和原子构成
③变化——如物质会发生化学变化或者物理变化
④性质用途——化学变化(实验)
16.发展方向:绿色化学即______化学。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彻底阻止污染物的产生。它包括原料绿色化、化学反应条件绿色化、产物绿色化实现零排放。
①原料: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②条件: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的排放。
③零排放: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④产品: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型产品。
17.古代化学
(1)______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
(2)人类利用物质的______制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陶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印染等,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和生产资料,人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
(3)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两项化学成就就是______、______。
18.近代化学
(1)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创立的______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使化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
(2)物质是由______和______构成的,分子中______的重新组合是______的基础。
(3)1869年,俄国化学家______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______,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19.现代化学
“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______的方向发展。
20.化学和人类的关系:
(1)生产农药和化肥,增加粮食的产量——解决______危机。
(2)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类______。
(3)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______。
(4)合理利用资源,保护______。
(5)探索生命______。
1
答案与解析
1.B
【解析】A、提倡公交出行,少开私家车,绿色出行有利于保护环境,选项做法与主题相符;
B、野外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环境,选项做法与主题不相符;
C、循环使用教科书,可以减少树木的砍伐,有利于环境保护,选项做法与主题相符;
D、燃放烟花爆竹能够产生空气污染物,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利于环境保护,选项做法与主题相符。
故选B。
2.D
【解析】A、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利于环境保护,故A不符合题意;
B、倡导使用节能产品,能够节约能源,减少发电时产生的废气排放,有助于保护环境,故B不符合题意;
C、纸张双面打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树木的砍伐,故C不符合题意;
D、枯枝落叶在燃烧时,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污染环境,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解析】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A、花爆竹中火药的成分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B、烟花爆竹的存储方法是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存放关系,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C、烟花爆竹产生的污染物是研究物质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D、烟花爆竹的产地是地理问题,不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符合题意;
答案为:D。
4.C
【解析】A、中国战袍的制作过程中使用了化学材料,与化学有关,故A错误;
B、树叶的生长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化学有关,故B错误;
C、LED灯光显示技术是由开关控制,与化学无关,故C正确;
D、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且生成物为水,不污染空气,与化学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5.B
【解析】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经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故A正确;
B、最早发现元素之间存在联系并排列出现代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故B不正确;
C、我国古代著名的化学工艺成就有:造纸、制火药、烧瓷器,故C正确;
D、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改进纯碱的生产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故D正确。
故选B。
6.D
【解析】A、积极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保护环境,故做法正确;
B、开发新能源汽车,逐步减少燃油汽车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染,故做法正确;
C、随时携带手帕,减少使用面巾纸可以减少树木砍伐,故做法正确;
D、废旧电池深埋处理,会造成水污染,不符合该理念,故选项错误。
故选D。
7.D
【解析】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选项正确;
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能够净化空气,保护环境,故选项正确;
C、提倡使用节能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符合低碳理念,故选项正确;
D、推广私家车出行,会产生大量的尾气,不利于保护大气,故选项不正确。
答案为:D。
8.D
【解析】A、发现由碳水化合物制取氢气的新技术实际上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变化、用途,属于化学研究范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屠呦呦发现抗疟疾新药青蒿素,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研究出大容量钠硫蓄能电池,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属于生物研究的范畴,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解析】A、对河道开展清淤保洁工作,能防治水体污染,故选项错误;
B、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做法不合理,故选项正确;
C、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能减少空气污染,故选项错误;
D、积极植树造林,可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B
【解析】门捷列夫发明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选B。
11.C
【解析】A、泼上汽油焚烧,该做法虽然能使这些光盘尽快的被销毁,但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的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极大的污染,这种做法不科学,不符合题意;
B、倾倒入江中,光盘通常是用塑料等材料制成,如果直接倾倒入江中,就会造成白色污染,对水体、生态、自然环境都会产生危害,该做法也不可取,不符合题意;
C、回收再利用,虽然盗版光盘侵犯了别人的权利,但它也是用一定的材料制成的,如果经过粉碎后,先破坏其内容,再回收利用,既能消除其侵权行为,又能保护环境,一举两得,是好方法,符合题意;
D、深埋入土中,光盘通常是用塑料等材料制成,自然降解很慢,会污染土壤,隔断地下水,这些危害也很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D
【解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A、青蛙是否属于两栖类动物,为生物学研究的范围,故该项错误;
B、电炉发热的原理应该为物理研究的范围,故该项错误;
C、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为天文研究的范围,故该项错误;
D、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是制造新材料与化学研究有关,故该项正确。
故选D。
13.C
【解析】A、推广无纸化办公,有利于实现“碳中和”达到“净零排放”,说法正确;
B、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有利于实现“碳中和”达到“净零排放”,说法正确;
C、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应合理使用,说法错误;
D、开发氢能,更多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有利于实现“碳中和”达到“净零排放”,说法正确;
答案:C。
14.D
【解析】A、随手关灯能节约资源,符合该主题;
B、淘米水浇花能节约用水,符合该主题;
C、发展氢能源能减少环境污染,符合该主题;
D、焚烧废弃塑料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等污染环境,不符合该主题。
故选:D。
15.性质 组成 结构 变化规律 物质
16.环境友好
17.(1)火
(2) 变化 铜器 铁器 纸 火药
(3) 火药 造纸术
18.(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2)分子 原子 原子 化学变化
(3) 门捷列夫 元素周期表
【解析】 (1)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创立的原子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使化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
(2)物质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 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19.环境友好
20.(1)粮食
(2)健康
(3)生存条件
(4)环境
(5)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