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必修二6.4.2向量在平面几何和物理的应用 课堂练习题
一.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例1.已知等腰△ABC,AB=AC,点M为边BC的中点,求证AM⊥BC.
例2.已知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DC=90°,AD=2,BC=1,P是腰DC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二.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例1.如图,一条河的两岸平行,河的宽度=500,一艘船从A处出发到河对岸,已知船的速度=10/,水流速度
=2/,问
⑴行驶航程最短时,所用时间是多少?(精确到0.1min)
⑵行驶时间最短时,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三.两向量的和与差的模的最值
例1.有下列不等式:
①-+②-== +
③-=+④-=+
其中,一定不成立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例2.若=2, =3,则的取值范围是( )
变式:求 的取值范围?
例3.若=8,=5,则的取值范围是( )
A.[3,8] B.(3,8) C.[3,13] D.(3,13)
答案:
一.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例1.
例2. 5
二.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例1.(1) 行驶的航程最短时,所用的时间是3.1min.
(2)行驶的时间最短时,所用的时间是3min.
三.两向量的和与差的模的最值
例1. 选A
例2. [1,5] 变式[1,5]
例3.C
课后检测
一.能力提升
1.已知点A(-2,-3),B(2,1),C(0,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B,C三点共线 B.⊥ C.A,B,C是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D.A,B,C是钝角三角形的顶点
2.已知三个力f1=(-2,-1),f2=(-3,2),f3=(4,-3)同时作用于某物体上一点,为使物体保持平衡,再加上一个力f4,则f4=( )
A.(-1,-2) B.(1,-2)
C.(-1,2) D.(1,2)
3.在四边形ABCD中,若=-,·=0,则四边形为(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等腰梯形 D.菱形
4.已知一条两岸平行的河流河水的流速为2 m/s,一艘小船以垂直于河岸方向10 m/s的速度驶向对岸,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 )
A.10 m/s B.2 m/s C.4 m/s D.12 m/s
5.人骑自行车的速度为v1,风速为v2,则逆风行驶的速度为( )
A.v1-v2 B.v2-v1 C.v1+v2 D.|v1|-|v2|
6.点O在△ABC所在平面内,给出下列关系式:
①++=0; ②·=·=0; ③(+)·=(+)·=0.
则点O依次为△ABC的( )
A.内心、重心、垂心 B.重心、内心、垂心 C.重心、内心、外心 D.外心、垂心、重心
7.已知两个粒子A、B从同一点发射出来,在某一时刻,它们的位移分别为va=(4,3),vb=(3,4),则va在vb上的投影为________.
8.已知点A(0,0),B(,0),C(0,1).设AD⊥BC于D,那么有=λ,其中λ=________.
9.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4,-2),=(7,4),=(3,6),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_.
10.证明: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条边的平方和.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求证:AC2+BD2=AB2+BC2+CD2+DA2.
二.能力提升
11.已知M是△ABC内的一点,且=2,∠BAC=30°,若△MBC,△MCA和△MAB的面积分别为,x,y,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
1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2,∠BAD=60°,E为CD的中点.若则=1,则AB的长为________.
答案:
1.答案:D解析:∵=(-2,0),=(2,4),∴·=-4<0,∴∠C是钝角.
2.答案:D解析:由物理知识知f1+f2+f3+f4=0,故f4=-(f1+f2+f3)=(1,2).
3.答案:B解析:由=-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又·=0,∴⊥,∴此四边形为矩形.
4.答案:B解析:设河水的流速为v1,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2,船的实际速度为v,则|v1|=2,|v|=10,
v⊥v1,∴v2=v-v1,v·v1=0,∴|v2|==2(m/s).
5.答案:C解析:对于速度的合成问题,关键是运用向量的合成进行处理,逆风行驶的速度为v1+v2,故选C.
6.答案:C
解析:①由于=-(+)=-2,其中D为BC的中点,可知O为BC边上中线的三等分点(靠近线段BC),所以O为△ABC的重心;
②向量,分别表示在AC和AB上取单位向量和,它们的差是向量,当·=0,即OA⊥B′C′时,则点O在∠BAC的平分线上,同理由·=0,知点O在∠ABC的平分线上,故O为△ABC的内心;
③+是以,为边的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而是该四边形的另一条对角线,·(+)=0表示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同理有||=||,于是O为△ABC的外心.
7.答案:
解析:由题知va与vb的夹角θ的余弦值为cosθ==.
∴va在vb上的投影为|va|cosθ=5×=.
8.答案:
解析:如图||=,||=1,||=2,由于AD⊥BC,且=λ,所以C、D、B三点共线,所以=,即λ=.
9.答案:30
解析:=-=(3,6)=,∵·=(4,-2)·(3,6)=0,∴⊥,∴四边形ABCD为矩形,||=,||=,∴S=||·||=30.
10. 证明:不妨设=a,=b,则
=a+b,=a-b,||2=|a|2,||2=|b|2.
得||2==(a+b)·(a+b)=a·a+ a·b+b·a+b·b=|a|2+2a·b+|b|2. ①
同理||2=|a|2-2a·b+|b|2. ②
+②得||2+||2=2(|a|2+|b|2)=2(||2+||2).
所以,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条边的平方和.
11.18 [解析] ∵·=2,∴bccosA=2,
∵∠BAC=30°,∴bc=4,∴S△ABC=1,∴x+y=,
+=+=+10≥18.
等号成立时,∴x=,y=,
∴当x=且y=时,+取得最小值18.
12. 解析:=+=-,
·=AD·=2-·=||2-||||cos 60°=4-×2||×cos 60°=1,则AB的长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