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上: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 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人教版九上: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 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21 11:1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物质的,人们呼吸的空气、喝的水、盖房的木料、织布的棉花、制造汽车的钢铁、农田施用的化肥等都是物质。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不同的物质,它们的颜色、状态、气味都一样吗?有关物质的这些问题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颜色
状态
气味
知识点1 物理性质
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金和银用什么方法可以区分
性质确定: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
直接看颜色可以区分
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溶解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知识点1 物理性质
物质 颜色和状态(通常状态) 熔点 ℃ 沸点 ℃
水 无色液体 0 100
铁 银白色固体 1535 2750
铝 银白色固体 660.37 2467
氧气 无色气体 -218.4 -182.9
一些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大气压强为101 kPa)
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之变化,因此,描述物质的性质时要注明条件。实验证明,液体的沸点会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而改变,由于大气压强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把101 kPa规定为标准大气压。
知识点2 化学性质
概念: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无色甲烷气体和无色空气用什么方法可以区分
性质确定: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甲烷可以燃烧,可以点燃进行区分
性质内容: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毒性等
无色甲烷
无色空气
知识点2 化学性质
实验1-2
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仔细观察他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慢慢地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燃着的小木条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更旺;燃着的小木条,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知识点2 化学性质
闻气味的正确操作
闻气体时,应该小心用手轻轻地在集气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知识点2 化学性质
氧气、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比较 名称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氧气 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 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区分氧气二氧化碳的方法:
1.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2.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氧气。
知识点3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溶解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毒性等
实例 空气无色、无味 煤可以燃烧
本质区别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而体现
看该性质是不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知识点3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和联系
物质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例:
汽油能燃烧——汽油的化学性质
(汉语表述中常常用“能”“会”“可以”等词加以区别)
汽油燃烧——汽油的化学变化
(2)联系
物质的性质决定着物质的变化,而物质的变化过程中又能体现物质的某些性质。
知识点4 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决定
反映
性质 用途
铜能导电
铜能做导线
煤能燃烧
煤能做燃料
选用材料时除了考虑性质还要考虑成本、美观、环保、便捷等因素
课堂练习
1.下列对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
D.固体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A
课堂练习
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酒精易挥发
B.氯化钠易溶于水
C.石墨能导电
D.碳酸易分解
D
课堂练习
3.根据物质的什么具体性质,可以简易地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糖和食盐 ;
(2)酒精和食醋 ;
(3)铁和铝 ;
(4)胆矾和石灰石 。
味道
气味
密度
颜色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课后阅读思考,完成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