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重点:明朝面临的内部和外部问题
难点: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一、选择题
()1.以下为中国古代历代中央机构演变示意图。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
① ②③ ④
A.②③①④B.②①③④C.②④①③D.②①④③
()2.《国史十六讲》提到,在皇帝和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张居正把内宫(皇帝)与外朝(政府)的事权集于一身,成为明朝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意思是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准确的是
A.内阁首辅是名副其实的丞相B.内阁此时已经取得了法定的地位
C.张居正提升了内阁首辅之权D.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
()3.土司是中央政权承认的少数民族世袭首领。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取消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对当地进行管理,同时添设军事机构,后来清廷批准了这些建议。这一做法有利于
A.完善中央官制B.实现民族自治C.消弭军事冲突D.维护国家统一
()4.明初废除丞相后,一切中央大权集中到皇帝,但是保留了前代“廷推”、“廷议”的传统。重要官员由六部长官等中央官员及巡抚、总督等开会公开推举,各部不能决定的大事,由中央各部长官“廷议”公决。这说明
A.明朝政治制度相比前代大大退步B.官制调整使得中央决策更加完善
C.废除丞相并未导致皇权完全独裁D.中国古代有集体决策的民主传统
()5.《明史·职官制》记载,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朝廷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这反映了
A.内阁不能统率六部百司B.内阁和司礼监互相牵制
C.宦官控制内阁政治黑暗D.贤士大夫不再参与要务
()6.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讲话,称“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赞誉
A.郑和下西洋增加了明王朝的财政收入B.中国明朝时期造船和海航技术的高超
C.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D.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社会推动作用巨大
()7.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曾五次北征蒙古,与此同时,他还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先后派亦失哈5次巡视奴儿干,招抚女真各部。结合下面表格,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朱棣五次北征蒙古时间 亦失哈五次北巡奴儿干时间
永乐8年2月出发 永乐9年春出发
永乐12年3月出发 永乐10年冬
永乐20年3月出发 永乐13—18年冬
永乐21年7月出发 永乐18年前后
永乐22年4月出发 永乐21年春出发,22年秋返回
A.奴儿干都司的设立引发了明蒙战争B.奴儿干都司支持了明朝边疆战略的实施
C.奴儿干都司的官员要定期朝觐述职D.奴儿干都司奠定了我国北部疆域的版图
()8.明朝为防止内阁行使权力逾矩,遂在内廷设司礼监与之相应,“其长与首揆(内阁)对柄机要,佥书、秉笔与管文书房,则职同次相”。明代司礼监的设立
A.形成了权力制衡机制B.完善了中央机构设置
C.顺应了皇权专制趋势D.表明丞相制度的恢复
()9.明成祖创立“内阁”,阁臣有权草拟诏敕,行代言之职,建言献纳,备顾问之需。但阁臣的品阶较低,常为五品以下,于是形成了职位之重与官位之卑的鲜明对比。由此可以推断
A.阁臣位高权重,可比肩宰相B.阁臣辅助朝政,且便于控制
C.内阁统筹政务,居六部之上D.内阁深受信赖,可遇事裁决
()10.在中国古代,相权下移不是单纯的权力转移,而是财政、军事两大部门事务增加和职掌的扩大,在行政系统中越来越处于突出的地位,到宋代终于独立出来,形成了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并存的体制。行政系统权力(行政权)扩大的结果是需要宰相决定的事情只剩下了军国大事、高级官吏任免和突发事件,而这些都需要经过皇帝批准,宰相逐渐变得多余。这一论述指出了
A.三省体制出现的合理性B.宰相制度产生演变的过程
C.元朝相权专权的必然性D.明朝中枢机构变异的原因
()1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然而明朝多位皇帝长期不上朝,明朝的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稳定。这现象出现的原因
A.皇权的进一步强化B.内阁取代了六部C.中枢体制日益完善D.宦官掌握决策权
()12.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等地;明朝设置都司卫所等机构管理蒙古等地;清朝设置理藩院管辖蒙古、新疆及西藏等地。这些机构的设置
A.推动了边疆地区对外开放B.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C.旨在防御西方列强的侵略D.促成了各民族风俗趋同
()13.明朝中期以后,许多内阁重臣极力讨好有权势的宦官,如神宗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尽管权重位尊,但也向司礼太监冯保投“晚生”帖。此现象本质上反映出
A.皇权专制强化B.内阁权力削弱C.国家决策混乱D.中枢权力失衡
()14.洪武二十三年,明太祖命令沿海卫所装备海船:“诏滨海卫所每百户置船二艘,巡逻海上盗贼。”此命令旨在
A.增强海战力量抗倭B.保护中外贸易往来
C.遏制民间海上走私D.抵制欧洲殖民入侵
()15.明代六部不必听命于内阁,而内阁非六部不能行事,于是内阁力图控制六部,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内阁与六部之间经常互争雄长。这反映出,在明代
A.中央行政关系紊乱B.皇帝制度已成为摆设
C.君主专制统治加强D.地方高度集权于中央
二、非选择题
16.(2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为了独揽大权,一方面采取措施削弱丞相的权力,如从建元元年到建元六年,短短六年之内,就罢免了卫绾、窦婴、许昌三位丞相;剥夺丞相“主臣”、“除吏(任免官吏)”的人事大权等,另一方面,为了弥补因削弱相权而带来的空缺,汉武帝提拔了一批出身低微但又才华横溢的文人、近臣,并让他们参与朝政,从而培养出了一批紧密团结在自身周围而又能与丞相为首的官品分庭抗礼的内朝官。
——摘编自郜金山《汉武帝时期朝议制度的研究》
材料二
明成祖永乐初年,阁臣的地位还较低,大都是些编、检、讲读之官,没有官署,行政上与诸司没有从属关系——“不得专制诸司”,阁臣主要奉皇帝旨意办事。……自宣宗后,入职文渊阁的大臣均相继晋尚书,且日后大学士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这些都标志着内阁成员地位的提高,也为阁权在其强势时期凌驾于部权之上提供了契机。内阁根据上谕草拟诏敕,但如果内阁认为上谕有假或不妥,则可以封还上谕,等皇帝再示明白之后方可草拟。
——摘编自张海英《明代内阁制度的盛与衰》
材料三
时上(明成祖朱棣)念机务(机要事务)殷重,欲广聪明,措(治理)天下于理也,乃开内阁于东南门,简诸臣为耳目。复每日百官奏事退,内阁臣造膝前(到皇帝面前)密勿谟画(认真谋划),率漏下数十刻(工作到很晚)。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共同商讨处理)。——涂山辑《明政统宗》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设立内朝的原因及其特点。(7分)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内朝与明代内阁的共同点,并分析明代内阁制度的变化。(6分)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明成祖设置内阁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内阁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机构?简要分析这一举措对以后政治制度产生的深远影响。(8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D C C C B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A C C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
(1)原因:丞相权力严重威胁了皇权专制;削弱相权导致了中枢权力的空缺。(每点1分,共2分)
特点:内朝官员出身与职位低微;内朝官员皆是皇帝的亲信近臣;内朝官员可能直接参与国家决策;内朝官员可以制衡丞相为首的官员。(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5分)
(2)共同点:服务于皇权专制。(2分)
变化:内阁大臣由只备皇帝顾问到可以草拟诏令;从无权管理六部到凌驾于部权之上。(每点2分,共4分)
(3)原因:废除宰相制度后,皇帝直接统领六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通过内阁帮助皇帝分担工作,为皇帝建言献策,以便皇帝能更好地治国理政。(每点2分,共4分)
性质:无实权的秘书机构(顾问机构)(2分)
影响:宰相制度的废除,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空前加强)(2分)
1.【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①是隋唐的三省六部,②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③是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④是元朝,中书省成为最高机构,按照时间顺序,选择D项符合题意。
2.【答案】D【解析】张居正强调自己作为内阁首辅权力很大,能够“代帝执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权力的大小取决于皇帝的信任,因此内阁权力不断加大,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表现,故选D项;丞相制度在明太祖时被废除,排除A项;内阁始终没有成为法定地位,排除B项;C项只是表面的现象,非本质理解,排除C项。
3.【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土司制度之下,其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权限非常大,既有政治方面、经济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军事管理权,久而久之会对中央产生一种“离心力”,很容易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而在“改土归流”制度之下,由中央派遣流官对当地进行治理,并且还“添设军事机构”,这种做法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力度,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选D项;在“改土归流”制度之下,中央派遣官员到治理地方,这与完善中央官制无关,排除A项;在土司制度之下,少数民族首领对当地有很大的管理权,但是题干之意着重在于论述“改土归流”对国家统一的作用,排除B项;在“改土归流”制度之下,中央对地方有很大的管理权,甚至还设置了一些“军事机构”,但是这些措施不会完全消除军事冲突,排除C项。
4.【答案】C【解析】材料中“廷推”、“廷议”均为集体讨论决策而非皇帝一人独裁,故选C项;材料中“廷推”、“廷议”的形式传统继承前代,无法看出大大退步,排除A项;材料中可知官制调整未改变决策形式,排除B项;古代集体议政但最终决策权在皇帝个人,并非民主范畴,排除D项。
5.【答案】C【解析】“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朝廷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说明宦官通过批红控制内阁,朝廷事务受宦官控制,故选C项;A项与材料的内容强调宦官控制内阁不符,排除A项;材料表明司礼监控制内阁,不是两者相互牵制,排除B项;“朝廷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表明贤士大夫参与要务,但受到宦官控制,排除D项。
6.【答案】C【解析】材料“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说明,习近平赞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故选C项;郑和下西洋不计经济效益,增加了明王朝的财政负担,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和造船和海航技术无关,排除B项;材料郑和下西洋目的在宣扬国威,不计经济效益,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推动作用,排除D项。
7.【答案】B【解析】表格中,每次出征蒙古,或每次在征蒙之前,均要派官员去巡视,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需要得到那里的支持,派官员去进行安抚,故选B项;“曾五次北征蒙古,与此同时,他还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但第一次巡视却在是征蒙之后,说明奴尔干的设置与蒙古无关,排除A项;“派亦失哈5次巡视奴儿干”没有地方朝觐中央的证据,排除C项;“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无法说明这个地方就是最北疆,排除D项。
8.【答案】C【解析】据材料“防止内阁行使权力逾矩,遂在内廷设司礼监与之相应”,可知司礼监的设置主要牵制内阁权力,从而加强皇权,故选C项;依所学,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国家行政机构,因此并未形成权力制衡机制,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内阁与司礼监之间相互牵制,而非强调完善中央机构,排除B项;依所学,明朝时期,宰相制度废除,排除D项。
9.【答案】B【解析】由材料“阁臣有权草拟诏敕,行代言之职”但其“品阶较低”,可知职位之重与官位之卑的鲜明对比,说明明代统治者重视阁臣辅助朝政的作用,同时注意对其的控制,故选B项;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而是内侍机构,不能与宰相比肩,排除A项;在明朝内阁一直不能名正言顺地统率六部,排除C项;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辅助机构,没有掌握决策权,排除D项。
10.【答案】D【解析】明代中枢机构的变异表现为丞相制度的废除和内阁制度的出现。题干中提及唐宋以来,随着皇权的逐步加强,丞相一职在政府中的法定权力越来越少,逐渐成为妨碍皇权集中的一个因素,这也是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故选D项;三省体制魏晋时期已经出现,排除A项;题干只是叙述了相权走向消亡的过程,排除B项;C项与题干意旨相悖,排除C项。
1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明朝多位皇帝长期不上朝,明朝的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稳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在皇帝不上朝的情况下,大明帝国仍然维持运转,这和中枢体系完善有关,皇帝通过控制内阁和身边的亲信太监进而掌握朝廷的走向,故选C项;皇权的强化是内阁出现的原因,排除A项;内阁只是咨询及机构,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机构,排除B项;明朝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掌握的是批红权,无决策权,排除D项。
12.【答案】B【解析】元明清时期对边疆地区设置管理机构,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故选B项;题干体现了对边疆的管理,不能体现对外开放问题,排除A项;西方列强的侵略是1840年开始的,排除C项;宣政院、都司卫所和理藩院是不同性质的机构,不能促成风俗的趋同,排除D项。
13.【答案】A【解析】“许多内阁重臣极力讨好有权势的宦官”本质上是对皇权的畏惧,故选A项;“神宗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尽管权重位尊”无法说明权力的削弱,排除B项;“明朝中期以后,许多内阁重臣极力讨好有权势的宦官”这种现象与国家决策无关,宦官是君主专制的体现,排除C项;“明朝中期以后,许多内阁重臣极力讨好有权势的宦官|”不能说明皇权受到干扰,也就是中枢权力没有变化,排除D项。
14.【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诏滨海卫所每百户置船二艘,巡逻海上盗贼”可知该现象体现了明朝的“海禁”政策,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禁”政策主要针对民间的海上走私,故选C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沿海卫所“每百户置船二艘”,其目的在于“巡逻海上盗贼”,而不在于“抗倭”,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上盗贼”主要是指民间的海上走私,可知题干中“命令”的目的不在于“保护中外贸易往来”,排除B项;“海上盗贼”主要是指“民间海上走私”,而不是欧洲殖民者的侵略,排除D项。
15.【答案】C【解析】题干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内阁与六部出现互争与废丞相有关,主要原因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故选C项;通过题干可知,中枢决策权与执行权最终都归于皇帝,没有体现出中央行政关系紊乱,排除A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的决策权属于皇帝,排除B项;题干没有述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项。
二、材料阅读
16.【答案】
(1)原因:丞相权力严重威胁了皇权专制;削弱相权导致了中枢权力的空缺。(每点1分,共2分)
特点:内朝官员出身与职位低微;内朝官员皆是皇帝的亲信近臣;内朝官员可能直接参与国家决策;内朝官员可以制衡丞相为首的官员。(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5分)
(2)共同点:服务于皇权专制。(2分)
变化:内阁大臣由只备皇帝顾问到可以草拟诏令;从无权管理六部到凌驾于部权之上。(每点2分,共4分)
【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由材料一“汉武帝为了独揽大权”可知皇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由材料一“为了弥补因削弱相权而带来的空缺”可知当时主要的目的是弥补中枢权利的空缺。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出身低微但又才华横溢的文人、近臣”可知人员的出身低微、权利较小、属于皇帝近臣;结合所学知识内外朝的设置使得当时内朝官员直接参与国家决策,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演变成为执行机构,限制了丞相的权利。
(2)第一小问共同点,由材料二“阁臣的地位还较低”可知官员的出身低微;由材料二“奉皇帝旨意办事”可知内阁成员为皇帝而服务;
由此得出内朝与内阁的共同点包括:成员出身低微,为加强皇权而存在。第二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不得专制诸司’,阁臣主要奉皇帝旨意办事”可知,当时的内阁皇帝的咨询机构,无权管理六部;根据材料二“自宣宗后……认为上谕有假或不妥,则可以封还上谕”说明内阁权势的扩大,甚至有权草拟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