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1 15:1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把唐诗拿来压榨,会榨出半斤酒来。
——洛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
将进酒
李白
题解
将:请、愿之意。
——《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
进酒,饮酒。
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
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二、整体感知,浅尝滋味——对酒当歌
1、自读他评:有请哪位同学给我们带来听觉上的享受?其他同学做好点评的准备,点评时可以从读音、停顿、感情把握等方面来考虑。
二、整体感知,浅尝滋味——对酒当歌
将进酒,乘着酒兴可以放言无忌。
“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
——沈德潜《唐诗别裁》
二、整体感知,浅尝滋味——对酒当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李白
三、深入品味,把握情感——酒中李白
请圈画出诗中表达诗人情感的词语。
悲、欢、乐、愁……
三、深入品味,把握情感——酒中李白
那李白喝酒到底是借酒消愁还是借酒助兴呢
Q:小组探究,结合给出的学习材料及支架,分析李白究竟借酒抒发了怎样复杂的情感。
主要步骤:
阅读学习材料。
品读诗句,仿写凝练语句。
示例:李白长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运用起兴、比喻、夸张等手法,借酒来消解年华易逝、人生短暂之愁。
将进酒
李白
三、深入品味,把握情感——酒中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中国的流水文化: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用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李白《秋浦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起兴:
以黄河水东流比喻时间流逝,以引发对人生的慨叹。
比喻:
以黄河水一去不返喻青春难再,人生易逝。
反衬:
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夸张:
从空间(黄河之水天上来)和时间(朝、暮)两方面夸张写出人生的渺小与短暂。
李白长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运用起兴、比喻、夸张、反衬等手法,
借酒来消解年华易逝、人生短暂之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此时,李白高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借酒来抒发肯定自我、乐观自信的人生宣言。
此时,李白高叹“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借酒来抒发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情感。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此时,李白劝慰“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运用短小的对仗语,
借酒来抒发生逢知己、酒逢对手的兴致。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
对豪门权贵的蔑视、否定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此时,李白长叹“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借酒来喷薄官场丑恶、权贵压榨之激愤。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由自身遭遇,联想古今,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行路难三首·其二》
此时,李白高歌“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借酒来浇灭心中块垒、有志难酬之愤。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曹植,字子建,生前曾为陈王。曹植自小非常聪慧,思路快捷,谈锋健锐,进见曹操时每被提问常常应声而对,脱口成章。建安十六年,刚行冠礼的曹植暂时告别了宴饮游乐、吟诗作赋的生活,慨然请缨,随父西征。建安二十二年,曹植酒后坐着马车擅闯司马门,因此事而日渐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宠爱。太和六年,曹植在忧郁中病逝,时年41岁。
“我归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曹植《名都篇》
此时,李白高叹“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运用用典的手法,
借酒来倾吐满纸不平、同病相怜之愤。
主人何谓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此时,李白借酒来宣泄不计金钱,反客为主之狂放。
这种狂放是诗人悲、欢、愤集中体现。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是为诗人所不屑。所有的一切都抵不过一碗美酒。
总结:请按照诗句顺序梳理诗人感情的发展脉络,画出情感脉络图。
三、深入品味,把握情感——酒中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短促
情感脉络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将进酒
李白
人生短促
悲而行乐
情感脉络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将进酒
李白
人生短促
悲而行乐
怀才不遇
情感脉络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李白
人生短促
悲而行乐
怀才不遇
集中体现
情感脉络




可见,李白之愁不是一己之悲,而是每一个怀才不遇的仁人志士共同的心结。一生如此大起大落,怀才不遇,人生苦短,纠结在李白的血液里,深入骨髓,直抵心灵。他举杯痛饮,是珍惜,是热爱,是为挽留时光所作的一种自然且高贵的人生姿态,在貌似消沉的表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颗积极入世的火热的心,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道出了他的人生宣言,所以,我们读《将进酒》不仅读到了一位苦闷、愤激的李白,更读到了一位乐观、自信的李白,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哀而不伤,悲而能壮。
师生配合,带着情感演读全诗。
四、以读结情
(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生)烹羊∕宰牛∕且为乐,(师)会须∕一饮∕三百杯。
(生)岑夫子,(师)丹丘生。(生)将∕进酒,(师)杯∕莫停。
(生)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生)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师)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生)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师)五花马,(生)千金裘,(合)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