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21 14:2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人教版)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什么是光源,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3.科学素养目标: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认识并理解光源;知道光线的概念。了解光速的大小。
2. 组织学生设计并观察实验。
教学难点: 1. 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2. 通过实验归纳出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本节课一开始,我先播放了许昌市曹魏古城的绚丽灯光秀,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欣赏过后,趁机提出:这美丽的灯光秀,蕴含着各种关于光的奥秘,大家想了解吗?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顺利的引入新课。 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问题一:什么是光源? 师:为什么白天我们走进景区就能看到各种美丽的景色?晚上却看不到呢? 生:因为晚上没有光。 师:对,有了光源,就能让我们欣赏到美丽的景色了。接下来请同学们自主预习课本上光源的定义,并和同桌互相交流,你知道的生活中的光源有哪些? (学生自主预习,并交流讨论) 师:接下来请小组派代表向大家展示你们的预习结果吧。 生生踊跃参与,顺利找到光源的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生活中的光源有:太阳,电灯,太阳,霓虹灯,点燃的蜡烛等。 问题二:它们是光源吗? 师:八月十五的月亮也很亮,它是光源吗?还有灯光下的钻石,那么耀眼,它是光源吗 学生热烈讨论,老师适时引导:月亮和钻石都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反射,才看起来亮眼夺目。 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活动一:讨论光源发出的光是如何进入我们的眼睛的呢? 提醒学生回想刚上课时欣赏的灯光秀的光束,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 活动二: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光在气体中,液体中,固体中的传播特点。 师:请刚才观察实验现象的同学试着总结出实验结论? 生: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学以致用,知识联系实际 建立光线模型: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 活动一: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师:大家知道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吗? 学生交流讨论,分组回答。 教师帮助同学们辨别是不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并总结:影子的形成、排队站齐、激光准直、小孔成像等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活动二:探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教师讲解并演示什么叫小孔成像。 学生分组探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活动三:课外实践 1,同桌合作,用本节课的知识解释日食和 月食的成因。 尝试用生活中的材料做一做小孔成像的实验。
板书设计
4.1 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 二、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 三、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线: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 影子的形成 激光准直 站排 瞄准射击 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小孔成像: 像的大小与物距和像距有关 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像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 四、光速:真空中光速c=3×m/s
教学反思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本节课是学生的第一节光学课,而八年级的学生也已经积累了许多光沿直线传播的生活经验,所以这节课设计的重点应该是激发学生热爱光学,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认识光的传播特点,知道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但是实验课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授课教师必须提前做大量的工作,如实验内容的设计,实验器材的选用,实验小组的划分等。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很多教师还是会选择纸上谈兵的方式,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忽略孩子们实践能力的提升。我想若能改变旧的教学方式,提供大量器材,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经历实验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这样一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