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练习题
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 轻捷(jié) 争执(zhí) 珊瑚(shuān) 俯视fǔ
B. 倘若(tǎng) 蝉蜕(duì) 惭愧(kuì) 枉然wǎng)
C. 鉴赏(jiàn) 悔恨(huǐ) 尴尬(ɡān) 和蔼(ǎi)
D. 恭敬(gōng) 书塾(shǔ) 企盼(qǐ) 诅咒(zǔ)
2. 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 人不知而不愠
B.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市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成败,关键在于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产业的认同与保护意识。
B.全省各地各单位要采取有力措施,突出抗疫重点,坚决防止疫情不再扩散。
C.根据比赛规则,评委团决定给予该违纪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比赛的资格。
D.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使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70%,对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又是一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随州日报》社的记者、编辑们简直忙坏了
B.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等各家学说。
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必须对知识不求甚解。
B. 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向害羞的她脸一下子红了。
C. 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
D. 他小心翼翼地对爸爸说他想星期六到公园去玩,但还是遭到爸爸的反对。
6. 下列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
B. 《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是海伦·凯勒,她是英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C.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至圣先师”。
D. “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如孔子、老子、庄子等都是对古代先哲的尊称。
7.古诗文默写。(10分)
(1)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十二章)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 ?(《<论语>十二章》)
(3)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 ,紫红的桑椹。(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表达诗人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之情的名句是: , 。
(6)《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用两个生动的比喻营造了边塞荒凉、凄冷的氛围的句子是: , 。
8.请参与“走进经典,分享智慧”的活动,按要求完成以下练习。(5分)
(1)你所在的中学要向来访的外国学生赠送文学经典,请你仿照示例,为《朝花夕拾》拟写一句推荐语。(2分)
示例:《论语》-从简练质朴的语言中领略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3分)
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让“我”产生“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的感觉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43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 给下面加点的词注音。 (1分)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10. 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2分)
不亦说乎( ) 温故而知新( )
11. 下列加点词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可以一战 C. 可以调素琴 D. 皆以美于徐公
1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试卷上的除外)。(3分)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①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珠,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
②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4.第①段写了四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5.第①段的“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在表达上有何作用?下面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表明在百草园的乐趣很多。
B.重点突出泥墙根一带的景物。
C.点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这一中心。
D.前几处没乐趣,泥墙根一带才是真乐趣。
16.第②段描述了捕鸟的全过程,用词堪称精准。请把一系列动词找出来并写在横线上,再说说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4分)
第②段主要描写冬天雪后捕鸟的乐趣,却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试分析其作用。(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小题。(14分)
擦星星的人
王伟锋
①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晚自习放学后,我孤单一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抬眼望去,窗外满天的星星都在冲着我眨眼睛。
②我好想出去看星星,只是潘老师交给我的任务还没有动笔呢——写一份不少于500字的书面检查。
③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偏偏我感到最难学的便是数学应用题。我越学越差,越差越怕,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我逃课跑去山上挖蝎子,不幸被潘老师抓住,狠批一通。最后,他脸一沉,说:“检查写完送到我办公室!我一会儿通知你爸,晚上在我这里补课。”可是检查怎么都凑不够字数,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准备挨批。潘老师不在,我松了口气,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解那些可恨的应用题。
④过了一会儿,潘老师回来了,看到我老老实实在解题,就什么都没说,坐下来批改作业,批累了,他也会抬头凝神看一会儿窗外的星空。
⑤等他忙完,我的作业也写完了,他看过后,脸上竟然难得地浮现出笑容,说:“做得不错嘛!很聪明的孩子,不过有一道题搞错了。”然后,他仔细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我听懂为止,潘老师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小床,有时候批作业、备课晚了,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或许是忘记了,他竟没有再提要我交检查的事情。
⑥天色更暗了,潘老师泡了一碗方便面给我,说:“饿了吧,赶紧吃!”回想起来,那碗泡面味道实在不错。那年头,泡面在乡下也不易得,我狼吞虎咽,还没品出味道就见了底儿。
⑦从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再怕潘老师,也不再逃课了。潘老师总是在放学后给我补课,看我狼吞虎咽地吃泡面,我则看着他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渐渐地,我从那些应用题中体会到了乐趣,期末考试成绩也大有起色。
⑧潘老师从不缺课。记得深秋时节的一天,大雨如注,上午第三节课,踏着铃声,他匆匆赶来,裤腿挽得老高,裤子上溅满了黑黝黝的泥巴,黄胶鞋里不时“吧唧吧唧”朝外冒泥浆,或许是刚从田里赶来。他在讲台上边走边讲,不时哈气搓手。我发现,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⑨那堂课,我无心听讲,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这样,潘老师就能去办公室换换湿衣服和鞋子。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冷。要知道,潘老师已是50多岁的人了。他坚持把那节课上完,下课铃响,布置完作业,才踩着泥泞的黄胶鞋,匆匆而去……
⑩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在外辗转漂泊,也做了老师。课堂上,我始终不敢忘记潘老师对这方讲台的郑重,从不缺课,从不迟到,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很淘气的孩子。在我心里,他是永远的恩师。
某天,有老同学打来电话告诉我,潘老师去世了,走时被病痛折磨得全身只剩下一把骨头。我走进阳台,默默地遥望星空。窗外的星星,时隐时现。这让我想起多年前在潘老师办公室的那一晚,想起那好吃的泡面……
那夜,我梦到了星空,上面繁星点点,也梦到了潘老师,他还是那么瘦削单薄,满身粉笔尘,他使劲擦着什么。
“潘老师,您干什么呀?”我问。
“擦星星呀!”潘老师停下来,回身说,“瞧,那颗星星,还有那颗,灰扑扑的,我得去把它们擦亮!”
(选自《教师博览》2020年第3期,有删改)
18. 阅读全文,体会“我”对潘老师的感情变化,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
“我”____________ 潘老师→“我”__________ 潘老师→“我”____________潘老师→“我”感念潘老师
19. 文中的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请概括回答。(3分)
20.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4分)
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擦星星的人》好在哪里。(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小题。(9分)
只管向前奔跑
崔修建
①贝基拉出生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个贫苦的家庭,很小的时候,他就渴望成为一名驰聘赛场的长跑健将。他时常站在训练场边,羡慕地看着运动员们训练。但极度贫寒的家境,让他自卑得有些羞愧——他不仅拿不出训练费,连最便宜的普通跑鞋也买不起。
②那天,贝基拉不知不觉地又走到训练场边,望着跑道上那些奔跑的身影,他既羡慕又难过,心头奔跑的热望亮起来,又暗淡下去。
③一位跨栏教练员听了贝基拉的倾诉,将他带到一组很矮的栏杆前,让他一路跑过去,他轻松地跨越一个个栏杆;教练员又指了指那组已升高到足有1.5米的栏杆前让他再试一试。他努力了好几次,也没能跨过去。
④这时,教练员平静地告诉他:“孩子,你刚才所说的那些困难,就像眼前的这一道道栏杆,它们会横在每个人的面前,那些你现在跨不过去的栏杆,可以在一次次的失败后,最终跨越它们,你还可以踢翻它们,也可以绕过它们,你只需盯准你向往的前方,只管努力地向前奔跑,相信没有什么可以拦住你的梦想。”
⑤教练员的一席话重新点燃了贝基拉的希望,从此,买不起跑鞋的贝基拉开始了他坚定而执着的赤脚奔跑训练,广袤的原野、泥泞的山路、坚硬的戈壁滩上……随处可见他奔跑的身影,他已练出了一双铁脚板。数年后,他成了埃塞俄比亚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
⑥1960年罗马奥运会马拉松赛场上,贝基拉一出现,便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他是唯一赤脚的运动员。在数万名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贝基拉为他的祖国赢得了一块沉甸甸的金牌。
⑦距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二十多天,贝基拉动了一次手术,很多人以为他会放弃比赛。然而,三十二岁的他不仅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而且再夺金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蝉联这个项目冠军的选手,他也成为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英雄。
⑧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贝基拉激动地感慨道:“一切都很简单,只要站在跑道上,就没有什么障碍可以拦住奔跑的雄心,就只管向前,再向前,一路向前地奔赴梦想的终点。”
⑨没错,大千世界中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可能会横着一些诸如清贫、疾病、磨难之类的障碍,只要不失去向前奔跑的雄心,就能勇敢地跨越它们,踢翻它们,绕过它们,抵达梦想的前方。
22.第①段画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1分)
错别字: 改正:
23.第②段中“他既羡慕又难过”,他羡慕什么 为什么难过 (2分)
24.选文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2分)
25.品读选文,题目《只管向前奔跑》换成《金牌》好不好 为什么 (2分)
26、贝基拉成功了,你认为他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2分)
三.作文(50分)
27.岁月流光,我们在渐渐成长,每个人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情怀。那些陈旧的过往,那些曾经的人和事,那些陪我们度过的所有,怎不令人怀念?
请以“怀念 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
(4)文中不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
C 2. D 3.D 4.D 5.A 6.B
7.(1)匹夫不可夺志也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3)落花时节又逢君
(4)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重点字:皂荚)
(5)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重点字:遥怜)
(6)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8、(1)示例:《朝花夕拾》-从简洁舒缓的文字中感受大师的语言魅力。(扣住本质特征,言之有理即可)(2)五猖会 被父亲拉着背诵《鉴略》,背出来才可以去看五猖会
9. (1). wǎng (2). dài
10. (1). 愉快 (2). 学过(旧)的知识 11. B
12.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13. 正确默写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成语或格言警句
14.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15.D
16.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准确、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捕鸟的全过程。
17.以百草园的冬天“比较的无味”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18.惧怕 亲近 心疼(每空1分,共3分)
19. 外表严肃,实则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对学生要求严格,耐心细致;对工作认真负责,辛勤敬业。
20. 这一句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了淋雨后忍着寒冷为学生上课的潘老师的外貌和动作,既表现了潘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从不耽误一节课,又流露出“我”心疼潘老师的情感。
21. 交代了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潘老师;蕴含着对潘老师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点明文章主旨;标题与文章首尾形成照应;标题新颖别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2.聘 骋
23.他羡慕的是那些运动员能有机会参加训练;他又为自己拿不出训练费,买不起跑鞋不能参加训练,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而难过。
24.总结全文,点明并深化中心。
25.《只管向前奔跑》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体现了文章的中心,《金牌》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26.一是靠自己勇敢,不放弃梦想而努力训练;二是遇到一个给他希望和鼓励的教练。
2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