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考法训练:农业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典例剖析
树莓被西方人誉为“贵族水果”,采摘机械化程度低,且存储条件要求高,价格高昂。2008年以前,我国树莓种植主要分布在江浙一带,内陆省份种植规模较小。封丘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滩区,为国家级贫困开发重点县,该县树莓种植始于2000年中国林科院948科技项目,种植户数变化不定。据此完成1-3题。
1.2008年以前,我国内陆省份种植树莓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市场较小 B.气候条件限制 C.地形地质复杂 D.机械化水平低
2.促使封丘县开始树莓种植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政策 C.土壤 D.交通
3.封丘县树莓种植户数变化不定的主要原因是( )
A.树莓价格昂贵,市场需求量小 B.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
C.缺乏对市场的预判,种植存在盲目性 D.存储要求高,加工能力不足
【答案】1.A 2.B 3.C
【解析】1.根据材料中“贵族水果”“价格高昂”等信息可以判断树莓为高端水果,2008年以前内陆省份经济相对落后,市场较小。故选A。
2.从材料信息“国家级贫困开发重点县”“树莓种植始于2000年中国林科院948科技项目”可以判断封丘县开始种植树莓的主导因素是政策。故选B。
3.农民信息不通畅,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够精准,盲目种植影响效益,导致树莓种植户数变化不定。故选C。
考点分析
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各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如下:
(1)自然因素
因素 对农业的影响 举例
气 候 热量 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复种制度 ①柑橘等亚热带水果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苹果等暖温带水果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②我国南方地区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华北地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东北地区一年一熟
光照 影响农作物的品质 新疆光照充足,长绒棉品质优良
降水 降水多少及季节分配影响农业类型及农作物的分布 我国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
日温差 影响农作物的品质 我国西北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瓜果糖分积累多,品质好
水源 水源丰富的地区农作物收成较有保证,但在有些地区它会成为限制性因素 干旱地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如我国新疆地区的绿洲农业、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
地形 海拔、坡度等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及机械化程度 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生产规模大,多采用机械化;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生产规模较小,不易实现机械化
土壤 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土壤结构、肥力、土层厚度、酸碱度等影响作物类型及产量 东南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
(2)人文因素
因素 对农业的影响 举例
市场 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从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城郊发展蔬菜、水果、肉、蛋、奶及花卉等农副产品生产
交通 运输 农产品需要运往销售市场,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 产品易腐烂变质的园艺业、果蔬业等,应布局在交通便捷的地方
政策 法规 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我国制定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不准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不准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等 我国南方地区劳动力丰富,发展水田农业,可以精耕细作
科 技 机械化 机械替代了人力和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①美国中部平原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②杂交水稻的发明; ③冷藏运输使新鲜瓜果能运到更远的地区; ④温室大棚等的使用使反季节蔬菜供应充足
生物化学技术 为农业生产提供良种、化肥、农药等,提高农业产出
冷藏技术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保温技术 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等通过改善温度条件,扩大了某些农作物的种植范围,提高复种指数
二、农业区位选择分析
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说来,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其次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然后再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农业类型或作物 农业区位的选择
种植业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林业 山地、丘陵地区
畜牧业 半干旱、干旱地区
渔业 湖泊、水库、沿海海域
水稻 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玉米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棉花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甘蔗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甜菜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柑橘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苹果 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考法训练
西双版纳年降雨量1200~1700mm,年日照时数1800~2200h,是国内最适宜种植橡胶的地区。2022年5月首个智慧化胶园落地西双版纳勐腊农场,胶农可用手机App远程控制全智能割胶机割胶。为缓解特色经济作物与橡胶争地的矛盾,还在橡胶林下间作菠萝。据此完成1-3题。
1.西双版纳成为我国最适宜种植橡胶的地区,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市场 D.科技
2.与传统割胶相比,全智能割胶可以( )
A.提高橡胶质量 B.降低生产成本 C.增大胶林面积 D.提高生产效率
3.橡胶林下间作菠萝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
A.增加光照强度 B.提高土壤的肥力 C.缓解水土流失 D.防止土壤盐碱化
澳大利亚某地区早在1980年就开始采用高架床种植农作物。高架床改良了土壤结构,且有利于加快土壤温度的回升,促进作物生长。下图示意澳大利亚采用高架床种植某种农作物的范围及高架床的结构。据此完成4-5题。
4.图示地区大部分高架床种植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棉花 B.水稻 C.小麦 D.玉米
5.与在平地种植相比,高架床的土壤温度升高速度更快,主要是因为( )
A.比热容较小 B.反射率较低 C.光照面积较大 D.作物遮挡作用较弱
贵州省遵义市多丘陵山地,当地特产虾子辣椒。明清时期,当地辣椒以零星种植为主,分布较为分散,产量很低。清末,虾子辣椒已享有较高声誉,商品化生产比重日益提高。改革开放以来,该市辣椒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7年,虾子镇建成中国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场—中国辣椒城(下图),并配套建设冷链物流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辣椒在此集散,并行销全球。据此完成6-7题。
6.制约明清时期遵义辣椒种植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种植技术 C.热量条件 D.地形条件
7.与新疆相比,遵义种植虾子辣椒的有利条件是( )
A.光照更充足 B.机械化水平高 C.低温冻害少 D.科技水平高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梯田,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梯田”,位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浙西南山区。据此完成8-9题。
8.当地人民因地制宜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主要改造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9.此处在缓坡上修筑梯田最主要的目的是( )
A.保水保土效果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增加耕地面积
传统基塘农业水陆比例一般为6:4,基上种植蔬果。近年来,珠江三角洲某村的传统基塘农业生产已严重退化,鱼塘已转为规模更大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为此,该村提出发展“有机—双循环基塘农业模式”(如下图)、建设特色田园美丽水乡。据此完成10-11题。
10.近年来,该村基塘农业中“基”减少甚至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空间扩展 B.蔬果需求减少 C.养殖空间扩大 D.绿化用地增加
11.与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相比,“有机一双循环基塘农业模式”有利于( )
①扩大水产业规模 ②加快城镇化进程 ③降低饲料成本 ④提高产品品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浙江台州光热条件较好,过去主要种植双季稻,随后在城市市场的带动下,种植结构逐渐调整。近年来,政府通过发放补贴等形式鼓励农民进行西兰花与双季稻轮作。下表示意西兰花与双季稻轮作模式。据此完成12-13题。
农作物 异田育秧 播种(插秧) 收割
西兰花 —— 10月20日 3月10日
早稻 3月20日 4月18日 7月20日
晚稻 7月2日 7月23日 11月20日
12.在台州西兰花与双季稻的轮作过程中,最影响正常轮作周期的是( )
A.西兰花遭遇低温冷害天气 B.早稻收割遭遇连日阴雨天气
C.晚稻遭遇高温伏旱天气 D.晚稻生长后期遭遇梅雨天气
13.推测轮作对双季稻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 )
A.提高早稻产量 B.加快早稻成熟 C.改良晚稻品质 D.延缓晚稻生长
在重庆市北部万州区某村,有这样一片利用彩色稻种种出的“稻田画”——中国太极图(下图)。与附近的小山村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据此完成14-15题。
14.该村创作“稻田画”的主要目的是( )
A.培育优良品种 B.优化种植结构 C.发展乡村旅游 D.传承地域文化
15.“稻田画”创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
A.农业技术进步 B.交通条件改善 C.饮食结构多样 D.闲置耕地增多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7.该地区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条件是( )
A.光照充足 B.土地面积广阔 C.降水丰富 D.消费市场广阔
18.制约该地所在区域开发的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0℃以上时芽开始萌动,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酸性土壤,喜光耐阴,适于在漫射光下生长。下图是我国北方某省最早实施“南茶北引”的茶园局部分布区。读图,完成19-20题。
19.制约该地区茶树生长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
A. 光照不足 B. 低温冻害 C. 水源不足 D. 旱涝灾害
20.该地区“南茶北引”的成功地区,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原因主要是
A. 受海洋影响,气温更适宜茶树生长
B. 受海洋影响,降水丰富更适宜茶树生长
C. 土壤更适宜茶树生长
D. 茶树品种更优良,种茶技术更先进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阿克苏地区的温宿县,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曾经该地种植的香稻是“纯系贡品”,“庶民不得尝”。大米外观好、品质优、口感佳,温宿县某稻米产品龙头企业实行订单农业,从种子肥料、育苗管护到后期收割、销售等方面给种植户提供一条龙服务,确保“零风险、稳增收”,让温宿大米以较高的知名度销往全国各地。近年来,温宿县充分发挥水稻种植和区位优势,利用科技、旅游、养殖等,开发水稻产业的新动能,做好“水稻+”(+“科技”、“旅游”等)的乡村振兴文章。下图为新疆阿克苏地区示意图。
(1)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温宿县稻米品质优良的原因。
(2)简述订单农业在提高温宿稻米市场竞争力方面的作用。
(3)在科技、旅游、养殖等产业中任选一个,说明“水稻+”方案给温宿县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1.A2.D3.C4.A5.C6.A 7.C 8.B 9.D10.C 11.D12.B 13.A14.C 15.A16.B 17.A 18.A19.A20. C
21.(1)温宿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纬度较高,水稻生长周期较长;温宿县的灌溉水源来自天山雪水和地下水,水源充足且水质好;位于山前冲积平原,土层深厚,且有机质含量较高。
(2)给农户提供优质水稻品种、肥料、机械等生产资料,确保水稻质量和产量;给农民提供水稻种植技术指导,确保产量;提高当地大米知名度和扩宽销售渠道,提高水稻竞争力。
(3)“水稻+科技”:培育优良水稻品种,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收入;研发先进的机械、化肥等生产资料,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培养科技人才,提升农民生产技术。或“水稻+旅游”:提升当地大米的知名度及水稻文化科普;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带动更多劳动力就业;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或“水稻+养殖”:提高了稻田的利用率和产出,增加了农民收入;良性的稻田生态系统,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节省化肥农药投入;提高农民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