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1、探索带电来源——摩擦
结论:1、摩擦能使物体带电。
2、物体带了电,能吸引轻小物体。
A、用摩擦头皮过的气球去接触小纸屑,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B、用摩擦头皮过的尺子或笔去接触小纸屑,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摩擦
1.科学上将带电粒子称为电荷;物体因摩擦而产生的电荷叫做静电。
2.质子带的电规定为正电荷,电子带的电规定为负电荷。
3.摩擦起电并不能创造电荷,只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
2、探索摩擦带电的本质——?
电子:带负电
质子:带正电
1、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会带的正电,丝绸带等量的负电。
2、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橡胶棒会带的负电,毛皮会带等量的正电
带正电
带等量的负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摩
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摩
擦
带负电
带等量的正电
-
+
请试试用电子得失的观点解释这两类现象吧。
温馨提醒: 代表正电荷 ; 代表负电荷 。
+
-
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2、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温馨提醒:1、一次失败,别灰心,再试几次,你会有惊喜哦!
利用你身边的器材,跟你们的同伴一起研究电荷间的作用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情况又怎样呢?
3、探索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当一位同学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带正电),另一位用毛皮摩擦橡胶棒(使橡胶棒带负电),再分别用带电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同时接触悬挂的 2个泡沫塑料小球后,2个小球 。
相互吸引
2.两位同学都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再同时用玻璃棒接触2个小球后,2个小球 。
相互排斥
3.两位同学都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同时用橡胶棒接触2个小球后,2个小球 。
相互排斥
1、现在你知道她们的头发为什么这样了吧?
2、天空的雷电是怎么产生的?
3、油罐车为什么拖着一根“尾巴”?
4、加油站为什么起火了?
5、水流为什么会被气球吸过去?
静电球
描述:通电打开开关之后,因摩擦起电,球体内出现一条条血红色的光线, 此时用手触摸球体光线就会跑到手和球体的接触点处,让你有如身处太空的感觉,时间久了还会发热哦。
现在让我们随着静电球带给我们的
神奇体验来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吧!
摩擦起电
现象
本质
电子转移
得电子
失电子
负电
正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
带
作用规律:
4.1电荷与电流(一)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一节电荷与电流(一)
林后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认识摩擦起电现象,并通过讨论了解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现象。
2、通过讨论认识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3、通过探究了解电荷的种类,知道电荷间的排斥与吸引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探究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2、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3、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解决具体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常见的电现象(如摩擦起电等),对电荷种类
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善于观察、勤于分析,具有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摩擦起电现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理解摩擦起电过程中电子的转移。
【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含有视频文件),气球、静电球、直尺、玻璃棒、橡胶棒、丝绸、毛皮等。
【教学过程】
一 感受静电
引入:1视频《“黏”猫的气球》;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体验科学离不开生活的精神。拉近师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二 探索静电
1、摩擦起电
衔接:其实生活中还有其他很多的静电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下让我们自己动手来感受静电现象带给我们的乐趣,体验发现其中的奥秘之后的兴奋吧,请利用你身边的器材,跟你们的同伴一起摩擦起电。
学生活动: 探索带电来源——摩擦?(气球、直尺、笔等吸小纸片,捋塑料包装带等)
PPT展示:
结论:1、摩擦能使物体带电。
2、物体带了电,能吸引轻小物体。
疑问:摩擦为什么会起电呢?
衔接:我们班级中的学生可以分成男女同学两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时候总数量是不变的。当某些原因几个女同学不在班级,那么班级的女同学就少,当某些原因几个男同学不在班级,那么班级的男同学就少。其实自然界中的电荷也存在着两种,一种是正电荷,另一种是负电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
PPT展示:
结论: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知识链接:1.科学上将带电粒子称为电荷;物体因摩擦而产生的电荷叫做静电。
2.质子带的电规定为正电荷,电子带的电规定为负电荷。
3.摩擦起电并不能创造电荷,只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衔接:(教师用玻璃棒与丝绸摩擦,橡胶棒与毛 ( http: / / www.21cnjy.com )皮摩擦后,抛出问题:他们带什么电?)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那么请试试用电子转移的观点解释这两类现象吧。
PPT展示;
师生一起归纳结论: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因电子被转移走而带正电(失去电子带正电),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因电子被转移来而带负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衔接:我们班级中的学生分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男女同学两类后,老师考虑到座位时,男男或女女同桌,难免有点矛盾,你推我,我推你;男女同桌,有种无形的力,矛盾就少。其实在电荷的世界也有类似的现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活动: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2、两根用皮毛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用皮毛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
PPT展示:
温馨提醒:1、一次失败,别灰心,再试几次,你会有惊喜哦!
师生一起归纳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课本的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以练习的形式加深影响:
三、学以致用
A: 水流为什么会被气球吸过去?
B: 现在你知道她们的头发为什么这样了吧?
C: 天空的雷电是怎么产生的?
D: 油罐车为什么拖着一根“尾巴”?
E:加油站为什么起火了?
你们想要了解本节课更多的知识吗?就请大家课后在网络及课外资料去查找吧!现在让我们随着静电球带给我们的神奇体验来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吧!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