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 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国家 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04 21:1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选择题
1.日本的人类 ( http: / / baike. / view / 14713.htm" \t "_blank )历史,大约可追溯到10万年乃至3万年前,但出现奴隶制国家却相对来说比较晚,大致是在( )A.公元前1世纪前后B. 1世纪前后C.5世纪D.7世纪
2.《大化改新》这部影片讲的是7世纪前期,中臣镰足和苏我入鹿由友化敌,最后中臣镰足杀死苏我入鹿辅助中大兄王子,仿唐制进行大化改新的故事。下列所列举的有关日本大化改革的内容中,正确的是( )
A.改革的主持者是孝德天皇 B.实行土地私有制
C.使日本过渡到了奴隶社会 D.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3.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吸纳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国家。在古代学习中国,进行“大化改新”,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民展开辟了道路。你认为日本的这一次改革是学习借鉴了中国哪一个时期的文明成果 ( ) A.秦朝 B.唐朝 C.北宋D.元朝
日本共同社于2012年12月30日评选出2012年中日关系十大新闻。在政治领域,围绕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的新闻占据多个席位。共同社评论称,中日钓鱼岛摩擦让两国友好气氛荡然无存,“对立”成为中日关系的主基调。……其实在历史上,两国人民有着2000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下列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①遣唐使 ②鉴真东渡 ③大化改新 ④伊斯兰教的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 7世纪中期,在日本发动宫廷政交取得成功的改革派代表的是  ( ) 
A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地主阶级的利益
C 农民阶级的利益 D资产阶级的利益
5.麦加是是伊斯兰教的发祥地,称为第一圣地。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规定,穆斯林不论身居何处,他礼拜时都要面向麦加圣寺克尔白。1000多年以来,麦加一直是全世界穆斯林向往和朝拜的中心。根据伊斯兰教法,凡有条件的穆斯林,都有去麦加朝拜的义务。朝拜被列为伊斯兰教五大功课之一,麦加成为圣地是在哪一年( )
A.7世纪初 B.622年C.630年D.632年
6.小明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中古时代的西欧,他发现(  )
A.当地的老百姓个个素质很高几乎人人能背诵古希腊时代的诗歌
B.当地的老百姓个个几乎目不识丁
C.当地的教会神职人员个个不学无术目不识丁
D.当地的学校教育很发达,大学随处可见
7.如果你要考察欧洲的历史,你会发现法兰克王国是建立在以下哪一国家的废墟之上的?( )
A.西罗马帝国 B.东罗马帝国 C.法兰西帝国 D.波斯王国
8.假设你是一名7世纪40年代从大唐回日本的大和遣唐使,你想向天皇介绍当时中国唐朝的社会状况,力劝他进行改革。请问你能见到的是哪位天皇?(  )
A.孝德天皇  B.裕仁天皇  C.睦仁天皇  D.明治天皇
9.“广大市民募集金钱,赎买回来城市的自治权,还建立了自治机构。但是,主教背信弃义,在挥霍完金钱后,又取消了城市的自治权。于是市民通过十多年的坚持斗争,终于取得了自治权。”中的这座“城市”指的是(  )
A.英国伦敦  B.俄国莫斯科  C.意大利威尼斯  D.法国琅城
10.下列与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有关的事件是(  )
A.法兰克王国分裂  B.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C.丕平献土  D.查理·马特改革
11.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  )
A.市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大资产阶级  D.特权阶级
12.甲把一块土地分给乙,甲成为乙的封主,乙则成为甲的封臣,乙把其中一部分土地分封给丙,则乙成为丙的封主,丙则成为乙的封臣,但甲和丙之间则不存在隶属关系,这种现象( )
A.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B.存在于中古时期的西欧
C.存在于大化改新后的日本 D.存在于阿拉伯半岛
13.在今天的土耳其,有一个著名的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的结晶,它是(  )
A.圣彼得堡大教堂  B.巴黎圣母院  C.亚历山大灯塔  D.圣索非亚大教堂
14 李思思的爸爸是一位宗教学者,假期的时候他打算带思思去考察被伊斯兰教徒奉为圣城的西亚名城,那么你知道他们要去的地方是( )
A.麦加B.麦地那C.耶路撒冷D.伊拉克
15. “采邑”的拉丁文原意为“恩赐”。国王、大封建主把自己的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其下属,这种制度叫做“采邑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请你指出采邑制的建立者是( )
A.伯利克里 B.“矮子”丕平 C.屋大维 D.查理·马特
16.1600年2月17日,著名天文学家布鲁诺(如图)因反对教会的“地心说”被罗马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活活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这一事件反映出中世纪的西欧()
A.西欧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B.罗马教会占有西欧大量的土地
C.罗马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D.在精神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17.“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这是“封臣”正在履行向封主的效忠的仪式,表明此后自己便成为“封主”的“人”即“封臣”,这 段材料说明了( )
A.战败国向战胜国臣服
B.封臣向封主请罪
C.西欧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D.封臣和封主之间是平等关系
18.法国城市人民为了争取自治权与封建主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下列所列举的各种方式是他们采取的是( ) ① 和平谈判 ② 武力 ③ 金钱赎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9.图中形象的反映了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权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是( )
A.天主教会 B.教皇C.国王D.贵族
20.盛极一世延续一千多年的拜点廷帝国最终烟销去散于( )
A.6世纪 B.13世纪下半叶 C.14世纪中期 D.15世纪中期
21.近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我国政府都把“三农”问题列为工作的重心之一,下列大化改新措施中,与此问题无关的是( C)
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D.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
22.“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查理·马特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是()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 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D.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了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
23.《穆罕默德》一书记述了穆罕默德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下列所列举的事件中不可能出现在此书中的是()
A.创立伊斯兰教B.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C.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D.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4.已结束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说起城市,对于中世纪西欧的城市,恩格斯曾作出过这样的评价“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中世纪西欧城市中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阶级基础
B.西欧城市中广泛种植各种鲜艳的花朵
C.在政治上,城市,特别是拥有自治权的城市,成为自由的乐土
D.城市的商品经济对西欧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
25.下面有关第二单元历史知识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西罗马帝国也叫拜占廷帝国 ②丕平献土后西欧形成封建等级制度 ③ 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皇权凌驾一切之上 ④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图和材料
材料一:鉴真像、日本唐招提寺


(图1)鉴真像  


(图2)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材料二:“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
即从收授。”
──《田令》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中的鉴真和尚在中日交往中曾作出过怎样的贡献 他与图2中的日本建筑之间有何关系

(2)材料二是日本历史上哪次改革的内容 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这次改革具有什么意义

(3)结合历史联系现实你认为应当如何发展中日关系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伊斯兰(a1一Islam)系阿拉伯语 ( http: / / baike. / view / 23613.htm" \t "_blank )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 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 ( http: / / baike. / view / 32146.htm" \t "_blank )”(Muslim,意为“顺从者”与伊斯兰“Islam”是同一个词根)。……“安拉是真主,是独一的主,他没生产,也没有被生产;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使者中最后一位是穆罕默德,他也是最伟大的先知,是至圣的使者,他是安拉“封印”的使者……《古兰经》是包罗其它一切经典的意义,信徒即应依它而行事
材料二2009年11月26日,穆斯林朝觐者在沙特阿拉伯麦加附近的阿拉法特山聚集。当天,麦加朝觐活动进入正朝季节第二天,大批穆斯林进驻阿拉法特山参加站山诵经仪式。伊斯兰教历每年的12月8日至12日为正朝季节,今年的正朝季节对应的公历时间从2009年11月25日开始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得出有关伊斯兰教的什么信息?
(2)结合课本知识说一下材料二中的穆斯林为什么每年都要向麦加朝觐?
(3)请简述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及影响。
28.材料解析题:
……国王及以下各级封建主实行层层分封,当小封建主从大封建主封地时,要履行隆重的“敕封式”,他要跪在领主膝下,把握着的双手入在领主手掌中,宣誓:“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然后,领主将一面旗帜,一根木杖,一张契据,或只是一小撮泥土、一小要树枝探授给这个附庸……这种主从关系只存在于直接建立分封,受封关系的领主和附庸之间……
(1)以下材料是哪一地区什么制度的真实写照?
(2)该制度确立于什么时候?
(3)“这种主从关系只存在于直接建立分封,受封关系的领主和附庸之间……”请你用另一种形象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4)与此同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29.阅读下列材料
“激愤的市民高呼口号,冲入主教家,主教死于乱棍之下,暴尸街头。封建势力急忙镇压,琅城人民坚持斗争十多年,终于取得了自治权。”
根据材料,结合课文请回答:
(1)琅城是哪国的城市?这个城市争取自治的事件发生在何时?结合所学课本知识,说一下琅城市民在争取自治权的斗争过程中采取了哪几种斗争方式?
(2)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哪些国家?(请举出2个)(3分)
(3)西欧城市的兴起具有什么意义?(6分)
第二单元
一、选择题
1.B
2.A解析:日本大化改新实行的是土地国有,使日本过渡到了封建社会,但并未使日本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
3.B 解析:伊斯兰教是阿拉伯人的贡献。
4.B解析: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所以改革派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
5.B 6.B 7.A 8.A 9.D 10.D 11.A
12.B解析:材料表达的意思其实就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所以存在于中古时期的西欧 13.D14.A 15.D
16.D解析:通过材料能体现出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神权凌驾一切,科学没有立足之地。
17.C
18.B 19.B解析:这幅图的意思是教皇为皇帝加冕,说明神权至高无上。 20.D
21.D解析:D是大化改新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
22.D解析:A、B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而C是查理·马特改革的内容D是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
23.D解析: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是在8世纪,与穆罕默德无关。
24.B
25.A解析:东罗马帝国也叫拜占廷帝国,查理·马特改革后在西欧形成封建等级制度,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神权凌驾一切之上。
二、非选择题
26.(1)鉴真和尚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传播大唐文化(4分)是他设计了唐招提寺(2分)
(2)日本历史上大化改新的内容(2分)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6分)这次改革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2分)(3)中日之间历史上是友好邻邦,希望“牢记历史展望未来”世代友好相处(4分)
27.(1)信息:①伊斯兰教信奉安拉为宇宙唯一真神②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③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教义经典(言之有理即可)
(2)因为穆罕默德最初传教在麦加,后在地位得以确认,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圣地。
(2)背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影响: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至632年,穆罕默德病逝,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28.(1)西欧 封建等级制度 (2)8世纪,查理·马特改革以后
(3)“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4)唐朝
29.(1)法国; 12世纪; 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两种方式(2)10世纪; 英国、意大利、法国等 (3)西欧城市的兴起产生了市民阶级,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