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第18课战略大决战(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第18课战略大决战(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03 21:2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 18 课战略大决战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穿越时空1、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标志什么?1946年6月 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年6月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大决战3、解放战争的三个阶段?考 考 你敌我力量对比表(1948年8月) 背景 1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战争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国民党军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西北、中原、华东、东北五个战场上。8月,国民党决定采取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企图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略大决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大典》P1269
背景 2一、三大战役——主力大决战1、辽沈战役 1948年9-11月
2、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3、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视频示意图二、渡江作战——最后胜利1、渡江战役 1949、4、212、解放南京 1949、4、23渡江视频三大战役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关门打狗猛虎掏心瓮中捉鳖辽沈战役 1948年9-11月时间指挥者林彪、罗荣桓 战果歼敌47万余人,
解放东北全境返回关门打狗山海关 战略决战为什么选择东北为突破口,有利条件有哪些?引导学生从以下四方面理解:兵力对比
动脑筋敌军态势
解放军兵力在五大战场中唯一超过国民党军队。孤立分散,补给困难。我军态势
东北根据地支援战争,物质力量雄厚,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战局延伸
有利于华北、华东作战。返回猛虎掏心时间指挥者战果1948年9-11月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淮海战役刘、陈、邓、粟、谭淮海战役中支前的民工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结合右边《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说说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
  一、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解放战争,使人民解放军获得深厚的兵源。
  二、人民群众组织民兵,保卫后方。
  三、人民群众大力支前,这就能保证人民解放军打胜仗,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 动脑筋返回平津战役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返回北平和平解放瓮中捉鳖傅作义部出城接受解放军改编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想一想 党中央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1)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可保障北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都文物免遭战争破坏。
(3)对傅作义部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倒戈率部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返回1948年底的国内外形势战略决战
胜利在望三





开断绝援助
阴谋“和谈”
中途换马“求和”
声明将
革命
进行
到底北 平 谈 判划江而治 东山再起迅速结束战争
实现国内和平
减少人民痛苦二、百万雄师过大江1.毛泽东和朱德在1949年4月向解放军下达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这个命令明确指出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目的是什么? 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江阴湖口南京战线从哪里到哪里?解放战争胜利 渡江战役 渡江作战 南京解放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2.解放南京意味着什么? 统治全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A.反动势力方面:
B.革命力量方面: 中国共产党代表劳动人民接管了国家领导权,劳动人民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动脑筋 渡江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划江而治的图谋,捍卫了国家领土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国共力量相差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弱转强,打败国民党呢?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是什么?活动与探究A. 士气民心 B. 政权性质C. 将帅素质D. 历史趋势解放军打仗勇敢,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内压迫和镇压人民,对外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是旧社会三座大山的总代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国民党指挥失当,毛泽东懂军事 国民党发动内战,违背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也违背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意愿,不得人心,必然走向失败。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顺应了抗战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所进行的事业是正义的、进步的,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取得最后的胜利。 返回拓展延伸 结合《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和课后《邓小平不坐黄包车》有关内容,请你谈谈对“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认识。 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回顾小结:辽沈淮海平津战,基本歼灭敌主力。
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庆胜利。
战略决战留遗憾,蒋匪残余逃台湾。板书设计: 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
1948.9——1948.11 淮海战役
1948.11——1949.1平津战役
1948.11——1949.1渡江战役 1949.4解放南京 1949.4.23国民党政权垮台解放东北全境奠定解放长江
以南各省基础华北全境
基本解放捍卫领土完整
维护祖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