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表格式)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表格式)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2 17:2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课题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二、教学对象
高中一年级学生
三、教学课型
新授课
四、教材分析
宏观运筹:历史上的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期,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大发展、政治大动荡、思想文化多元化都推动着时代的发展,促进民族交融不断加强,并具有从地方分权走向中央集权的趋势,此时期在文化上又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中观观察:单元上的地位
本课是隶属《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该单元以历史发展时间顺序为脉络,阶段性地展示中国自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大一统封建国家建立的过程。本课是该单元的第2课,它在单元中上承早期国家的形成及殷商之制,下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秦朝,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内容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是理解第3、4课秦汉大一统国家建立与巩固的前提。
微观把握: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本课共有三个子目,分别为:本课内容有三个子目,教材内容设置渗透和贯穿了三个唯物史观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时期的文化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在与同学们共同学习本课的过程中,运用唯物史观有助于同学们深入理解本课内容。
五、学情分析
已知 在初中已学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史事,对于列国纷争、商鞅变法和百家争鸣等基本知识较为熟悉。经过第一课的学习,对于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有所理解。
未知 对于历史对象之间的联系缺乏理解,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对文字资料尤其是抽象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无法提起兴趣,也较难建立起认知。
能知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对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历史知识十分感兴趣。高一学生相对初中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在思维能力方面,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能够对历史概念做出简要阐述,对因果关系做出初步分析。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制定的教学策略为:运用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材料研析法帮助学生掌握内容;通过史料解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形成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历史核心素养。
六、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1.通过研读多种史料,探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之象,初步掌握史料实证的基本方法。(史料实证)
2. 通过研读不同时期楚国国君的论述,分析不同论述的含义,并能够分析其不同的原因。(历史解释)
3.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能够比较地图的差异,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出现差异的原因。(时空观念)
4. 通过教师讲解及探究学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与百家争鸣、变法运动的关系。(唯物史观)
5. 通过了解商鞅变法的革故之处,体会其变法的开拓性;了解华夏民族认同,养成正确的民族观,感知春秋战国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奠基作用。(家国情怀)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了解老子、孔子学说 依据:学习发展需求;课标要求。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变动以及孔子、老子的学说是理解该时期社会存在、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基础。
教学难点: 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明确变法运动、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的关系。 依据:知识特点;学生认知能力。授课对象为高一新生,逻辑思维还未发展成熟,部分学生的学习层次尚停留在识记层次,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理解有难度,逻辑推理有难度,思想升华有难度。
八、教具、学具与教法
1、教具、学具:
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教法:
讲授法、问题教学法、材料研析法
3、学法:
史料实证法、问题探究法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提问学生本课的题目中包含的两件事具有怎样的内在逻辑联系。针对学生回答加以引导、总结。通过初中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如果以一个词概括春秋战国,那一定是“大变革”,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也是依靠这个词联系起来的。诸侯纷争,是大变革中政局变革的表现,即为变革之象。而变法运动则是为了应对一系列的变革之象而产生的应对之策。那么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除了诸侯纷争,还有哪些变革之象?而面对这些变革之象,除了政治家以外,还有哪些群体进行了相应的应对。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进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思考教师设问,积极作答,能够根据教师总结掌握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内在关系。 初步考察学生的唯物史观核心素养,为后续深入讲解唯物史观作铺垫。梳理本节课逻辑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学习。
新课讲授 壹、变革之象一、政局之变论语中记载,孔子曰: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生活在春秋末年的孔子做出了这样的论断,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探究下,孔子的这句话有哪些合理之处,又有哪些局限性?1.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老师带领同学们回顾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冲突和矛盾,政治清明稳定,周天子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让学生认识到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事情都是由周天子决定。同时引导学生和孔子的言论进行相互印证。2.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教师讲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中国历史进入了东周时期。这时宗法分封制已经实行了近30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缘关系逐渐疏远,同时由于分封制给予了各诸侯国较大的自主权,诸侯国强大后,中央的控制效果逐渐减弱。周平王死后,桓王即位,在桓王统治时期,与这个叫郑的诸侯国产生了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刀兵相见。结果周王室竟然输了,桓王的肩头还被箭射中了,狼狈撤军。郑国日后假惺惺地前去慰问,而这个时候桓王是怎么做的?他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桓王被射中了,只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这说明什么,周王室的实力已经无力与郑国抗衡,没有了实力也就没有了话语权,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也就丧失了。我们刚才所说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也就结束了。周天子不再是“天下共主”,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国君便觊觎“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不断扩张势力,掀起争霸战争,齐国、晋国、楚国、吴国和越国先后建立霸权,这些诸侯国的国君也被成为春秋五霸。这个时期战争频仍,政治动荡,天下处于无道之中。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一去不返,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来临。随后引导学生和孔子的言论进行相互印证。3.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提问学生,孔子的这句话有没有什么局限性。随后讲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之后,就停止了吗。显然没有。礼乐征伐的来源还在发生着变化。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权力进一步下移,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史称三家分晋,齐国大夫田氏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史称田氏代齐。提问学生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最终的权力都到了谁的手中?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演变为了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板书)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展开兼并战争,最终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魏韩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周朝传统的统治秩序被完全破坏,社会处于动荡之中。正如课本第十页史料阅读所讲,“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泯然道德绝矣。”,大国争霸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这一时期带来的积极意义。 思考初中所学的相关内容,对于孔子言论是否符合史实产生探究兴趣。学习西周到战国时期权力不断下移的史实,能够将史实与孔子言论进行互证,认识到此时期权力逐步下移。学生思维转折,思考此时期战争频仍背景下所出现的进步方面。 以三句话讲解此时期政治变化,条理清晰,方便学生学习理解。回顾前课所学,为学生认识到此时期政治变化做铺垫。使学生认识到西周到春秋的政治变动,初步感知这一时期的政治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到春秋到战国的政治变动,感知这一时期的政治变化,使学生认识到此时期权力的逐步下移。
引导学生比较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寻找两张地图的不同之处。(提示学生比较之处:1.诸侯国的数量之变化2.地图中新图例之变化)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发现:1.诸侯国数量减少2.出现了长城引导学生由产生的变化出发,挖掘这些变化之下更深层的历史信息。 根据教师提示比较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寻找两张地图的不同之处。挖掘两张地图不同之处所反映的深层次历史信息,并能初步掌握历史信息推理能力。
二、夷夏之变引导学生继续比较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寻找两张地图的不同之处。(提示学生比较之处: 2.地图中新图例之变化3.北部民族数量之变化)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发现:1.诸侯国数量减少2.出现了长城引导学生由产生的变化出发,挖掘这些变化之下更深层的历史信息。随后重点讲解春秋时期的民族关系和战国时期的民族关系。解读材料:材料一: 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左传·闵公元年》材料二: 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资治通鉴》春秋时期以中原为中心,东西南北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华夏。 “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我们从两个地图对比中可以发现,北方的部族数量明显减少,他们逐渐融入了华夏。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关系从夷夏有别,到夷夏交融,夷渐入夏。 思考教师设问,根据现象层层推理蕴含在现象之后的本质原因。感悟此时期的民族交融。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锻炼学生比较历史地图,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挖掘材料信息的能力,初步锻炼学生的历史信息逻辑推理能力。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到此时期民族关系不断交融。引发学生思考对于相同问题但存在不同历史陈述的原因,锻炼学生的历史解释的能力。
三、经济之变教师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方面出现的现象,引导学生由现象推导其影响。农业:
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商业: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四、阶级之变教师带领学生由“铁犁牛耕”出发推导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由“井田瓦解,私有确立”出发推到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出现了如此多的变革之象:政局之变:礼崩乐坏,分封制瓦解夷夏之变:华夏认同,民族交融经济之变:铁器牛耕、生产力大发展、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阶级之变:奴隶主贵族阶级没落; 新兴地主阶级兴起不同确立的人们面对这变革之象,又会采取怎样的方式应对,下面让我们走进应对之策。 紧跟教师思路,层层推理,初步掌握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核心素养,锻炼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明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贰、应对之策一、百家争鸣讲解百家争鸣的基本含义,列举百家争鸣代表人物与其基本观点。小组探究:我为百家代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某一代表人物的观点,说明其观点是为了应对哪些变革之象。 了解百家争鸣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开展小组探究,选取某一代表人物的观点,说明其观点是为了应对哪些变革之象。
二、变法运动结合地图出示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引导学生根据各国变法措施总结其共性,明确战国时期变法的普遍内容。选取其中典型的商鞅变法进行着重讲解。小组探究:我为商鞅代言教师首先引导全体学生通过古文材料,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随后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则商鞅变法的措施,构建逻辑,阐明该项措施的制定依据。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材料二: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史记·商君列传》材料四: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五: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史记·商君列传》教师设问:商鞅变法何以功成?总结学生回答,启发学生掌握评价一场改革的基本角度。 根据教师讲解明确战国时期变法的普遍内容,开展小组探究,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则商鞅变法的措施,构建逻辑,阐明该项措施的制定依据。 通过“我为百家代言”,“我为商鞅代言”两个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同时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认识到所有的思想、措施都是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为之后从具象内容中抽离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做铺垫。
课堂总结(3min) 总结本课基本内容,从变革之象与应对之策中抽离上位概念: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商鞅变法对于秦国有哪些深远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又是采取了哪些措施,欲知后事如何,下节历史课分解。 回顾本课所学,初步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总结本课基本内容,便于学生加深理解与认识。从变革之象与应对之策中抽离上位概念: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使得本课教学由具象上升至抽象的上位概念,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核心素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