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版本 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授课题目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点亮城市夜晚的蜡烛》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 深圳市红岭中学高一某班学生 知识储备: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简单解除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通史知识,对该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具有初步印象,但是其认知处于掌握基础史实的水平,对其原因的理解不足,需要教师利用史料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学习本书第二单元时,掌握魏晋到隋唐时期选官、赋税制度的演变,有助于理解该时期的社会变化与发展,但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梳理、联系所学知识。 学习能力:该班学生基础较好,学习主动性高,学生能够通过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本史实,但是对经济社会变化缺乏较为深入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当合理组织教材内容,通过呈现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运用教材及所学知识,理解该时期经济与社会产生新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该时期新变化原因的理解对学生有一定难度,因此本课采用“蜡烛”作为主题,蜡烛对宋代夜晚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引起学生注意与兴趣。
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地位: 本课位于第三单元第11课,本单元名称为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主要讲述了各民族之间在交战与对峙的过程中,形成了持久和稳定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呈现出互相交融的趋势。在这样的单元背景下,本课主要讲述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与本单元前后内容(第9、10课与第12课)相互联系,宋朝在与北方少数民族交战中处于劣势,逐渐形成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政治格局,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格局。各民族在并立格局中形成了更为密切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各民族的生产力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各民族政权,尤其宋朝,社会经济高度繁荣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教材内容: 本课从农业和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经济重心南移、社会变化四个角度讲述了辽宋夏金元经济与社会的新变化。课本内容主要以基础史实的叙述为主,学生容易记忆掌握,而关于对其中“新变化”的历史现象的解释和理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深入理解,这涉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与唯物史观的培养。因此,本课将以宋代夜晚生活普遍使用的“蜡烛”为主题,通过蜡烛这一具体事物的演变与发展,以小见大。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蜡烛”所涉及的具体问题,从生产力、商品经济、土地私有制经济等角度理解宋代经济与社会的新变化。
教学目标 核心目标:理解宋元时期在经济与社会方面的新变化,能够复述新变化的内容,论述新变化的原因。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梳理、归纳教材内容,掌握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社会发展的基本史实;结合之前所学知识,通过纵向对比认识该时期经济与社会与前代相比的新变化,并理解新变化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影响,培养时空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图画、文字等史料,认识该时期经济与社会的新变化;并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对史料中的历史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培养历史解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史料认识宋代生活水平较之前代有明显提高,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认识生产力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理解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坚定正确的唯物历史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宋元时期经济与社会的新变化 难点:理解其新变化的原因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问答法、史料教学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师行为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 (1-5分钟) 引·点亮城市夜晚的蜡烛
材料一: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材料二: 西汉刘歆《西京杂记》载:“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蜜烛二百枚。” 提问: 曾经贵不可及的蜡烛,是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呢? 学生阅读材料,并注意到材料中表现出的蜡烛的重要性和特点,带着问题继续学习。 通过“蜡烛”这一贴近日常生活的事物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直接经验。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出本课内容。
壹·便宜的蜡烛:蜡烛与生产力
材料一: 宋摹本《韩熙载夜宴图》 南宋《女孝经图卷》 李嵩《焚香祝圣图》 马麟《秉烛夜游图》 活动: 找出上面四幅画的蜡烛。 学生快速指认出四幅图中的蜡烛位置。 通过画像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并让学生们认识到蜡烛在宋代是广泛使用的。
材料二: 那么宋代的蜡烛价钱几何呢?……再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哲宗年间,定州采购的防城器具计有“松明一十四万一千六十二斤半,桦烛一百一十四万四千五十二条,估定合用物料价钱二万二千九百九十七贯二十七文”。如果我们忽略掉松明与桦烛的价差,则可以计算出,这种用桦木皮包裹蜡脂制成的蜡烛每根约18文钱,顶多20文钱,相当于一名城市平民日收入的十分之一。这个价格,显然是一般市民都能消费得起的。 ——吴钩《风雅颂:看得见的大宋文明》 材料三: 西汉彩绘青铜雁鱼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985年山西朔县汉墓出土 上图:宋代青釉洗式五管器(四川博物院藏) 1974年简阳东溪园艺场宋墓出土 教师向学生讲解两件文物。 提问: 运用课本及所学知识,什么样的生产力能使得蜡烛变得如此便宜?(从农业、手工业的角度考虑) 填空: 农业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粮食产量。手工业宋朝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的开采量很大,都城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学生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中的蜡烛、灯具都具有什么特点; 在小组中讨论什么样的生产力能使得蜡烛变得如此便宜,结合教材,从农业、手工业的角度考虑,并派代表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按要求填空。 通过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到蜡烛便宜的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引导学生运用教材相关知识回答生产力发展的表现,解释材料中的历史现象。
贰·商店的蜡烛:蜡烛与商品经济
材料一: 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图》中的“朝山纸烛铺” (辽宁省博物馆藏) 在《梦粱录》记录的杭州“团行”(工商行业组织)中,有“修香浇烛作”,说明制作蜡烛尤其是祭祀用的香烛,在南宋城市已经成为一个行业。在“铺席”(商店)中,则有“童家桕烛铺”、“马家香烛裹头铺”两家“有名相传”的大品牌。 ——吴钩《风雅颂:看得见的大宋文明》 材料二: 白蜡取自蜡虫的分泌物。由于白蜡是中国特产,西洋人也将它叫作“中国蜡”。中国养殖蜡虫提取白蜡的历史,也许可以追溯至唐代,但有史料可确证的时间则是宋代。南宋人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录有“白蜡”条目,介绍了蜡虫的养殖情况:“江浙之地,旧无白蜡,十余年间,有道人自淮间,带白蜡虫子来求售,状如小芡实,价以升计。其法……。其利甚博,与育蚕之利相上下,白蜡之价,比黄蜡常高数倍也。” 提问: 运用课本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可以从市场、生产力、两税法的角度思考) 填空: 大众市场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交易场所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做草市。经济作物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两税法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学生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中的蜡烛、白蜡具有什么特点; 在小组中讨论史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结合教材,从市场、生产力、两税法的角度考虑,并派代表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按要求填空。 通过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蜡烛商品化认识到商品经济的发展; 引导学生运用教材相关知识回答商品经济的原因。
叁·富人的蜡烛:蜡烛与社会阶层
材料一: 西汉刘歆《西京杂记》载:“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蜜烛二百枚。”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载:“王君夫以饴糒澳釜,石季伦(石崇)用蜡烛作炊。”(饴,麦芽糖;糒,饭;澳,洗;釜,锅。) 唐朝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杨国忠每家宴,使每婢执一烛,四行立,呼为烛围。” 材料二: 梁楷《蚕织图卷》(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蜡烛已经成为普通的日用品,进入了一般士庶家庭。 提问: 富人的蜡烛变成了平民的蜡烛,是什么导致社会阶层观念的变化?(从土地制度、科举制的角度思考) 填空: 不抑 兼并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交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均田制 的破坏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科举制科举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不仅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
学生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中的蜡烛在人们的观念中,从西汉到宋代发生了什么演变; 在小组中讨论什么导致社会阶层观念的变化,结合教材,从土地制度、科举制的角度考虑,并派代表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按要求填空。 通过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到蜡烛从富贵的象征到平民百姓的日常用品,反映出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淡化门第等级观念,有助于平等观念的形成; 引导学生运用教材相关知识回答门第等级观念淡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