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皇帝的新装》是第六单元第一课,本单元选编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现代诗、神话、寓言,这些作品共同特点是通过虚构的人物、情节、形象来曲折地反映现实,引人遐思。这些富于想象力的文本,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象的能力,引导憎恶假恶丑,向往真善美。
本文是丹麦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创作的童话作品,写于1837年。是他最著名的童话之一。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皇帝及大臣们自欺欺人的丑行。讽刺了他们的虚伪和愚蠢。故事写的是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深刻发掘的则是统治者们的丑恶灵魂。
【学习目标】
认识童话这一体裁,学习快速阅读,迅速浏览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作者思路,深入理解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重温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一起把它改编成课本剧,由此开启富于想象的文学欣赏与创作之旅。
二、认识童话
在改编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童话,童话有什么特点,这样在改编和表演的过程中才能呈现出童话故事独有的魅力。
(学生举手回答)
例:童话故事都是想象出来的,不是真的。
童话故事往往都是讲给小孩子听的。
童话虽然是讲给小孩子听的,但往往都会告诉人们一个道理。
童话故事里的人说话,表情都很夸张。
点拨:童话中的夸张——角色言行、情节结构、故事环境、人物形象
明确:童话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潜移默化地对儿童进行思想启蒙教育。
三、了解内容,梳理情节
1.要改编故事,首先就要知道故事的内容。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一个酷爱新装的皇帝被骗,裸身进行游行的故事。
2.在这个故事中,安徒生就是以“皇帝裸身游行”这样本身就极富戏剧性、夸张性的情节将丑放大,进而引发读者的思考。那么“酷爱新装”的皇帝是怎么被骗,最后裸身游行的呢?
3.围绕同学概括的主干,故事展开来说又有哪些情节呢?请同学们在速读文章的基础上,围绕题目中“新装”这一关键词,画一幅故事情节导图。
提示:
(1)合理划分层次
(2)明确每一情节的关键人物及关键人物与“新装”的关系。
(3)各情节间前后连贯。
a.划分层次
大层次: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小层次:发展阶段不同人物具体所做的事
b.建立不同人物在不同时间与新装的关系开端:点出皇帝有酷爱新装的癖好,骗子说能织美观又奇特的布。
发展:骗子织布做新装,两位大臣、皇帝看新装。
高潮:举行游行大典,皇帝展示新装。
结局:小孩子揭穿新装骗局。
4.改编探讨
问题一:《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重头戏是在后面的“臣、君看新装”“皇帝展新装”和“小孩揭新装”,所以前面的情节可以简单带过,尤其是“骗子说新装”这一段可以省略,直接交代为“一个皇帝酷爱新装。有一天来了两个织工说能给皇帝做最漂亮的新装”就可以了,不必展开表演。对此你怎么看?
思考提示:
情节自身所讲的内容是什么,是否有重要信息。站在全文的角度来看,一段情节在人物塑造、故事整体结构等方面是否有其重要作用。“骗子说新装”这个情节不能省略掉,它应该做为一个重要的情节在舞台上表演。因为在这一情节中,两个骗子不仅声称织出的布是世间最美丽的,还赋予新装以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说明骗子很狡猾,对皇帝爱慕虚荣这一特点的揣摩是很透彻的。同时,骗子虚拟出的新装奇怪的特性也构成了故事情节发展的一条暗线,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皇帝之所以上钩,主要是看中了这一特性。下文中老大臣、官员、随员以及老百姓之所以说假话,也都是因为害怕这一特性。安徒生对这一段暂节内容的想象与设计巧妙绝伦,如果没有这一那么整个这个故事就都无法合理展开了。 问题二:“臣、君看新装”这一段,前后是三个人去看新装,他们的经历是相同的,在表演时没必要演三遍吧,选一个人看新装的经历来演是不是就可以了呢?点拨:对文学作品中“三”这种结构方式的理解与欣赏:同中有异:丰富故事内容、塑造特色鲜明的人物
问题二:“臣、君看新装”这一段,前后是三个人去看新装,他们的经历是相同的,在表演时没必要演三遍吧,选一个人看新装的经历来演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点拨:对文学作品中“三”这种结构方式的理解与欣赏:同中有异:丰富故事内容、塑造特色鲜明的人物
异中有同:强调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与主题三人看新装的情节还是都表演的好。这是一种夸张的情节设计,以夸张来凸显人们的共性。三人中有两个臣子、一位皇帝,他们的身份是不同的;两个臣子年龄、官职也有不同。三人看新装后都没有说实话,这说明虚伪、爱权,不实事求是在这个王国中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社会风气。“新装”面前,他们君臣共同上演了一出群丑剧,作品的讽刺意味非常强。另外,两个臣子看“新装”后夸赞“新装”的言语既照应了之前“骗子说新装”的情节,也为皇帝看新装、展新装的情节做了合理的铺垫。
四、走进人物内心,解读作品主题
小演员们都已确定自己要饰演的角色了,现在正忙着研究自己要饰演的人物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要演好一个人物,必须走进人物的内心,把握住人物思想、情感的本质,表演出来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才是生动传神,最符合这个人物特点的。
角色品析任务单:
勾画文中描写该人物的语句,揣摩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探讨在表演这个人物时,演员要保留原文中哪些对该人物动作、语言、神情的设计?表演组又会建议增补哪些设计?
所饰演角色:
文中描写该人物的语句:
保留的原文:
增补的设计:
原因解析:
评价标准:
1.结合语段内容,紧扣描写人物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2.依据故事情境和人物形象特点选择要保留的原文的设计或增补表演设计,有理有据地阐释保留或增补的理由。
3.依据人物形象特点设计演员表演时的神情、动作和说话的重音、语气。
所饰演角色:皇帝
文中描写该人物的语句:
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建议增补的设计
a.整点钟声敲响了。皇帝对侍从说“快把我下一套新衣服拿来!”换好衣服的皇帝在穿衣镜前前前后后地照,眼睛始终盯着镜子看,脸上露出自我陶醉的神情。
b.舞台边传来“有紧急军务上报”的声音,皇帝听到后皱着眉生气地说:“怎么这样吵!难道不知道我正在换衣服吗?”(不耐烦的语气。重音词:换衣服)
所饰演角色:老大臣
文中描写该人物的语句: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有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表演时要保留的原文的设计
神情:眼睛睁得特别大
内心独白:“我的老天爷!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内心独白表演提示:标红的词语重读。语气由迟疑变为坚定。)
老百姓演员组
演员们的想法:我们就是微不足道的群众演员,那一两句台词随便说说就行了!
你怎样看待故事中老百姓这一角色的意义与价值?
老百姓的角色是很重要的!皇帝游行时,作为观看者,他们谁都没有看到“新装”,却出于功利的想法,都虚伪地称赞“新装”美丽、漂亮。皇帝、大臣、百姓构成了一个社会。虚伪与功利是这个社会的风气,正因为有这样的风气存在,才会上演这样一场皇帝裸身游行的闹剧!所以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所要讽刺的并不仅仅是皇帝或大臣,而是整个社会的不良之风!故事中老百姓的话语不多,但表演时我们依然要读出那份相互附和的谄媚之情。
“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虚伪
小孩子组
演员的疑问1:故事中皇帝什么也没穿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实,观众一看便知,演出时还有必要安排“小孩揭骗”这个情节吗?
小孩简单的话语揭穿了骗局,让我们感受到孩子的纯真、质朴,这和上面的大臣以及老百姓的虚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们在闹剧中看到希望。而真相面前皇帝: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更让我们看到对比中孩子身上呈现出的真善美,与以皇帝为代表的人物所呈现出的假恶丑,两组对比放在一起更加鲜明。
疑问2:《皇帝的新装》是写于1837年的故事,距今已经有184年了。而且,童话中的世界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是很遥远的,那么我们现在把它搬上舞台还有什么意义呢?
【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1837年。当时丹麦人民深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写成了《皇帝的新装》。
最奇异的童话是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的。——安徒生
童话是以生活的真实为基础的;
童话是以幻想的手法来表现现实的;
童话能引发人们对现实的深入思考,让人们获得智慧的启迪。
《皇帝的新装》所讽刺的为了虚荣、名利而丧失实事求是精神的现象恐怕也不仅仅只存在于1837年的丹麦。作品所赞扬的对本真的勇敢的追求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需要的。
五、作 业
续写皇帝回到皇宫后的故事。
提示:想象故事发展的各种可能,然后抓住一点落笔。要使人物的言行和性格与之前的表现相符,故事发展和情节设计要合情合理,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