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案
课 题 第 四 单元第 17 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 总(1)课时
主备人 使用人 授课 日期 年 月 日
背景 分析 教材分析:《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课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课头绪较多,实则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着西晋建立后,统治阶层统治腐朽,奢侈腐化之风盛行,虽然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任务,但是,社会矛盾依然非常尖锐。第二部分内容主要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 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第三部分集中体现了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当然,在这部分内容的讲述中,教师需要指出在民族之间存在矛盾的同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学习 目标 1.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 2.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的背景。 3.通过本课的学习,正确认识西晋灭亡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史实的能力。 4.分析西晋在我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认识各族人民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学习 重点 西晋的短暂统一,八王之乱,少数民族的内迁。
教学 难点 西晋王朝短暂而亡的原因,理解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评价 通过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分版块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问题的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能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与学活动过程 个性修改
一、由视频导入新课。 二、第一篇章:三国归晋——西晋统一 1.看三国实力比较表,哪国实力最强?哪国实力最弱? 讲述:263年,魏灭蜀。魏国的军政大权掌握在司马懿的手中,司马懿的孙子自立为帝,建立西晋。 2.西晋的建立 由学生介绍西晋建立情况(时间、建立者、都城),后出示地图。 3.西晋的统一 讲述: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4.西晋的统治 学生阅读教材并通过表演历史剧《王恺和石崇斗富》和分析材料了解西晋统治阶层的生活及西晋的社会风气。 三、第二篇章:八王之乱——西晋衰落 1.阅读教材思考:西晋初年晋武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 回忆在之前的学习中,还有哪些朝代也实行过类似的制度?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总结 2.西晋实行分封制,出现了什么后果? “八王之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害。 3.观看视频《八王之乱》 提问:“八王之乱”历时多长时间,主要在哪一带展开? 4.“八王之乱”有什么影响? 通过材料和地图分析得出结论。 四、第三篇章:五胡内迁——民族交融 1.出示图片,了解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情况,师介绍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原因。 2.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时间和主要民族。 3.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方向和分布,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后师通过地图演示说明。 4.西晋对内迁的少数民族实行什么政策,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后,强调:316年,西晋被匈奴人所灭。 5.小组讨论: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 6.西晋灭亡后,北方形成“十六国”之势。 讲述并出示地图了解。 7.十六国时期,各国相互攻战,前秦强盛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 讲述并出示地图,了解前秦强盛的原因及王猛改革的影响。 8.出示一组图片,进一步了解民族交融。 五、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课堂检测: 1.建立西晋,统一全国,结束三国鼎立分裂局面的是( ) A.曹丕 B.司马炎 C.司马睿 D.司马懿 2.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 A.“八王之乱” B.定都洛阳 C.“七王之乱” D.西晋迁都 3.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的主要有( ) A.鲜卑、匈奴、大月氏、羌、氐 B.匈奴、鲜卑、羯、氐、羌 C.乌孙、鲜卑、匈奴、羯、羌 D.匈奴、大月氏、乌孙、鲜卑、氐 4.【2021·山东聊城中考4】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这主要说明( ) A.民族矛盾尖锐 B.民族交融加强 C.民族杂居相处 D.中外交流频繁 七、情感升华: 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 八、板书设计: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三国归晋——西晋统一 二、八王之乱——西晋衰落 三、五胡内迁——民族交融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