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力培优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谴责(qǐn) 懒惰(duò) 挽救(wǎn) 喷气式(pēn)
B.勉强(qiǎnɡ) 树冠(ɡuān) 浩瀚(hàn) 协调(tiáo)
C.侵略(liè) 大臣(chén) 承诺(nuò) 懒惰(lǎn)
D.廉颇(lián) 擅长(shàn) 上卿(qìnɡ) 拐弯(ɡuǎi)
2.下列词组中搭配不当的一组词是( )
A.温暖的话语 温暖的手掌 温暖的眼神
B.沉重的打击 沉重的心情 沉重的负担
C.沉痛的心情 沉痛的教训 沉痛的脚步
D.苍茫的夜色 苍茫的大地 苍茫的天空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中“大约”一词说明用词不准确。
B.民间故事一般有固定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既方便记忆和讲述,也能加深听众的印象。
C.“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的“断”和“下流”的意思和现在的常用义不一样。
D.“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属于细节描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A.为了防止事故不再发生,大家要遵守规则。
B.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习作水平,关键在于是否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C.因为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所以腊月天气也是凉飕飕的。
D.只有李老师还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其他老师都下班了。
5.对下面句子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她发誓要把织女捉回来,哪怕织女藏在泰山底下的石缝里,大海中心的珊瑚礁上,也一定要抓回来, 给她顶厉害的惩罚。
A.织女藏在泰山底下。 B.她要把织女捉回来。
C.她要惩罚织女。 D.她要把织女捉回来并给她惩罚。
6.“习近平总书记( )文艺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作者从时代和国家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这句话的括号里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
A.鼓励 B.勉励 C.激励 D.勉强
二、填空题
7.读拼音,写词语。
(1)从前有个放牛娃叫niú ( http: / / www.21cnjy.com )láng( ),他diē niáng( )死得早,哥哥sǎo zi( )待他非常刻薄,分家只分给他yí liàng( )破车和一头老牛,他也毫无怨言。
(2)我们不能对父母说huǎ ( http: / / www.21cnjy.com )ng huà( ),也不能忘了他们的dīng zhǔ( ),如果一个人偷偷去河边yóu yǒng( ),出了事故将会hòu huǐ( )一生。2-1-c-n-j-y
8.比一比,再组词。
塔( ) 据( ) 掐( ) 褒( )【版权所有:21教育】
搭( ) 居( ) 陷( ) 堡( )
9.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①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败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
②日久天长,王母娘娘也拗不过她,就允许她到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跟牛郎会一次面。
10.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协调( )( ) ( )( )协力 难以( )( )
绝口( )( ) 理( )当( ) 无( )之( )
(1)每当做广播体操时,同学们的动作配合的是适当,很有秩序。( )
(2)当年的那个柔弱的女孩,现在竟然成了奥运冠军,真是让人不敢相信。( )
(3)看见有人摔倒就扶起来,这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
11.按查字典知识填空。
(1)“瑟”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组词 。
(2)“怯”按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胆怯”的意思是 。
12.按照古诗原文填空
(1)《牛郎织女》中刻画了许多性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鲜明的人物,比如 的老牛、 的牛郎以及 的王母娘娘……读了这个故事,我不由得想起林杰的《乞巧》这首诗:七夕今宵看碧霄, 。家家乞巧望秋月, 。21*cnjy*com
(2)《猎人海力布》讲述了猎人海力布为了挽 ( http: / / www.21cnjy.com )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 ,变成一块石头的故事,赞扬了海力布 的高尚品质。
三、判断题
判断对错。
13.《牛郎织女》是一个神话故事,由叶圣陶整理。( )
1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广陵”指的是南京。( )
15.“足智多谋、才华横溢、处心积虑”都属于褒义词。( )
16.《题临安邸》中的“临安”是今浙江省杭州市。( )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 )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 )。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做“海力布”的石头呢。
17.写出横线词语的反义词。
18.照样子,写词语。
原原本本(AABB型)
倾盆大雨(含有比喻)
19.文中画“ ”的句子属于 描写,你从中看出海力布的 特点。
20.海力布为什么会变成石头?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人们为什么要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来源:21cnj*y.co*m】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无意井
很久以前,在石门山东山脚下住着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靠采药为生的老汉,叫周声。几十年中他识得了上千种药。他采的药送给镇上的药铺,一年中只要够吃饱肚子就满足,余下的钱全替贫苦的人垫付药钱。
这天,周声在山涧采药,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一条满身红黑斑有酒杯口那么粗的毒蛇和一只碗口大小浑身青白相间的青蛙对峙。青蛙的一条前腿已被咬伤,裂开的伤口露出粉嫩的肌肉。毒蛇不断地吐出黑色的信子,准备发起猛攻。青蛙吸足了气,把身体鼓得像只球,来显示自己的体壮,可毒蛇不买账,眼看青蛙就要成为毒蛇的美食,周声挥起手中药铲,三两下将毒蛇打死,掏出随身带的小刀将毒蛇开膛破肚,取出蛇胆装入小罐中。正准备走,一看青蛙还趴在石头上,抬头看着他。他弯腰捧起青蛙,用针把青蛙裂开的皮小心缝合起来,然后从药篓中找出草药,用嘴嚼成糊状,敷在青蛙的伤口处,又从衣角撕下一条布将伤口轻轻包上,这才把青蛙放下。
夏日,火辣辣的太阳烤得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皮肤发焦,周声又到山上采药。他带的水早就喝完了,正准备回家,突然发现山坡上躺着一个人,跑过去一看,是个过路的讨饭老汉。必须先弄点水使老汉苏醒过来。可这山坡上哪有水呢?只有到山下去找了。他把老汉抱到一片平地上,刚一转身,发现身旁不远处有一口水井。周声赶忙过去,取下随身带的葫芦装满了水,他喝了一口,清凉甘甜,十分解渴,便一口一口地喂老汉喝。不一会儿老汉醒了过来,他又掏出一块吃剩下的玉米饼子递给老汉,老汉三口两口吃完了,又喝了几口水,慢慢坐了起来,对救命恩人千谢万谢。周声接过水葫芦,回身准备再灌一葫芦,可刚才那口井却不见了,周声觉得很是奇怪。
从那以后,周声上山挖药,只要觉得口渴身边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出现一口水井。村里打柴的和放牛的也常常无意中遇到此井。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称它为“无意井”。几十年过去了,直到周声成了周老汉。一天又遇到此井,他灌了一葫芦水,坐在那里两眼直盯着那口井,想看这井究竟是怎么回事。瞬间那口井变成了一只大青蛙,冲周老汉亲切地叫了两声后便跳走了。周老汉终于明白了,那口“无意井”原来就是他救过的那只大青蛙,它是在报答周老汉和那些打柴、放牛的穷人。
22.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1)对峙:
(2)不买账:
23.根据故事内容给下列自然段的主要信息排序,没有主要信息的请补充完整。
( )周声是个乐善好施的采药老汉。
( )这口奇怪的“无意井”此后总是在周声需要时出现。几十年后,周声才发现原来这口井就是那只他救过的青蛙所变。
(2)周声 。
(3)周声 。
24.创造性复述时,在故事比较简略的地方可以展开追问与想象。读句子,联系全文想想青蛙会怎么说、怎么做。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2·1·c·n·j·y
瞬间那口井变成了一只大青蛙,冲周老汉亲切地叫了两声后便跳走了。
25.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你能用上成语、谚语或格言来说一说吗?
21cnjy.com
五、书面表达
26.快乐习作。
你最喜欢哪一个民间故事呢?请回忆一下故事的来龙去脉,然后写一篇习作,注意写出人物的特点,揭示出故事蕴含的道理。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字词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完成此类题目要结合拼音进行拼读,拼读时注意音节的声韵母及声调。
谴责是,读音为qiǎn zé。意思是指斥责;责备。指对荒谬言行或错误政策进行严厉申诉,带有庄重色彩。21·世纪*教育网
侵略,读音为是qīn lüè,用作动词,广义指对他国领土、主权的侵犯,以及进行经济掠夺和文化奴役等行为。
上卿,拼音shàng qīng,释义是古代官名。泛指朝廷大臣。
2.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C项:“沉痛的脚步”应为“沉重的脚步”。
3.A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
A项说法错误。“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中“大约”表示估计,用词准确严谨,体现了说明的准确性。
4.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项否定词滥用,“防止”与“不再”双重否定表肯定,去掉其中一个即可。
B项一面对两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习作水平”为一面,“是否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为两面,将“是否”去掉即可。
C项关联词使用不当,“热带是无所谓 ( http: / / www.21cnjy.com )隆冬的”与“腊月天气也是凉飕飕的”之间为转折关系,应使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不能使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
5.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与概括能力。
A错误。所给句子只是假设织女藏在泰山底下,而不是真的说织女在那里,并且这句话不能概括句子大意。
B错误。说法不完整。
C错误。说法不完整。
D正确。
6.B
【详解】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都是同义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此句的语言环境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讲话。勉强是指使人做自己不愿意的事所以排除。激励的主语应该是一件事,而题中的主意是习近平总书记,所以排除激励。鼓励和勉励是同义词,但只有勉励才是用在长辈对晚辈的鼓励中,因此,正确答案是勉励。
鼓励:激发;勉励;也指振作精神。
勉励:意思是指劝人努力;鼓励。一般用在长辈对晚辈的鼓励。
激励:激励就是组织及其个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设计适当的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组织及其个人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个人目标。
勉强:意思是能力不够,还尽力做。不是心甘情愿的、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将就或凑合、不充足等。出自《礼记·中庸》。
7. 牛郎 爹娘 嫂子 一辆 谎话 叮嘱 游泳 后悔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嫂、辆、谎、叮嘱、游泳、悔”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铁塔 根据 掐死 褒扬 搭手 居住 陷入 城堡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辨字组词的能力,首先要了解每个字的含义然后进行组词。
塔tǎ
1.佛教建筑。源于印度,汉代随佛教传入中国。通常有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2.像塔形的建筑物:水~。灯~。革命烈士纪念~。
搭dā
1.支;架:~桥。~棚。喜 ( http: / / www.21cnjy.com )鹊在树上~了个窝。2.把柔软的东西放在可以支架的东西上:把衣服~在竹竿上。肩膀上~着一条毛巾。3.连接在一起:两根电线~上了。前言不~后语。~伙。~街坊。4.凑上;加上:把这些钱~上就够了。这个工作不轻,还得~上个人帮他才成。差点儿连命也给~上。5.搭配;配合:粗粮和细粮~着吃。大的小的~着卖。6.共同抬起:把桌子~起来在下面垫上几块砖。书柜已经~走了。7.乘;坐(车、船、飞机等):~轮船到上海。~下一班汽车。~国际航班。
据jù
1.占据:~为己有。2.凭借 ( http: / / www.21cnjy.com );依靠:~点。~险固守。3.按照;依据:~理力争。~实报告。~民歌改编。4.可以用作证明的事物:凭~。证~。字~。论~。票~。实~。5.姓。
据jū
拮据(形):经济境况不好,缺少钱,境况窘迫 :手头~。
居jū
1.住:~民。分~。2.住的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住所:迁~。民~。故~。3.在(某种位置):~左。~首。4.当;任:~功。以专家自~。5.积蓄;存:~积。奇货可~。6.停留;固定:变动不~。岁月不~。7.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沙锅~。8.姓。
掐qiā
1.用指甲按;用拇指和另一个指头使劲捏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截断:~两下也可以止痒。不要~公园里的花儿。把豆芽菜的须子~一~。2.用手的虎口紧紧按住:一把~住。3.拇指和另一手指尖相对握着的数量:一~儿韭菜。21*cnjy*com
陷xiàn
1.陷阱。2.掉进;沉下:~进泥潭。地~。3.凹下去:两颊深~。4.设计害人:~人于罪。5.攻破:冲锋~阵。6.缺点:缺~。
褒bāo
1.赞扬;夸奖(跟“贬”相对):~奖。~扬。2.(衣服)肥大:~衣博带(宽袍大带)。
堡pù
用于地名。有的地区把“铺”写作堡,如十里堡。
堡bǎo
土筑的小城。也泛指军事上构筑的工事:碉~。
堡bǔ
堡子,有城墙的村镇。多用于地名,如吴堡(在陕西)、柴沟堡(在河北)。
9. 损坏 答应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近义词就是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要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写出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即可。
①损害:使事业、利益、健康、名誉等蒙受损。近义词:毁坏、损坏、伤害。
②允许:许可。近义词:答应、许可、允诺。
10. 有 序 齐 心 置 信 不 提 所 然 价 宝 协调有序 难以置信 理所当然
【详解】考查对成语的积累理解与识记。
协调有序:相互协调,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齐心协力:思想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难以置信:难于使人相信。
绝口不提:这件事情绝对不和别人说。
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无价之宝:形容极其珍贵的东西。
(1)结合“配合的是适当,很有秩序。”来看是协调有序。
(2)结合“让人不敢相信。”来看是难以置信。
(3)结合“这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来看是理所当然。
11. 王 9 鼓瑟 Q qiè 害怕,畏缩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其中要重点注意音序需要大写,其次要注意“瑟”的部首是“王”,查完部首以后仔细数清楚剩余需要查几画。21·cn·jy·com
瑟sè
古代弦乐器,像琴。现在所用的瑟有两种,一种有二十五根弦,另一种有十六根弦。
怯qiè
1.胆小;害怕:胆~。~场。2.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京人贬称外地方音(指北方各省):他说话有点儿~。3.不大方,不合时;俗气:这两种颜色配起来显得~。4.缺乏知识;外行:露~。
12. 和善、忠 ( http: / / www.21cnjy.com )厚 勤劳能干 凶狠粗暴 牵牛织女渡河桥 穿尽红丝几万条 牺牲自己 热心助人、舍己为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1)《牛郎织女》课文主要讲述了牛郎和织 ( http: / / www.21cnjy.com )女一见钟情后的感人故事。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牛郎:善良、吃苦耐劳、勤劳、朴实、勇敢追求美好生活。织女: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渴望自由,有反抗精神。王母娘娘:心狠手辣、不讲骨肉亲情、专制。老牛:忠实、善解人意。林杰的《乞巧》全文: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2)《猎人海力布》是一个非常生动的蒙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族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描写了热心助人的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不惜变成一块石头,人们世世代代纪念他。赞扬了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13.× 14.× 15.× 16.√
【解析】13.略
14.略
15.略
16.略
17.慌张 喜悦 18.高高兴兴 干干净净
鹅毛大雪 胆小如鼠 19. ( http: / / www.21cnjy.com ) 心理 舍己为人 20.海力布把动物说的话告诉了乡亲们。 21.因为海力布舍弃自己的生命拯救了大家。21教育网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内文章内容的理解,节选自《猎人海力布》。
1.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运用能力,反义词即写出与词语意思相反的词语。
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乱,即遇事沉着。
悲痛:悲伤哀痛。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AABB式词语和含有比喻的成语的识记和仿写能力,需要在日常加强相关积累与运用。
AABB:干干净净、严严实实、漂漂亮亮、浩浩荡荡
含有比喻的成语:瓢泼大雨、恩重如山、铁证如山、胆小如鼠
3.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的辨析能力,要注重对人物不同的描写方法的判断和分析。
从本句“知道”一词可知这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力布心中所想的内容,即是心理活动描写,对其作用要结合上下文内容来进行分析,海力布明明知道如果将搬家的原因说清楚,自己就会变成石头,但为了救乡亲们,他还是选择牺牲自己,从内在层面突出了海力布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注意结合全文内容进行理解。
题干所问为“海力布为什么会变成石头”,即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找海力布变成石头的原因,定位原文,在选文内容第一段结尾有“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石头”,因此原因应该在第一段当中,根据第一段内容,可知海力布说了自己能够听懂动物们的话并将这些话告诉了乡亲们,所以变成了石头。
5.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整体理解。
题干要求找出人们要世代纪念海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布的原因,在选文最后一段提到“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做“海力布”的石头呢”,可知人们世代纪念海力布的原因在前文,根据前文内容知道海力布为了拯救乡亲们的生命,舍己为人,化成了石头。
22. 短文中指毒蛇和青蛙对抗、 ( http: / / www.21cnjy.com )抗衡。 短文中指毒蛇看到青蛙鼓得像只球依然不害怕,我行我素要吃掉青蛙。 23. 1 4 在山涧采药时救了一只和毒蛇搏斗的青蛙 在山涧采药时救了一个晕倒的讨饭老汉,想要找水时发现一口奇怪的水井 24.示例:瞬间那口井变成了一只大青蛙,冲周老汉亲切地喊:“恩人啊,当初蒙你施恩相救我才活到今天。看你经常扶贫济困,我就化作一口水井,希望能报答你,也能帮帮打柴、放牛的乡亲们。” 25.示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出处:21教育名师】
【解析】22.本题考查了词语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系上下文理解,对峙:意思是指对抗、抗衡。本文指毒蛇和青蛙相对而立,准备展开搏斗。不买账:不理睬,不给面子,不当一回事。本文指毒蛇根本不把青蛙的示威当做一回事。
23.本题考查了对各个自然段主要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概括及排序。结合内容理解,抓住关键词句概括,熟读全文可知,这篇短文写了有一天,有个叫周声的在山间采药,从蛇口里救了一只青蛙,后来那只大青蛙变成了口无意井来报答周老汉和那些打柴、放牛的穷人。先概括主要内容,本文排序时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看,通读全文可知,“这口奇怪的“无意井”此后总是在周声需要时出现。几十年后,周声才发现原来这口井就是那只他救过的青蛙所变。” 这是文章的结尾,要排第(4)。由此可以推断“周声是个乐善好施的采药老汉”排第(1)。
24.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结合内容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原句的基础上写的更具体,想象合理即可。青蛙说的内容,主要围绕对周声的感激之情,以及告知周声那口井是它变的这件事,目的是为了报答周声以及穷苦的乡亲们。
25.本题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内容理解,例: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付出就会有回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6.范文:
我最喜欢的民间故事
“哈哈哈!真是太搞笑了,我的肚子都快要撑 ( http: / / www.21cnjy.com )破了。”生活中有千千万万个有趣的民间故事,比如勤奋劳作的怪异儿《枣核》《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还有既不温暖又不漂亮的方帽子》。他们就像许许多多的星星一样。其中,有一颗最亮的星星,我拿出来让大家看一看吧。www.21-cn-jy.com
以前,在一个村庄里有一户人家,他们没有儿子,整天说:“要是有一个儿子该多好呀!”不久,他们真的生了一个枣核大小的儿子,还起名叫“枣核。”
一天天过去了,枣核一点儿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没长。爹娘都说:“枣核你一点儿也不长有什么用?”可枣核说,虽然我小,但是我可以做事呀!枣核能扶梨,能赶驴。柴也比别人打的多,它一跳就能跳到房顶。
一年大旱,庄家没收成,县官还把牛羊全带走了。大家都很失望,可它说他有办法。
晚上,枣核′钻进牛耳朵里。开始大叫,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一叫,徼役全醒来了。冲出门开始找可是,什么也没有,衙役们回到屋里,又听见了声音,衙役不放心。于是又起床来找。可还是什么都没有。其中一个人说:“我们睡吧,管他什么东西在叫呢?”于是,枣核轻轻松松的把牛羊带走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畜生没了,县官其能善罢甘休,就去找人,枣 ( http: / / www.21cnjy.com )核说他一个人做事一人当,县官就把枣核带走了。来到大唐,县官大叫一声“给我打”!可是怎么也没打到。最后,枣核一把抓住县官的胡子上,还荡起了秋千,衙役们一下子把向县宫打去,没打到枣核却把县官牙给打掉了。大官们都冲上去照顾县宫,枣核开心的走了。
这就是我喜欢的民间故事,让我知道了做人要大方,要多为别人贡献,才有更好的结果。
【详解】本文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此次作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话题作文,即给出指定的话题,围绕此话题进行写作,与命题作文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指定文章题目和内容,一个是围绕给出的题目进行内容和标题创作。要求如下:选定一个民间故事,回忆一下故事的来龙去脉,注意写出人物的特点,揭示出故事蕴含的道理。www-2-1-cnjy-com
构思如下:
一、明确写作方向。
主次分明的突出写作内容,要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民间故事,然后集中笔墨描写故事的来龙去脉,最后揭示其蕴含的道理。
二、以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进行构思。
开头:先说有许多有趣的民间故事,并列举一些出来,然后再点题说“我”最爱的民间故事。
中间:叙述这个故事,可利用对主人公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突出主人公的特点。
最后:照应题目表明这便是“我”最爱的故事,并揭示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以及对人的启发进行结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