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A卷】第五单元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章末检测——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2023八上·普宁期末)下列动物与其主要运动方式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蜗牛——爬行 B.青蛙——跳跃
C.鸵鸟——飞行 D.蝙蝠——飞行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A.蜗牛属于软体动物,用足爬行,A不符合题意。
B.青蛙的后肢发达,适于跳跃,B不符合题意。
C.鸵鸟是一种生活在非洲草原和沙漠地区的鸟类。鸵鸟没有龙骨突起,不能飞行,但都有强壮的后肢,善于奔跑,C符合题意。
D.蝙蝠的飞行器官是翼膜,运动方式是飞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不相同,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
2.(2023八上·五常期末)蛇和蜜蜂主要的运动方式分别是( )
A.爬行和飞行 B.行走和飞行 C.行走和跳跃 D.爬行和跳跃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蛇属于爬行动物,所以,蛇的主要运动方式为爬行,蜜蜂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有三对足和两对翅,所以,蜜蜂的运动方式为飞行,可见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运动方式,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种动物的同一行为可能要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去完成,常见的运动方式有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如动物的取食行为,鱼通过游泳的运动方式去完成,而陆生动物要通过行走或奔跑的运动方式来完成的。
3.(2023八上·柳州期末)蝙蝠全身骨质轻,前肢掌骨和指骨均延长并生有翼膜,如图所示。蝙蝠借助翼膜可实现( )
A.跳跃 B.飞行 C.奔跑 D.爬行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蝙蝠属于哺乳动物,前肢特化成翼手,与身体侧面、后肢以及尾之间连成一个薄而柔韧的翼膜,借助翼膜蝙蝠可实现飞行。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的主要类群和运动方式比较:
生 活 环 境 名 称 运 动 方 式 运 动 器 官 呼 吸 器 官
水 中 (以游泳为主) 水 母 草 履 虫 鱼 类 青 蛙 漂浮、倒退 摆 动 游 泳 跳跃、游泳 伞 部 纤 毛 鳍、尾部 蹼 皮 膜 鳃 肺和皮肤
陆 地 蜥 蜴 鸵 鸟 狗 袋 鼠 爬 行 奔 跑 行 走 跳 跃 四 肢 后 肢 四 肢 后 肢 肺 肺和气囊 肺 肺
空 中 (以飞行为主) 鸟 类 会飞的昆虫 蝙 蝠 飞 行 两 翼 双 翅 翼 膜 肺和气囊 气 管 肺
4.(2023八上·榕城期末)下列哪项不是鸟类具有的运动方式?( )
A.滑翔 B.鼓翼飞行 C.爬行 D.行走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一般情况下,鸟类在飞行时交替使用鼓翼飞行、滑翔等方式,在陆地上时也能行走,爬行不是鸟类具有的运动形式;
故答案为:C。
【分析】(1)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鼓翼飞行、滑翔、行走是鸟类的运动形式。
(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爬行是爬行动物的运动形式。
5.(2023八上·广州期末)藏羚羊四肢发达,奔跑如飞,它的运动系统由( )组成
A.关节、肌肉 B.骨、关节、肌肉
C.骨、骨骼肌 D.骨骼、关节、骨骼肌
【答案】B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的,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骨骼肌、骨、关节相互配合活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的。
6.(2022八上·巴州期末)动物的运动都是通过一定结构来完成的,人的运动系统不包括( )
A.骨 B.神经 C.骨连结 D.骨骼肌
【答案】B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接。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骨连接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收缩能为运动提供动力。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接。骨连接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
7.(2022八上·青岛期末)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骨在躯体运动中起着支点的作用
B.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C.关节软骨在运动时可起连接的作用
D.骨骼肌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答案】B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骨在躯体运动中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的作用,A错误。
B.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B正确。
C.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关节灵活,C错误。
D.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运动系统的组成:
8.(2023八上·柳州期末)当小腿弯曲如图所示时,股四头肌和腓肠肌的状态分别是( )
A.同时收缩 B.同时舒张
C.股四头肌舒张,腓肠肌收缩 D.股四头肌收缩,腓肠肌舒张
【答案】C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当小腿弯曲时,股四头肌舒张,腓肠肌收缩,这两组肌肉需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这个运动,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9.(2023八上·盐田期末)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当排球运动员在发球前屈肘时(如图),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答案】A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由图可以看出,当排球运动员在发球前,会屈肘,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为基础题,熟记即可,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10.(2023八上·惠城期末)2021年12月9日,“天空课堂”正式开启,航天员分享了他们的感受和做了有趣的实验,其中有一个展示是航天员叶光富表演太空转身,在这个过程中关节和骨骼肌分别起的作用是( )
A.支点、杠杆 B.杠杆、动力 C.支点、动力 D.动力、支点
【答案】C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在运动过程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故答案为:C。
【分析】当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肌肉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相应部位产生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11.(2023八上·广州期末)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②骨绕关节转动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④骨骼肌收缩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答案】C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可见题干中,完成任何一个动作时的步骤为: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骨、肌肉和关节的协调配合,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骼肌提供动力,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
12.(2022八上·惠东期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动物的行为( )
A.北极熊的冬眠 B.野兔的心跳
C.蜻蜓点水 D.母鸡孵卵
【答案】B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
【解析】【解答】A.北极熊的冬眠是先天性行为,A不符合题意。
B.野兔的心跳是一种生理现象,不属于动物行为,B符合题意。
CD.蜻蜓点水、母鸡孵卵都是繁殖行为,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 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 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按表现不同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以及社会行为等。
13.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中,最正确的是( )
A.指动物各种各样的运动方式,甚至包括静止不动、注目凝视
B.静止不动时,就没有动物行为
C.指动物明显的、大范围的、高速的运动
D.指表面静止,及身体内部发生着的种种生理活动和变化
【答案】A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
【解析】【解答】动物行为包括动物身体的运动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气味的释放、各种传递信息的行为等。
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 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 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
14.(2020八上·百色期末)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孔雀开屏 B.鲸鱼“喷”水
C.青蛙冬眠 D.蜻蜓点水
【答案】B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
【解析】【解答】A、孔雀开屏是繁殖行为,A不符合题意;
B、鲸鱼“喷”水是生理现象,B符合题意;
C、青蛙冬眠,冬眠是变温动物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C不符合题意;
D、蜻蜓点水是繁殖行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 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 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
15.(2023八上·钦州期末)在收获的季节,仓鼠将植物的果实和种子贮存在洞穴中,这属于( )
A.繁殖行为 B.贮食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答案】B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类型
【解析】【解答】A.繁殖行为:动物产生和培养下一代的行为,包括占区、求偶、交配、筑巢、孵卵及抚幼等,A不符合题意。
B.贮食行为:食物丰富时,有些动物会储存一些食物等饥饿时再取来食用的行为,如松树埋藏松籽,B符合题意。
C.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特点是双方的身体不受到伤害,失败者表示出屈服,胜利者就停止攻击,C不符合题意。
D.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的行为按照功能来分,可以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节律行为。
16.(2023八上·中山期末)许多诗词生动地描写了动物的行为。以下选项中解读错误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社会行为 B.穿花蛱蝶深深见——取食行为
C.蜻蜓点水款款飞——繁殖行为 D.避寒候鸟高飞远——迁徙行为
【答案】A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类型
【解析】【解答】A、春蚕到死丝方尽是春蚕发育过程的从幼虫到蛹期的过程,并不是社会行为,A说法错误。
B、“穿花蛱蝶深深见”属于取食行为,B说法正确。
C、“蜻蜓点水款款飞”是蜻蜓产卵的情况,属于繁殖行为,C说法正确。
D、“避寒候鸟高飞远”体现的是鸟类为了避寒迁徙到南方过冬,属于鸟类的迁徙行为,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行为,为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积累身边常见动物的行为的相关实例,动物的行为根据功能划分分为:觅食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防御行为等,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防御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繁殖行为是指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迁徙行为是指某种鸟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
17.(2023八上·常平镇期末)在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研究中,要从卵进行隔离饲养,是为了( )
A.排除后天学习因素影响 B.证明是后天学习形成的
C.卵比较好取得 D.卵有传染性
【答案】A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类型
【解析】【解答】取食本身属于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会受后天的各种因素影响,因此为了使探究具有可信度,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是为了避免后天各种因素对实验产生干扰;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探究的单一变量原则。在实验设计中,只能存在一个变量,其他变量需要适宜且相等,不能对实验产生干扰。
18.(2023八上·花都期末)动物在生活中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行为。孔雀开屏、青蛙抱对、鸟类孵卵都是( )
A.防御行为 B.迁徙行为
C.繁殖行为 D.取食行为
【答案】C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类型
【解析】【解答】A、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A不符合题意。
B、动物的迁徙是指动物周期性的较长距离往返于不同栖居地的行为,B不符合题意。
C、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所以,题干中的“孔雀开屏”“青蛙抱对”是与繁殖有关的行为,C符合题意。
D、取食行为是动物获得营养的诸多活动,包括寻找、获取食物等过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行为的类型,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目的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
19.(2023八上·盐田期末)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技巧同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上述行为属于( )
A.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 C.社会行为 D.繁殖行为
【答案】B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蜘蛛知网是蜘蛛生来就有的,由蜘蛛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根据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
20.(2023八上·未央期末)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惊弓之鸟、大雁南飞 B.猫捉老鼠、鹦鹉学舌
C.孔雀开屏、公鸡报晓 D.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A、惊弓之鸟是鸟通过经验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A不符合题意。
B、鹦鹉学舌是鹦鹉通过后天学习和经验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不符合题意。
C、孔雀开屏、公鸡报晓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C符合题意。
D、黄牛耕地、老马识途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大雁南飞、蜘蛛结网、鲟鱼洄游、孔雀开屏、公鸡报晓等,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如鹦鹉学舌、惊弓之鸟、老马识途等。
21.(2023八上·惠东期末)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与“金鸡报晓”类型相同的是( )
A.谈虎色变 B.老马识途 C.蜘蛛结网 D.海狮顶球
【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谈虎色变 ”、“老马识途 ”、“海狮顶球”都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而“金鸡报晓”和“蜘蛛结网 ”都是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22.(2023八上·澄城期末)珍妮 古道尔在非洲原丛林观察到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作为食物,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实例与上述的动物行为类型相同的是 ( )
A.春蚕吐丝结茧 B.机器人学弹琴
C.老马识途 D.蜘蛛结网
【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作为食物,这是小猩猩通过后天的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选项中,A春蚕吐丝结茧、B机器人学弹琴、D蜘蛛结网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C老马识途是马出生后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蜘蛛结网、鸟的育雏等;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如老马识途、鹦鹉学舌等。
23.(2023八上·渠县期末)下列对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 )
动物种类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51 28 4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由生活经验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A正确;
B、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比甲、乙少,所以丙的学习能力最强,B正确;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C错误;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习行为的内容。
(1)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2)动物越高等,往往学习能力越强。
24.(2023八上·宝应月考)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的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下列对“小鸟”该种行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B.这是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C.这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D.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答案】D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的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小鸟的这种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不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
故答案为:D。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25.(2022八上·吉林期末)如图是“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装置图,下列关于实验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时蚂蚁处于饥饿状态
B.从甲、乙两蚁穴各捕10只蚂蚁进行实验
C.木条AB和BC的粗细、长短应保持一致
D.实验过程中不能直接用手移动木条
【答案】B
【知识点】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解析】【解答】A、实验时蚂蚁处于饥饿状态,可以保证蚂蚁通讯正常进行,这样更利于实验观察,A说法正确。
B、为了保证变量唯一,应从同一蚁穴抓捕蚂蚁,B说法错误。
C、为了保证变量唯一,木条AB和BC的粗细、长短应保持一致,C说法正确。
D、实验过程中不能直接用手移动木条,以免其他气味的干扰,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过程,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蚂蚁群体生活,具有社会行为,在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个成员之间通过气味、形体姿态等进行信息交流。
26.(2022八上·龙岗期末)下列行为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
A.蜜蜂发现蜜源后跳舞
B.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C.飞蛾扑向光源
D.长尾猴遇到危险时发出叫声警示同伴
【答案】C
【知识点】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解析】【解答】ABD.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蜜蜂发现蜜源后跳舞、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长尾猴遇到危险时发出叫声警示同伴都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ABD不符合题意。
C.飞蛾扑向光源是昆虫的趋光性,不是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
27.(2022八上·南山期中)人类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动物之间也有着独特的“语言”交流,下列行为中没有动物“语言”交流的是( )
A.蜜蜂跳舞 B.蚂蚁搬家 C.孔雀开屏 D.飞蛾扑火
【答案】D
【知识点】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解析】【解答】A蜜蜂跳舞、B蚂蚁搬家、C孔雀开屏这是动物通过形体姿态、气味进行信息交流,D飞蛾补火是动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属于应激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通讯,为基础题,难度不大,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
28.(2023八上·罗湖期末)下列动物中,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①蚂蚁
②蟋蟀
③大象
④刺猬
⑤黑长尾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答案】C
【知识点】社会行为
【解析】【解答】营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在①蚂蚁群体中有明确的分工,成员之间有分工,形成等级,具有社会行为的是①③⑤。
故答案为:C。
【分析】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如:蜜蜂的蜂群中,有蜂王、雄峰和工蜂之分,但它们既分工又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猩猩和狒狒等群体中都有一只“首领”等。个体之间的关系是:“个体作用不同,地位也不平等”.营社群生活的动物还有蚂蚁、白蚁、大雁、狮子等。
29.(2023八上·伊通期末)“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图表示四种动物的行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乙与其他三者不同
B.甲中猩猩钓食蚂蚁,蚂蚁具有社会行为
C.丙和丁比较,丙的学习能力要弱一些
D.只有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重要意义
【答案】D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社会行为
【解析】【解答】A.从获得途径上来看,乙是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而甲、丙、丁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属于学习行为,A正确。
B.营社会行为的动物一般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蚂蚁具有社会行为,B正确。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丙和丁比较,丙动物低等,它的动物学习能力较弱,C正确。
D.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学习能力。因此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按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按行为的功能、不同表现可分为觅食行为、贮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领域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会行为、定向行为、通讯行为等。
30.(2023八上·新会期末)野生亚洲象是列入《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的濒危物种之一,也是我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据2021年6月4日的中国新闻网报道,15头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逛吃”北迁。象群中由其中一头成年的雌象带领前行,其他成员跟着“首领”走的行为属于( )
A.领域行为 B.攻击行为 C.觅食行为 D.社会行为
【答案】D
【知识点】社会行为
【解析】【解答】A.领域行为是指动物占有领域的行为和现象。如“狗撒尿做标记”是狗的领域行为,A错误。
B.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B错误。
C.觅食行为是通过自身独特的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与之密切相连的是贮食行为,各种动物都有贮食行为,鲸鱼吞吃小鱼;蟒追青蛙,C错误。
D.象的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象群中其他成员跟着“首领”走,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社会行为(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二、实验探究题(共10分)
31.(2021八上·河源期中)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生物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请回答。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3个岛,岛间用两根等长的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岛到达其他的岛。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做出的假设是: 。
(2)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
(3)蚂蚁属于节肢动物中的 。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5)若把一只工蚁的触角剪去,它还能去搬运食物吗? 。
(6)能否直接用手移动“桥”? 为什么?
【答案】(1)蚂蚁靠气味进行通讯
(2)社会
(3)昆虫
(4)B
(5)不能
(6)不;因为手上可能有其他气味,会影响实验结果。
【知识点】社会行为;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节肢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解析】【解答】(1)作出假设是对提出的问题“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做出的肯定或否定回答,所以据材料做出的假设是: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
(2)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所以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属于社会行为。
(3)蚂蚁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所以蚂蚁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
(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的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说明了生物影响环境,故答案为:B。
(5)蚂蚁之间是通过触角传递信息的,它们的触角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气味成了蚂蚁信息交流的方式,若把一只工蚁的触角剪去,它不能能去搬运食物,因为它们的触角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
(6)在实验中不能直接用手来对换小木条,移动“桥”,因为手上可能有其他气味,会影响实验结果。
【分析】(1)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一系列行为。
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白蚁、蜜蜂、狒狒等。
(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
方式:动作、声音、气味等。如蜜蜂的圆形舞、鸟类的鸣叫、性外激素等。
意义: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和繁衍。
三、读图理解题(共10分)
32.(2023八上·惠阳期末)如图是人体上臂的两组肌肉协调活动及关节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A图表示 动作。当[①]肱二头肌群受到神经系统传来的兴奋而呈 状态,同时[②]肱三头肌群呈 状态,就会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 产生相应动作。
(2)B图表示伸肘动作。每一块骨骼肌都是由[③] 和[④] 组成的。
(3)C图关节很灵活,离不开[3] 内的滑液和[5] ,减少运动时的摩擦作用。
(4)C图若运动过度,会使[1] 从[4] 中脱离出来,这种现象称为脱臼。
【答案】(1)屈肘;收缩;舒张;关节
(2)肌腹;肌腱
(3)关节腔;关节软骨
(4)关节头;关节窝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1)每完成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发生收缩或舒张,牵拉所附着的骨骼,使之围绕关节活动,而产生运动。A屈肘动作时,①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②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
(2)骨骼肌具有遇刺激而收缩的特性,每一块骨骼肌都是由③肌腹和④肌腱组成的,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3)关节的结构与关节既牢固又灵活特性相适应,其中与关节牢固性相关的结构是图中2关节囊。关节面上覆盖着5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3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4)1关节头从4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的现象称为脱臼。
【分析】图中: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③肌腹,④肌腱。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窝,5关节软骨。
(1)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接叫作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构成。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覆盖有关节软骨,可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牢固地联系相邻两骨,内外有韧带,加固联结,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灵活自如。
(2)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四、资料分析题(共20分)
33.(2023八上·佛山期末)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对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与运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班主任在开展“运动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中制作了如图模型,并查找相关资料。
资料一:运动前要进行热身运动,运动时佩戴护具可以起到缓冲和支撑的功效,减少受伤几率。
资料二:若运动姿势不当等易造成关节损伤,伤后马上热敷,其实会加重病情。正确的做法应是在伤后48小时内给予间断性冷敷。组织遇冷后会收缩,减少液体渗出,且血管收缩有助于损伤组织止血,减缓肿胀,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1)人的运动系统主要由 、关节和肌肉组成;图中能代表肌肉的是[ ],每一个动作至少需要 组肌肉参与,若要③向上运动,[ ]需要收缩。
(2)资料一中,佩戴护具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图中的[ ],骨骼肌受 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能完成相关动作。动作不当,容易造成关节头与 错位导致脱臼。
(3)分析资料二,在受伤的 小时内不宜热敷,因为热敷会使血管 (填“收缩”或“舒张”),加剧局部出血,可见运动还需要 等系统配合完成。
【答案】(1)骨;②④;两;②
(2)①;神经;关节窝
(3)48;舒张;神经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1)运动依赖于运动系统,人体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图中②④表示肌肉。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要完成图B的动作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若要③向上运动,②需要收缩,④需要舒张。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运动中佩戴护具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图中的①关节,动作不当,容易造成脱臼,使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
(3)运动扭伤后,48小时内不宜热敷,因为48小时内,血管未修复,热敷会使皮肤内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加剧局部出血。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分析】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起保护作用,骨、关节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
34.(2021八上·高州月考)资料分析
资料一:老鼠和猫本是一对天敌,然而某户人家养的一只大白猫却和一只小老鼠和睦相处,并且这只刚产仔的母猫还给小老鼠喂奶吃。
资料二:蓬莱海洋极地世界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跳迪斯科、转呼啦圈等节目往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资料三:白蚁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职产卵;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的交配;工蚁承担了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和饲喂白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 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一中的母猫喂养小老鼠的行为属于 ,该行为是由母猫体内的 所决定的。
(3)在资料二中,海豚的表演属于 行为。动物的 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 ,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 。
(4)由资料三判断,白蚁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它们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形成了一定的 。
【答案】(1)繁殖(繁衍)
(2)先天性行为;遗传物质/DNA
(3)学习;学习;高等;少
(4)社会;分工;组织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社会行为
【解析】【解答】(1)动物的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繁衍)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2)结合分析可知: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母猫喂养小老鼠的行为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产生这种行为的物质基础是由母猫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3)海豚的表演是一种学习行为,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取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4)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如白蚁的群体中,工蚁的职能是筑巢及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兵蚁则专司蚁穴的保卫,雌蚁是专职的“产卵机器”,也叫蚁后,就体现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由资料三判断,白蚁是具有社会行为(社群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它们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形成了一定的组织。
【分析】(1)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春燕衔泥筑巢属于繁殖行为。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3)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
(4)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如:蜜蜂的蜂群中,有蜂王、雄峰和工蜂之分,但它们既分工又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猩猩和狒狒等群体中都有一只“首领”等。个体之间的关系是:“个体作用不同,地位也不平等”.营社群生活的动物还有蚂蚁、白蚁、大雁、狮子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A卷】第五单元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章末检测——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2023八上·普宁期末)下列动物与其主要运动方式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蜗牛——爬行 B.青蛙——跳跃
C.鸵鸟——飞行 D.蝙蝠——飞行
2.(2023八上·五常期末)蛇和蜜蜂主要的运动方式分别是( )
A.爬行和飞行 B.行走和飞行 C.行走和跳跃 D.爬行和跳跃
3.(2023八上·柳州期末)蝙蝠全身骨质轻,前肢掌骨和指骨均延长并生有翼膜,如图所示。蝙蝠借助翼膜可实现( )
A.跳跃 B.飞行 C.奔跑 D.爬行
4.(2023八上·榕城期末)下列哪项不是鸟类具有的运动方式?( )
A.滑翔 B.鼓翼飞行 C.爬行 D.行走
5.(2023八上·广州期末)藏羚羊四肢发达,奔跑如飞,它的运动系统由( )组成
A.关节、肌肉 B.骨、关节、肌肉
C.骨、骨骼肌 D.骨骼、关节、骨骼肌
6.(2022八上·巴州期末)动物的运动都是通过一定结构来完成的,人的运动系统不包括( )
A.骨 B.神经 C.骨连结 D.骨骼肌
7.(2022八上·青岛期末)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骨在躯体运动中起着支点的作用
B.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C.关节软骨在运动时可起连接的作用
D.骨骼肌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8.(2023八上·柳州期末)当小腿弯曲如图所示时,股四头肌和腓肠肌的状态分别是( )
A.同时收缩 B.同时舒张
C.股四头肌舒张,腓肠肌收缩 D.股四头肌收缩,腓肠肌舒张
9.(2023八上·盐田期末)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当排球运动员在发球前屈肘时(如图),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10.(2023八上·惠城期末)2021年12月9日,“天空课堂”正式开启,航天员分享了他们的感受和做了有趣的实验,其中有一个展示是航天员叶光富表演太空转身,在这个过程中关节和骨骼肌分别起的作用是( )
A.支点、杠杆 B.杠杆、动力 C.支点、动力 D.动力、支点
11.(2023八上·广州期末)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②骨绕关节转动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④骨骼肌收缩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12.(2022八上·惠东期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动物的行为( )
A.北极熊的冬眠 B.野兔的心跳
C.蜻蜓点水 D.母鸡孵卵
13.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中,最正确的是( )
A.指动物各种各样的运动方式,甚至包括静止不动、注目凝视
B.静止不动时,就没有动物行为
C.指动物明显的、大范围的、高速的运动
D.指表面静止,及身体内部发生着的种种生理活动和变化
14.(2020八上·百色期末)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孔雀开屏 B.鲸鱼“喷”水
C.青蛙冬眠 D.蜻蜓点水
15.(2023八上·钦州期末)在收获的季节,仓鼠将植物的果实和种子贮存在洞穴中,这属于( )
A.繁殖行为 B.贮食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16.(2023八上·中山期末)许多诗词生动地描写了动物的行为。以下选项中解读错误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社会行为 B.穿花蛱蝶深深见——取食行为
C.蜻蜓点水款款飞——繁殖行为 D.避寒候鸟高飞远——迁徙行为
17.(2023八上·常平镇期末)在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研究中,要从卵进行隔离饲养,是为了( )
A.排除后天学习因素影响 B.证明是后天学习形成的
C.卵比较好取得 D.卵有传染性
18.(2023八上·花都期末)动物在生活中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行为。孔雀开屏、青蛙抱对、鸟类孵卵都是( )
A.防御行为 B.迁徙行为
C.繁殖行为 D.取食行为
19.(2023八上·盐田期末)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技巧同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上述行为属于( )
A.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 C.社会行为 D.繁殖行为
20.(2023八上·未央期末)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惊弓之鸟、大雁南飞 B.猫捉老鼠、鹦鹉学舌
C.孔雀开屏、公鸡报晓 D.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21.(2023八上·惠东期末)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与“金鸡报晓”类型相同的是( )
A.谈虎色变 B.老马识途 C.蜘蛛结网 D.海狮顶球
22.(2023八上·澄城期末)珍妮 古道尔在非洲原丛林观察到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作为食物,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实例与上述的动物行为类型相同的是 ( )
A.春蚕吐丝结茧 B.机器人学弹琴
C.老马识途 D.蜘蛛结网
23.(2023八上·渠县期末)下列对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 )
动物种类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51 28 4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24.(2023八上·宝应月考)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的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下列对“小鸟”该种行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B.这是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C.这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D.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25.(2022八上·吉林期末)如图是“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装置图,下列关于实验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时蚂蚁处于饥饿状态
B.从甲、乙两蚁穴各捕10只蚂蚁进行实验
C.木条AB和BC的粗细、长短应保持一致
D.实验过程中不能直接用手移动木条
26.(2022八上·龙岗期末)下列行为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
A.蜜蜂发现蜜源后跳舞
B.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C.飞蛾扑向光源
D.长尾猴遇到危险时发出叫声警示同伴
27.(2022八上·南山期中)人类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动物之间也有着独特的“语言”交流,下列行为中没有动物“语言”交流的是( )
A.蜜蜂跳舞 B.蚂蚁搬家 C.孔雀开屏 D.飞蛾扑火
28.(2023八上·罗湖期末)下列动物中,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①蚂蚁
②蟋蟀
③大象
④刺猬
⑤黑长尾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29.(2023八上·伊通期末)“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图表示四种动物的行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乙与其他三者不同
B.甲中猩猩钓食蚂蚁,蚂蚁具有社会行为
C.丙和丁比较,丙的学习能力要弱一些
D.只有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重要意义
30.(2023八上·新会期末)野生亚洲象是列入《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的濒危物种之一,也是我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据2021年6月4日的中国新闻网报道,15头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逛吃”北迁。象群中由其中一头成年的雌象带领前行,其他成员跟着“首领”走的行为属于( )
A.领域行为 B.攻击行为 C.觅食行为 D.社会行为
二、实验探究题(共10分)
31.(2021八上·河源期中)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生物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请回答。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3个岛,岛间用两根等长的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岛到达其他的岛。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做出的假设是: 。
(2)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
(3)蚂蚁属于节肢动物中的 。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5)若把一只工蚁的触角剪去,它还能去搬运食物吗? 。
(6)能否直接用手移动“桥”? 为什么?
三、读图理解题(共10分)
32.(2023八上·惠阳期末)如图是人体上臂的两组肌肉协调活动及关节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A图表示 动作。当[①]肱二头肌群受到神经系统传来的兴奋而呈 状态,同时[②]肱三头肌群呈 状态,就会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 产生相应动作。
(2)B图表示伸肘动作。每一块骨骼肌都是由[③] 和[④] 组成的。
(3)C图关节很灵活,离不开[3] 内的滑液和[5] ,减少运动时的摩擦作用。
(4)C图若运动过度,会使[1] 从[4] 中脱离出来,这种现象称为脱臼。
四、资料分析题(共20分)
33.(2023八上·佛山期末)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对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与运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班主任在开展“运动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中制作了如图模型,并查找相关资料。
资料一:运动前要进行热身运动,运动时佩戴护具可以起到缓冲和支撑的功效,减少受伤几率。
资料二:若运动姿势不当等易造成关节损伤,伤后马上热敷,其实会加重病情。正确的做法应是在伤后48小时内给予间断性冷敷。组织遇冷后会收缩,减少液体渗出,且血管收缩有助于损伤组织止血,减缓肿胀,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1)人的运动系统主要由 、关节和肌肉组成;图中能代表肌肉的是[ ],每一个动作至少需要 组肌肉参与,若要③向上运动,[ ]需要收缩。
(2)资料一中,佩戴护具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图中的[ ],骨骼肌受 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能完成相关动作。动作不当,容易造成关节头与 错位导致脱臼。
(3)分析资料二,在受伤的 小时内不宜热敷,因为热敷会使血管 (填“收缩”或“舒张”),加剧局部出血,可见运动还需要 等系统配合完成。
34.(2021八上·高州月考)资料分析
资料一:老鼠和猫本是一对天敌,然而某户人家养的一只大白猫却和一只小老鼠和睦相处,并且这只刚产仔的母猫还给小老鼠喂奶吃。
资料二:蓬莱海洋极地世界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跳迪斯科、转呼啦圈等节目往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资料三:白蚁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职产卵;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的交配;工蚁承担了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和饲喂白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 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一中的母猫喂养小老鼠的行为属于 ,该行为是由母猫体内的 所决定的。
(3)在资料二中,海豚的表演属于 行为。动物的 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 ,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 。
(4)由资料三判断,白蚁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它们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形成了一定的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A.蜗牛属于软体动物,用足爬行,A不符合题意。
B.青蛙的后肢发达,适于跳跃,B不符合题意。
C.鸵鸟是一种生活在非洲草原和沙漠地区的鸟类。鸵鸟没有龙骨突起,不能飞行,但都有强壮的后肢,善于奔跑,C符合题意。
D.蝙蝠的飞行器官是翼膜,运动方式是飞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不相同,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
2.【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蛇属于爬行动物,所以,蛇的主要运动方式为爬行,蜜蜂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有三对足和两对翅,所以,蜜蜂的运动方式为飞行,可见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运动方式,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种动物的同一行为可能要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去完成,常见的运动方式有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如动物的取食行为,鱼通过游泳的运动方式去完成,而陆生动物要通过行走或奔跑的运动方式来完成的。
3.【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蝙蝠属于哺乳动物,前肢特化成翼手,与身体侧面、后肢以及尾之间连成一个薄而柔韧的翼膜,借助翼膜蝙蝠可实现飞行。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的主要类群和运动方式比较:
生 活 环 境 名 称 运 动 方 式 运 动 器 官 呼 吸 器 官
水 中 (以游泳为主) 水 母 草 履 虫 鱼 类 青 蛙 漂浮、倒退 摆 动 游 泳 跳跃、游泳 伞 部 纤 毛 鳍、尾部 蹼 皮 膜 鳃 肺和皮肤
陆 地 蜥 蜴 鸵 鸟 狗 袋 鼠 爬 行 奔 跑 行 走 跳 跃 四 肢 后 肢 四 肢 后 肢 肺 肺和气囊 肺 肺
空 中 (以飞行为主) 鸟 类 会飞的昆虫 蝙 蝠 飞 行 两 翼 双 翅 翼 膜 肺和气囊 气 管 肺
4.【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
【解析】【解答】一般情况下,鸟类在飞行时交替使用鼓翼飞行、滑翔等方式,在陆地上时也能行走,爬行不是鸟类具有的运动形式;
故答案为:C。
【分析】(1)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鼓翼飞行、滑翔、行走是鸟类的运动形式。
(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爬行是爬行动物的运动形式。
5.【答案】B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的,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骨骼肌、骨、关节相互配合活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的。
6.【答案】B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接。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骨连接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收缩能为运动提供动力。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接。骨连接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
7.【答案】B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A.骨在躯体运动中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的作用,A错误。
B.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B正确。
C.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关节灵活,C错误。
D.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运动系统的组成:
8.【答案】C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当小腿弯曲时,股四头肌舒张,腓肠肌收缩,这两组肌肉需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这个运动,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9.【答案】A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由图可以看出,当排球运动员在发球前,会屈肘,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为基础题,熟记即可,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10.【答案】C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在运动过程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故答案为:C。
【分析】当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肌肉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相应部位产生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11.【答案】C
【知识点】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可见题干中,完成任何一个动作时的步骤为: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骨、肌肉和关节的协调配合,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骼肌提供动力,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
12.【答案】B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
【解析】【解答】A.北极熊的冬眠是先天性行为,A不符合题意。
B.野兔的心跳是一种生理现象,不属于动物行为,B符合题意。
CD.蜻蜓点水、母鸡孵卵都是繁殖行为,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 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 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按表现不同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以及社会行为等。
13.【答案】A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
【解析】【解答】动物行为包括动物身体的运动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气味的释放、各种传递信息的行为等。
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 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 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
14.【答案】B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
【解析】【解答】A、孔雀开屏是繁殖行为,A不符合题意;
B、鲸鱼“喷”水是生理现象,B符合题意;
C、青蛙冬眠,冬眠是变温动物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C不符合题意;
D、蜻蜓点水是繁殖行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 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 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
15.【答案】B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类型
【解析】【解答】A.繁殖行为:动物产生和培养下一代的行为,包括占区、求偶、交配、筑巢、孵卵及抚幼等,A不符合题意。
B.贮食行为:食物丰富时,有些动物会储存一些食物等饥饿时再取来食用的行为,如松树埋藏松籽,B符合题意。
C.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特点是双方的身体不受到伤害,失败者表示出屈服,胜利者就停止攻击,C不符合题意。
D.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的行为按照功能来分,可以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节律行为。
16.【答案】A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类型
【解析】【解答】A、春蚕到死丝方尽是春蚕发育过程的从幼虫到蛹期的过程,并不是社会行为,A说法错误。
B、“穿花蛱蝶深深见”属于取食行为,B说法正确。
C、“蜻蜓点水款款飞”是蜻蜓产卵的情况,属于繁殖行为,C说法正确。
D、“避寒候鸟高飞远”体现的是鸟类为了避寒迁徙到南方过冬,属于鸟类的迁徙行为,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行为,为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积累身边常见动物的行为的相关实例,动物的行为根据功能划分分为:觅食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防御行为等,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防御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繁殖行为是指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迁徙行为是指某种鸟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
17.【答案】A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类型
【解析】【解答】取食本身属于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会受后天的各种因素影响,因此为了使探究具有可信度,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是为了避免后天各种因素对实验产生干扰;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探究的单一变量原则。在实验设计中,只能存在一个变量,其他变量需要适宜且相等,不能对实验产生干扰。
18.【答案】C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类型
【解析】【解答】A、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A不符合题意。
B、动物的迁徙是指动物周期性的较长距离往返于不同栖居地的行为,B不符合题意。
C、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所以,题干中的“孔雀开屏”“青蛙抱对”是与繁殖有关的行为,C符合题意。
D、取食行为是动物获得营养的诸多活动,包括寻找、获取食物等过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行为的类型,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目的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
19.【答案】B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蜘蛛知网是蜘蛛生来就有的,由蜘蛛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根据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
20.【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A、惊弓之鸟是鸟通过经验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A不符合题意。
B、鹦鹉学舌是鹦鹉通过后天学习和经验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不符合题意。
C、孔雀开屏、公鸡报晓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C符合题意。
D、黄牛耕地、老马识途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大雁南飞、蜘蛛结网、鲟鱼洄游、孔雀开屏、公鸡报晓等,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如鹦鹉学舌、惊弓之鸟、老马识途等。
21.【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谈虎色变 ”、“老马识途 ”、“海狮顶球”都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而“金鸡报晓”和“蜘蛛结网 ”都是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22.【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作为食物,这是小猩猩通过后天的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选项中,A春蚕吐丝结茧、B机器人学弹琴、D蜘蛛结网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C老马识途是马出生后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蜘蛛结网、鸟的育雏等;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如老马识途、鹦鹉学舌等。
23.【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由生活经验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A正确;
B、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比甲、乙少,所以丙的学习能力最强,B正确;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C错误;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习行为的内容。
(1)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2)动物越高等,往往学习能力越强。
24.【答案】D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的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小鸟的这种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不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
故答案为:D。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25.【答案】B
【知识点】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解析】【解答】A、实验时蚂蚁处于饥饿状态,可以保证蚂蚁通讯正常进行,这样更利于实验观察,A说法正确。
B、为了保证变量唯一,应从同一蚁穴抓捕蚂蚁,B说法错误。
C、为了保证变量唯一,木条AB和BC的粗细、长短应保持一致,C说法正确。
D、实验过程中不能直接用手移动木条,以免其他气味的干扰,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过程,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蚂蚁群体生活,具有社会行为,在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个成员之间通过气味、形体姿态等进行信息交流。
26.【答案】C
【知识点】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解析】【解答】ABD.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蜜蜂发现蜜源后跳舞、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长尾猴遇到危险时发出叫声警示同伴都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ABD不符合题意。
C.飞蛾扑向光源是昆虫的趋光性,不是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
27.【答案】D
【知识点】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解析】【解答】A蜜蜂跳舞、B蚂蚁搬家、C孔雀开屏这是动物通过形体姿态、气味进行信息交流,D飞蛾补火是动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属于应激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通讯,为基础题,难度不大,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
28.【答案】C
【知识点】社会行为
【解析】【解答】营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在①蚂蚁群体中有明确的分工,成员之间有分工,形成等级,具有社会行为的是①③⑤。
故答案为:C。
【分析】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如:蜜蜂的蜂群中,有蜂王、雄峰和工蜂之分,但它们既分工又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猩猩和狒狒等群体中都有一只“首领”等。个体之间的关系是:“个体作用不同,地位也不平等”.营社群生活的动物还有蚂蚁、白蚁、大雁、狮子等。
29.【答案】D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社会行为
【解析】【解答】A.从获得途径上来看,乙是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而甲、丙、丁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属于学习行为,A正确。
B.营社会行为的动物一般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蚂蚁具有社会行为,B正确。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丙和丁比较,丙动物低等,它的动物学习能力较弱,C正确。
D.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学习能力。因此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按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按行为的功能、不同表现可分为觅食行为、贮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领域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会行为、定向行为、通讯行为等。
30.【答案】D
【知识点】社会行为
【解析】【解答】A.领域行为是指动物占有领域的行为和现象。如“狗撒尿做标记”是狗的领域行为,A错误。
B.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B错误。
C.觅食行为是通过自身独特的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与之密切相连的是贮食行为,各种动物都有贮食行为,鲸鱼吞吃小鱼;蟒追青蛙,C错误。
D.象的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象群中其他成员跟着“首领”走,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社会行为(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31.【答案】(1)蚂蚁靠气味进行通讯
(2)社会
(3)昆虫
(4)B
(5)不能
(6)不;因为手上可能有其他气味,会影响实验结果。
【知识点】社会行为;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节肢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解析】【解答】(1)作出假设是对提出的问题“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做出的肯定或否定回答,所以据材料做出的假设是: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
(2)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所以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属于社会行为。
(3)蚂蚁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所以蚂蚁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
(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的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说明了生物影响环境,故答案为:B。
(5)蚂蚁之间是通过触角传递信息的,它们的触角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气味成了蚂蚁信息交流的方式,若把一只工蚁的触角剪去,它不能能去搬运食物,因为它们的触角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
(6)在实验中不能直接用手来对换小木条,移动“桥”,因为手上可能有其他气味,会影响实验结果。
【分析】(1)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一系列行为。
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白蚁、蜜蜂、狒狒等。
(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
方式:动作、声音、气味等。如蜜蜂的圆形舞、鸟类的鸣叫、性外激素等。
意义: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和繁衍。
32.【答案】(1)屈肘;收缩;舒张;关节
(2)肌腹;肌腱
(3)关节腔;关节软骨
(4)关节头;关节窝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1)每完成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发生收缩或舒张,牵拉所附着的骨骼,使之围绕关节活动,而产生运动。A屈肘动作时,①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②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
(2)骨骼肌具有遇刺激而收缩的特性,每一块骨骼肌都是由③肌腹和④肌腱组成的,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3)关节的结构与关节既牢固又灵活特性相适应,其中与关节牢固性相关的结构是图中2关节囊。关节面上覆盖着5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3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4)1关节头从4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的现象称为脱臼。
【分析】图中: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③肌腹,④肌腱。1关节头,2关节囊,3关节腔,4关节窝,5关节软骨。
(1)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接叫作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构成。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覆盖有关节软骨,可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牢固地联系相邻两骨,内外有韧带,加固联结,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灵活自如。
(2)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33.【答案】(1)骨;②④;两;②
(2)①;神经;关节窝
(3)48;舒张;神经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1)运动依赖于运动系统,人体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图中②④表示肌肉。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要完成图B的动作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若要③向上运动,②需要收缩,④需要舒张。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运动中佩戴护具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图中的①关节,动作不当,容易造成脱臼,使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
(3)运动扭伤后,48小时内不宜热敷,因为48小时内,血管未修复,热敷会使皮肤内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加剧局部出血。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分析】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起保护作用,骨、关节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
34.【答案】(1)繁殖(繁衍)
(2)先天性行为;遗传物质/DNA
(3)学习;学习;高等;少
(4)社会;分工;组织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社会行为
【解析】【解答】(1)动物的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繁衍)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2)结合分析可知: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母猫喂养小老鼠的行为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产生这种行为的物质基础是由母猫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3)海豚的表演是一种学习行为,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取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4)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如白蚁的群体中,工蚁的职能是筑巢及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兵蚁则专司蚁穴的保卫,雌蚁是专职的“产卵机器”,也叫蚁后,就体现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由资料三判断,白蚁是具有社会行为(社群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它们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形成了一定的组织。
【分析】(1)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春燕衔泥筑巢属于繁殖行为。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3)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
(4)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如:蜜蜂的蜂群中,有蜂王、雄峰和工蜂之分,但它们既分工又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猩猩和狒狒等群体中都有一只“首领”等。个体之间的关系是:“个体作用不同,地位也不平等”.营社群生活的动物还有蚂蚁、白蚁、大雁、狮子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