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考法训练: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典例剖析
左图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右图是该城市“地价等值线分布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据此完成1-2题。
1.图右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
A.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 B.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
C.商业中心集中布局的影响 D.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
2.⑤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
A.中心商务区 B.传统工业区 C.旅游休憩区 D.科教文化区
【答案】1.B2.D
【解析】1.受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地价等值线应均匀的呈同心圆状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A错误;交通干线与环线交汇处,交通通达度提高,地价等值线多会发生变曲,因此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受交通通达性影响较大,B正确;结合图示可知,地价等值线向多个方向弯曲,且弯曲延伸较大,不可能是商业中心集中布局造成的,C错误;环境质量优劣可导致局部地区地价的升降,应形成环形岛状,而不是地价等值线向郊区突出弯曲,D错误。故选B。
2.读图乙,⑤位于中心城区外缘,交通线附近,临近高新技术产业区,需要的技术人才较多,所以最可能是科教文化区,D正确;中心商务区应在市中心,而不是在市区外缘,A错误;⑤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地带,传统工业区一般污染较大,不应该布局在盛行风的上风向地带,B错误;旅游休憩区应位于旅游区,图中未显示旅游资源或旅游区,C错误。故选D。
考点分析
一、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城镇中心远近两个方面。
1.交通便捷程度:一般来说,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交通便捷程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交通便捷程度越差,土地价格或地租越低。
地理位置 交通便捷程度 地租 功能区
城镇中心有多条公路穿过 最好 最贵 商业区
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两旁和公路交会处 次之 较贵 外围商业区
远离市中心地区 差 较低 工业区
2.距离城镇中心远近:离城镇中心越近,土地租金越高;离城镇中心越远,土地租金越低。
图示
付租能力 商业用地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快,距离城镇中心的远近对商业影响最大 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较慢,距离城镇 中心的远近对住宅影响较小 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 距离递减最慢,距离城镇 中心的远近对工业的影响最小
区位 城镇中心 靠近城镇中心处 远离城镇中心处
功能区 商业区 居住区 工业区
区位选择原因 最大程度接近消费人群,商业付租最高 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空间较大,地租成本比例高,该区域内工业付租最高
二、政策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如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北京市适时调整空间结构,将市一级政府部门搬迁至近郊通州,并带动中心城区相关功能及部分人口向通州疏解,将通州建设为北京市的副中心
三、文化因素
①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镇功能分区的现状,如北京市中心城区为行政区
②城镇内某此地区在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声誉,这往往会吸引更多新的住宅或商场建在该外,以提高其知名度。如美国的好莱坞。
③种族或宗教信仰可以形成聚居区,如北美和欧洲的唐人街和黑人社区。
四、环境因素
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市中心的工业企业纷纷向外搬迁,原有的工业用地就可能被改造为商业用地或其他用地,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考法训练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 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
A.商业及公共服务、住宅、工业 B.住宅、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
C.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住宅 D.住宅、工业、商业及公共服务
2. 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政策、劳动力 B.市场、劳动力 C.地价、市场 D.政策、地价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
A.一环路 B.二环路 C.三环路 D.四环路
4.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 )
①市中心环境污染严重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④人口向郊区迁,二、三环路人流量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点轴渐进扩散是经济空间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信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性线路等。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区域城市空间扩散示意图。完成5-6题。
5.在外围地区选择重点发展城镇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接近原料地 B.土地面积大 C.交通便捷 D.劳动力丰富
6.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各县城应该( )
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③建立产品研发机构 ④征收地租补贴运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据此完成7-8题。
7.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8.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某城市具有环形—放射状道路系统。下图为城市地租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从市中心到城市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10.在地租最高峰处和次高峰处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最佳的商业区位能使付租后净利润达到最大。读“某城市地租、某商业企业付租前利润与市中心距离关系曲线图”,完成11-12题。
11. 仅考虑利润因素,该商业企业的最佳区位是( )
A.O B.M C.N D.P
12. 该商业企业最可能是( )
A.建材批发业 B.高档服装零售业 C.日用品零售业 D.通信器材零售业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完成13-14题。
13. 图中等值线a、b、c的大小关系是( )
A. a>b>c B. ac D. a>b=c
14. 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
15. 下图示意某城市地租分布的先后转变,请问其转变的关键与下列哪些因素关系最密切 ( )
①大量人口涌入市中心 ②重要交通干线兴起及交会 ③市中心交通拥挤,环境恶化 ④电信业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下图示意某城市地域形态简图,图中M为商业区。读图回答16-18题。
16.M成为商业区的主导区位优势为 ( )
A.位于城市中心 B.土地租金高
C.交通通达度高 D.周边居民数量多
17.目前,该城市交通布局中最不合理的是 ( )
A.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B.河流 C.铁路 D.高速公路
18.该市拟规划建设城市新的功能中心,其中最合理的是( )
A.甲:休闲旅游中心 B.乙:化学工业中心
C.丙:对外交流中心 D.丁:仓储物流中心
新型零售业中,数量最多且分布最普及的是便利商店。便利商店与传统杂货店相同,以供应低单价、高需求频率的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但也有一些新特点。读台北火车站附近的便利商店分布图。完成19-20题。
19.影响便利商店分布密度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价高低 B.人口密度
C.停车条件 D.交通通达性
20.下列关于便利商店经营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店面小 B.不仅提供商品,还提供一些日常服务
C.商品种类较少 D.许多商店24小时全天不休业
21.读“某城市土地利用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为何种功能区?分析其区位因素。
(2)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_,试分析其作用。
(3)若②为批发市场,则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何处适合建设大型仓储物流中心?说明理由。
(4)M处曾经布局火电厂,后迁至N处,简述其原因。
1.A2.B3.C4.C5.C6.A7.C8.A9.C10.C11.D12.A13.B14.A15.B16.C17.D18.A19.B20.C
21.(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
(2)绿化带(隔离带) 减少噪声,美化环境,吸烟滞尘,调节气候,等等。
(3)甲处。有铁路、公路经过,交通便利;位于城区边缘,地价低廉;靠近批发市场。
(4)M处有煤矿,曾经布局火电厂是因为接近原料产地,利于降低成本。M处靠近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地带,火电厂易造成城区大气污染,而N处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且交通便捷,故火电厂由M处迁至N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