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考法训练: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典例剖析
雅西高速公路是连接雅安市和西昌市的高速公路全长240千米,是北京至昆明高速公路(G5)和八条西部大通道之一甘肃兰州至云南磨憨公路在四川境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于雅安市对岩镇,经雨城区、荥经、汉源、石棉,止于凉山州冕宁县泸沽镇,四车道,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总投资约206亿元。2007年动工,2012年4月全线通车。被誉为“云端高速”“天梯高速”“逆天高速”,是中国最美的高速路之一。下图为雅西高速双螺旋隧道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雅西高速公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 B.政治 C.军事 D.科技
2.制约雅西高速公路时速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河流 C.地形 D.生态
3.雅西高速公路修建双螺旋隧道的目的是( )
A.联系更多聚落 B.节约建设成本
C.保护生态环境 D.降低爬坡难度
【答案】1.A2.C3.D
【解析】1.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因素已经成为现代交通运输线建设的主导因素,A项正确;政治、军事、科技均会影响交通线的建设,但不是主导因素,BCD项错误;故选A。
2.雅西高速公路穿越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部分路段坡度较大,桥梁、隧道、急弯等特殊路段较多,限制了雅西高速公路的时速,C项正确;气候、河流及生态因素也会影响高速公路时速,但不是主要因素,ABD项错误;故选C。
3.雅西高速地处山地,雅西高速公路由四川盆地边缘向横断山区高地爬升,在较短的距离内,海拔要爬升几百米,如果高速公路建成直线穿越,那么其坡度将会达到让大多数车辆,特别是货车难以前进,采用双螺旋高速公路结构,通过原地进行三百六十度的盘旋,来提高海拔高度,从而降低高速公路路面坡度,通过巧妙的设计,克服了横断山区落差大的困难,D项正确、AC项错误;建双螺旋隧道会增加建设成本,B项错误;故选D。
考点分析
一、影响因素
1.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 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2.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地形 (地貌) 平原 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尽量避开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二、陆路选线原则——“低、高、大、小”
1.成本低——山区地势起伏要小,隧道要少;平原线路要直,桥梁要少。
2.安全性高——山区线路不能太陡,平原线路不宜经过沼泽区。
3.经济效益大——地方性公路尽量多经过居民点,国道或高速路以直达为主。
4.生态破坏小——平原地区少占农田,不破坏水利设施,山区注意植被的保护。
三、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
一般原则 内容
依据运输需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标准,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密度等,都应依据运输需求而定
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尽量少占土地 交通线、站布局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优势,做好转运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其他 如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等
四、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水运 铁路 公路 航空 管道
运量 大→小 运量大、损耗小、平稳安全、易管理
运速 慢→快(铁路>公路)
运价 低→高
灵活性 差 居中 最好 好 最差
连续性 最差 好 居中 差 最好
投资 投资少 投资大、占地广 投资较大 投资大 投资大
五、交通运输线(交通网)分布特点描述方法
描述图示交通分布特征
①线路种类多少:(交通运输方式)种类多,形成综合运输网;种类少形成单一运输网。
②线路疏密程度:(东部)线路多,密度大; (西部)线路少,密度小。
③线路分布位置(延伸方向):沿河、沿海、沿湖、沿等高线、沿居民点、环形放射状(一般位于平原)等。
④线路等级差异:铁路(高铁、快铁、普铁、地铁)、公路(高速、快速、普通或者国道、省道、乡道)的等级差异明显。
六、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分析
1.分析“以桥代路”的原因及影响
(1)山区:地形起伏大,以桥代路可以减小坡度,降低运输危险;缩短运距,节约运输时间和成本。
(2)跨河、湖、海: 缩短运距
(3)冻土区(高海拔、高纬度): 防止地基塌陷;为生物迁徙留出通道
(4)平原:保护耕地;防止阻碍原有交通,保障交通通畅
(5)不利影响: 技术要求高;成本增加
2.分析港口发展的区位条件
(1)位置:如大河河口;海峡;重要航线要道;靠近市场等。
(2)自然条件
①水域:港阔(港区面积大);水深(深水港);风浪(避风港);结冰期(不冻港)。
②陆域:地形平坦开阔;地质稳定;淡水供应充足便利。
(3)社会经济条件
①经济腹地(运输需求人口、城市、资源、经济)。
②城市依托:提供资金、技术与人才。
③交通:河海联运;水陆联运;陆上交通便利 。
④基础设施完善。
⑤国家或地方政府支持(政策)。
3.分析航空港发展的区位条件
(1)位置: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远郊或卫星城。
(2)自然条件
①地形平坦,具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水)、地质构造稳定。
②少云雾、大风、暴雨、雷暴天气,能见度好。
(3)社会经济条件
①依托城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
②与城市之间(快速)交通便利。
考法训练
城市人行过街通道包括平面过街和立体过街(又分为天桥和地下通道)两种形式。潍坊市某交通干道经常发生交通拥堵及安全事故。市政部门经过前期调研,选定甲、乙、丙、丁四处(下图)中的一处作为人行过街通道位置,并最终采用了天桥形式。据此完成1-2题。
1.与地下通道相比,过街天桥( )
A.布局灵活 B.安全性高 C.出行方便 D.通行能力强
2.过街天桥最适宜布局在(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据此完成3-5题。
3.建设陆港使海港( )
①扩大承载规模 ②缓解用地紧张 ③增加用地成本 ④提高设备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更能使海港( )
A.缓解交通拥堵 B.提高通关效率 C.拓展腹地范围 D.减少环境污染
5.以下产业中,更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的是( )
A.服务外包产业 B.高科技产业 C.资源加工产业 D.前瞻性产业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出行对时间因素考虑逐渐增多,且时间因素可能成为选择交通方式的主导因素。读三种交通运输方式从门到门所需时间示意图,完成6-7题。
6.据图可知,为提高通行效率,200千米距离以内最合理的交通方式是( )
A.高速公路 B.高铁 C.航空 D.高速公路或高铁
7.据图可知,1000千米旅行距离,高铁最可能与航空公司争夺客源,高铁能与航空公司争夺客源体现了现代交通方式的( )
A.网络化 B.专业化 C.大型化 D.高速化
下图为宁杭甬高铁线路及沿途设计站点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9.在修建该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声扰民 B.减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博卡拉是尼泊尔第二大城市,也是尼泊尔最为盛名的风景胜地,每年吸引了国外大量的游客。这些游客绝大部分需要从简陋的加德满都国际机场转乘至博卡拉机场。由中尼合作、中方承建的博卡拉国际机场于2016年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21年完工。下图为尼泊尔机场分布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完成10-11题。
10.推测尼泊尔航空运输的特点是( )
A.机场数量多,基础设施先进
B.是国内客运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
C.国际机场众多,服务能力较强
D.国际航班的数量大于国内航班数量
11.博卡拉国际机场的建成运营,将( )
A.大大提高尼泊尔的国际地位
B.明显增加尼泊尔国内游客的数量
C.导致加德满都机场运输能力降低
D.提高赴该地游客的旅游体验
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示意图,该岛屿周围海域常年烟雾弥漫,但随着北极航线的开通和对该岛屿的开发,拟建设一大型港口。 读图,完成12-14题。
12.该岛屿平原地带植被类型属于( )
A.低矮灌木 B.草原
C.常绿阔叶林 D.针阔混交林
13.下列关于该岛屿周围海域常年烟雾弥漫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寒流经过,易使水汽凝结
B.西风带来暖湿气流
C.岛屿附近水汽充足
D.寒暖流交汇
14.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宜建大型港口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图,完成15-16题。
15.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16.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在詹天佑主持建设的京张铁路建成100多年后,2016年上半年京张高铁开工,将于2019年底建成。其中的八达岭站最大埋深102米,从八达岭长城下方山体穿过,这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也是埋深最大的高速铁路地下车站。读图,完成17-18题。
17.从老京张铁路到新京张高铁,交通布局区位因素变化最明显的是
A. 地形地质 B. 河流水文
C. 科学技术 D. 资源分布
18.八达岭站采用全地下建站的原因主要是
①保护文物古迹 ②山谷面积狭小
③展示先进技术 ④吸引旅客观光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铜玉铁路为贵州省第二条城际铁路,线路全程47km,全线桥隧总长度为35.205km,桥隧长度占线路总长达73.79%,于2018年12月正式开通运营,运营后,对铜仁—贵阳航空客运量产生了影响。下面图中,左图为不同距离条件下高速铁路与航空运输两种运输方式的竞争关系模型图,右图为铜玉铁路景观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导致铜玉铁路桥隧比例大的原因是( )
A.气候潮湿 B.降低成本 C.生态保护 D.地形复杂
20.在中短途运输中,相比于航空,乘客更喜欢选择高铁的原因是( )
A.票价低 B.速度快 C.运量大 D.机动灵活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武广高速铁路(图甲)为京广客运专线的南段,位于湖北、湖南和广东境内,列车最高时速可达394千米。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图乙)全长1142千米,“以桥代路”的长度达159.88千米。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的长度更高达1061千米,占全线长度的80%。
(1)武广高速铁路比青藏铁路走向更平直,请分析其原因。
(2)青藏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都采用“以桥代路”,但原因不同,试比较分析。
1.A2.C3.A4.C5.C6.A7.D8.A9.B10.B11.D 12.D13.B14.A 15.D16.B17.C 18.A19.D 20.A
21.(1)武广高速铁路沿线地势比青藏铁路沿线地势平坦;高速铁路要求弯道少以节省运营时间。
(2)青藏铁路“以桥代路”原因:沿线地区冻土多;沿线地区河谷多;给野生动物迁徙预留通道。
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原因:沿线跨大江大河多;沿线原有交通线密集,避免与其交叉;避免多占用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