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考法训练:大气的水平运动
典例剖析
下图为“风形成示意图”和“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左图中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表示地转偏向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B.b表示摩擦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C.c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
D.d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2.右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1.D2.C
【解析】1.读图判断,根据气压值可知,该图表示近地面风的形成,其中d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既能改变风向,也能改变风速,D正确;近地面的风向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偏转一定角度,与等压线斜交,因此c表示风向,其向右偏,因此为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C错误;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因此a表示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A错误;b与风向相反,表示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B错误。故选D。
2.由材料可知,右图表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的等压线分布,图中某点的风向可用沿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致向右偏转45°角表示,图中A点的风向向左偏转,A错误;B点和D点的风向都是由低压指向高压,B、D错误;C点的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向右偏转,C正确。故选C。
考点分析
一、风形成的原因
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二、受力分析
作用力 特点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B 地转偏向力 始终与风向垂直,使风向在北半球右偏,在南半球左偏
C 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可降低风速
三、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
类型 高空中的风 近地面的风
图示(北半球)
受力 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 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
风向 与等压线平行 与等压线斜交
四、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等压线在拟求风向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不一定是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若为高空,则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箭头所指即经过该点的近地面风向。如图所示(北半球):
考法训练
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下图示意某半球近地面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的地理事物,表述合理的是( )
A.该气压场位于北半球 B.F2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摩擦力
C.等压线的数值L1>L2 D.F1是使风向发生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2.图中促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
A.F1 B.F2 C.F3 D.F2、F3的合力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④处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下图中M、N为等压线,气压值分别为PM.PN,且PM
5.图中各箭头,表示大气运动直接原因的是( )
A.① B.⑧ C.⑤ D.⑥
6.若此图表示北半球近地面同一水平面,则O点风向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亚欧大陆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四地中,吹偏南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此时①地最可能( )
A.暴雨倾盆水难排 B.细雨蒙蒙衣难干 C.烈日炎炎似火烧 D.黄沙满天车难行
读图,完成9-10题。
9.华北平原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风和日丽 B.狂风暴雨 C.阴雨连绵 D.大雪纷飞
10.下列城市中,此时风向偏南的是( )
A.乌鲁木齐 B.贵阳 C.上海 D.福州
下图示意2019年10月1日某时亚洲局部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11-12题。
11.此时,广州与上海相比 ( )
A.风速小 B.风速大
C.气压低 D.气温低
12.此时,甲地的风向为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1月份某日亚洲局部区域海平面气压场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题。
15.上图中 ( )
A.甲地盛行偏北风 B.丙地风速小于乙地
C.甲地风速大于丙地 D.乙地盛行偏南风
下图为某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16-17题。
16.此时,乙地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17.此时,风力最大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某季节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图,甲、乙、丙为该地三个不同高程面,完成18-19题。
18.能正确反映上图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的地点位于( )
A.春季的低纬度 B.夏季的中纬度
C.秋季的中纬度 D.冬季的高纬度
19.最接近该地甲、乙、丙三个高程面上风向、风速的是( )
A. B. C. D.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区频繁受冷空气影响。下图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和海平面气温分布。甲处南北两侧的气压梯度较大。
下图示意M点所在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及空气质点的瞬时受力平衡情况。在图中用→画出M点风向____,并指出山脉的阻挡对冷空气运动的影响____。
1.C2.A3.C 4.B5.A 6.B7.C 8.A9.A 10.D11.A 712.D13.C14.C 15.A16.D 17.A18.B 19.C
20.
冷空气受山脉阻挡,在迎风坡一侧减速、堆积,气流转向、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