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考法训练:植被与环境
典例剖析
加里曼丹岛上几乎没有活火山,原始热带雨林葱郁茂盛,雨林的中、上层乔木,一般高达三四十米,而望天树可高达七八十米,它们的树冠非常宽大。岛上雨林降雨异常丰沛,潮湿,土壤中的水分总是处于饱和或近饱和的状况。有些树木在进化过程中,树干的茎部如翅膀状向四周延伸,形成板状的根,称为“板根”。有些板根可达十多米高,延伸十多米宽,形成巨大的侧翼,甚为壮观,“板根现象”成为雨林中重要特征之一。
结合板状根的形态特点,分析热带雨林板状根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答案】结合板状根的形态特点:延伸宽和高,热带雨林地区降水充沛,冲刷作用使土壤养分流失严重,土壤十分贫瘠;由于岛上几乎没有活火山,这里的土壤无法通过火山灰获得养分补充;而板状根延伸十多米宽能够高效吸收土壤中仅存的养分,巨大的侧翼板状根则对高大树干起支撑作用,由于热带雨林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土壤中的水分总是处于饱和的状况,土壤中的空气缺乏,树木的根系因“呼吸”所需,而采取向地面发展。
【解析】本题以加里曼丹岛雨林植被板状根形态的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现象等相关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根据图示可知,该区域的板状根具有延伸到地表以上很高的位置,且比较宽的特点。主要与该地的气候、土壤以及植被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从土壤来看。该地主要的营养成分主要集中在树木的枝干当中,土壤中的有机质较少,再加上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土壤贫瘠,因此树木从深层土壤中获取不了所需的充足养分。从气候对土壤的影响来看,由于该地降水较多,土壤中的水分经常处于饱和状态,因此土壤中的空气较少,树木的根系因“呼吸”所需,而采取向地面发展;从热带雨林的植被特点来看,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植被的生长力旺盛,植被的枝干高达,需要强有力的根系来巩固,由于扎根较浅,所以宽大的板状根可以对树木起到支撑作用。
考点分析
一、植被与环境
1.植被的定义
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2.植被的分类
(1)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2)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
3.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1)植被对环境的作用:植物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
(2)环境对植被的作用: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考法训练
野火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火。近年来,世界各地野火频发,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蒙古东部地区(见下图)野火发生频率高且区域差异大。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区主要野火类型是( )
A.落叶林火 B.针叶林火 C.草原火 D.荒漠草原火
2.从可燃物及管理角度,推测下列区域野火发生须率最高的是( )
A.东方省 B.中央省 C.南戈壁省 D.色楞格省
3.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跃的年份以3~4年为周期。其最为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气温变化 B.降水变化 C.植被生物量 D.游牧活动
2021年11月8日,暴雪后的哈尔滨又迎来了冻雨大风等极端天气,虽然形成了晶莹剔透的冰挂雾凇景观,但大量被冰压折的树枝和倒伏的树木也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倒伏的树木几乎都为杨树和柳树。(下图)据此完成4-5题。
4.推测杨树、柳树应属于( )
A.一年生温带落叶阔叶林 B.多年生温带落叶阔叶林
C.一年生亚寒带针叶林 D.多年生亚寒带针叶林
5.推测杨树树冠和树根的特点可能是( )
A.树冠扁窄、树根浅 B.树冠扁窄、树根深 C.树冠广展、树根深 D.树冠广展、树根浅
下图为布纹球和王莲的两种植物图。布纹球原产南非开普干旱地区。属于多浆植物,植株小球形,直径8-12厘米,棱缘上有褐色小钝齿。王莲,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生长发育。拥有巨型奇特似盘的叶片,浮于水面,可承重六七十公斤而不下沉,十分壮观。读图,完成6-7题。
6.从形态特征推测,布纹球比王莲( )
A.叶片更肥厚,有蜡质 B.叶片面积大,多肉质
C.根系不发达,可移动 D.根系多孔隙,可呼吸
7.王莲原产区的植被特征是( )
A.单一树种组成,群落结构简单 B.植被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C.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 D.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
读我国部分相对高度在1000m以上的山地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图,回答8-10题。
8.图示山地都有的植被类型是(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针叶林
9.与图中28°N以南山地有无针叶林存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海拔
10.下列山地中针叶林分布下限海拔最低的是( )
A.莽山 B.武夷山 C.神农架 D.宝天曼
现在有很多手机软件,对着植物拍摄,软件就能立即对比辩认出植物。下面是某同学周末在野外使用某软件时显示出的三幅图片。读图完成11-12题。
11.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判断,该同学拍摄地最可能位于( )
A.太行山区 B.长白山区
C.昆仑山区 D.武夷山区
12.一个植物群落往往由乔木、灌木和草本等组成,它们高矮不一,错落有致,分享着阳光雨露,三幅图片显示的植物从上层到下层排序正确的是( )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气候干湿变化对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日益被地理学研究重视。NDVI指数能够较好的反映植被覆情况和生长状况,SPEI指数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估区域干湿变化特征。下图示意秦岭垂直自然带和2000~2018年秦岭南北坡NDVI与SPEI相关系数随海拔变化情况(系数越大,相关性越强。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干扰影响系数的变化)。据此完成13-15题。
13.秦岭地区对干湿变化最敏感的植被类型是( )
A.阔叶林 B.针阔混交林 C.针叶林 D.灌丛、草甸
14.秦岭地区未受人类活动干扰时,植被对干湿变化的敏感程度( )
A.南坡山麓大于北坡 B.北坡山麓大于南坡 C.南坡山顶大于北坡 D.北坡山顶大于南坡
15.海拔2500米以上,秦岭地区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银杏黄时秋意浓”,每至暮秋,银杏树便“尽换黄金甲”,当秋风袭来,遍地碎金,如梦如幻的浪漫景色吸引大量游人前去观赏。下图为我国主要银杏观赏地分布及某地银杏大道景观。据此完成16-17题。
16.湖州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17.与浙江湖州相比,辽宁丹东的银杏最佳观赏期较短,其原因是( )
A.丹东纬度高,气温低,银杏叶黄得早 B.湖州离海近,气温高,银杏叶黄得晚
C.丹东受冬季风影响大,银杏叶掉落快 D.湖州秋季阴雨天气多,银杏叶掉落慢
北京北海团城是中国古代雨水利用的综合示范工程,建于湖中孤岛,城内面积5 760平方米,高出湖面5.64米。团城内除建筑物、古树外,其余均由多气孔的梯形青砖铺筑。由于团城设计巧妙(下图),城内数十棵古树无需人工浇灌而百年常青。据此完成18~19题。
18.团城内的植被属于( )
①自然植被 ②人工植被 ③落叶阔叶林 ④常绿阔叶林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9.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是( )
A.吸纳土壤的水分,避免古树烂根
B.稀释土壤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
C.为土壤提供养分,维持古树生长
D.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
2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气温高是______地,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甲处受寒流影响,乙处受暖流影响
B、甲处于迎风坡,受暖湿气流影响大
C、乙处有莫桑比克暖流经过
D、甲处比乙处气压低、气温高
(2)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但所处的自然带不同,其中甲为____________带,乙为___________带。两地自然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地与丁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_气候。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明显地向北延伸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A、受东北信风影响 B、地处山地迎风坡
C、受寒流和地形的影响 D、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1.C 2.A 3.C4.B 5.D6.A 7.C8.A 9.C 10.D11.D 12.A13.A 14.B 15.B16.A 17.C 18.B 19.D
20.(1)乙 A
(2)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荒漠 由于山地阻挡西风,甲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乙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形成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