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F1黄色圆粒绿色皱粒P×黄色圆粒F2黄色
圆粒黄色
皱粒绿色
圆粒绿色
皱粒×F1的性状说明什么?
F2的性状表现与亲代相比有什么不同?F2中新性状与亲本性状有什么关系?
9:3:3:1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2的3:1数量比有联系吗??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粒形子叶颜色圆粒种子315+108=423皱粒种子 101+32=133黄色种子 315+101=416绿色种子 108+32=140圆粒: 皱粒接近 3:1黄色:绿色接近 3:1说明: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着________________,并且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没有影响。基因的分离定律如果把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F2出现的四种表现型的比:(黄色:绿色)*(圆粒:皱粒)=(3:1)*(3:1)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乘法定律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F1配子PP配子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黄色和绿色由遗传因子Y、y控制
圆粒和皱粒由遗传因子R、r控制黄色圆粒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Yy
rrF1配子配子结合方式 种;基因型 种;表现型 种;纯合子 ,双杂合子 ,4种单杂合子分别
16944/164/162/16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实验Yy
RrYy
rryy
Rryy
rr配子测交
后代1 : 1 : 1 : 1种植实验 测交实验的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因此可以证明,F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基因)是自由组合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的测交实验结果四、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六、分支法YyRr × YyRrYy×YyRr×Rr基因型种类和比例关系子代基因型1/4RR1/2Rr1/4rr1/4RR1/2Rr1/4rr1/4RR1/2Rr1/4rr1/16YYRR1/8YYRr1/16YYrr1/8YyRR1/4YyRr1/8Yyrr1/16yyRR1/8yyRr1/16yyrr表现型种类和比例关系子代表现型3/4黄色9/16黄色圆粒3/16黄色皱粒1/4绿色3/16绿色圆粒1/16绿色皱粒1.配子类型及概率问题: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
Aa Bb Cc
↓ ↓ ↓
2 × 2 × 2=8种;又如AaBbCc产生ABC配子的概率为:
①先求AaBbCc、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
AaBbCc→8种配子,
AaBbCC→4种配子。2.配子间的结合方式问题如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
有多少种?②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子
间的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
配子间有 8×4=32种结合方式。
七、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1、思路:A、分解:将所涉及的两对(或多对)基因或性状分离
开来,一对对单独考虑,用分离定律研究①配子类型及概率的问题2、题型:例:基因型为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Aa Bb Cc 2 × 2 × 2 = 8种例:基因型为AaBbCc产生ABC配子的概率 ?(A) × ?(B) × ?(C) = 1/8(ABC)(单独处理、彼此相乘) B、组合:将用分离定律研究的结果按一定方式(相乘)
进行组合1、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中与亲代相同的基因
型占总数的( ),双隐性类型占总数的( )
A.1/16 B.3/16 C.4/16 D.9/16CA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个体杂交,在F2中出现的
性状中:
(1)双显性性状的个体占总数的 。
(2)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
(3)与F1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
(4)与亲本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
9/161/47/163/81、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子二代中杂合子的比例及双显性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为( )
A.1/4和3/4???? B.3/4和1/4
C.3/4和1/9???? D.9/16和1/9CA(变式题)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为黄圆,F1自交得到F2。F2中黄色皱粒有150粒,那么黄色圆粒的纯种约有的粒数为( )
A.50 B.150 C.300 D.450
(变式题)按自由组合定律,具有2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2中出现的性状重组类型个体占总数的
A.3/8 B.3/8或5/8
C.5/8 D.1/16
B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AABB和aabb),F1自交产生的F2中,新的
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
A.10/16 B.6/16
C.9/16 D.3/16B3、家兔中黑(B)对褐(b)为显性,短毛(R)对长毛(r)为显性,某兔与黑色短毛(BbRr兔杂交,产仔26只,其中黑色短毛9只,黑色长毛4只,褐色短毛10只,褐色长毛3只,则某兔的基因应该是( )
A.BbRr B.BbRR
C.bbRr D.BBRRCC(变式题)两个亲本杂交,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的基因型是: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
A、yyRR和yyRr B、Yyrr和YyRr
C、yyRr和YyRr D、YyRr和YyRr
4、具有基因型AaBB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它们的两个亲代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是( )
A.25% B.50% C.75% D.100%
5、父本的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F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DA(一)理论上的应用
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可以重新组合(基因重组),从而导致后代发生变异。
这是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例如:一对具有20对等位基因(这20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 20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生物进行杂交时,F2可能出现的表现型就有
220=1048576种八、自由组合定律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应用1.指导育种:可使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自由组合到一起(二)在实践中的应用人们有目的地用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优良基因)组合在一起,就能培育出所需要的优良品种。例如:
有这样两个品种的小麦:一个品种抗倒伏,但易染锈病;另一个品种易倒伏,但抗锈病。让这两个品种的小麦进行杂交,在 F2中就可能出现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类型,用它作种子繁育下去,经过选择和培育,就可以得到优良的小麦新品种。连续自交和选育 aaRR (抗倒伏、抗锈病)Fn 人们可以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来分析家族中双亲基因型情况,推断出后代基因型、表现型以及它们出现的概率,为人类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例如: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患者(由显性致病基因P控制),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婚后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先天聋哑的孩子(由隐性致病基因d 控制,遗传因子的组成是dd ) 。2.医学:预测和诊断遗传病的理论依据(1)双亲的基因型是什么?
(2)他们生一个多指患儿的概率是多少?
(3)他们生一个患先天聋哑的多指孩子的概率是多少?
(4)他们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多少? P: PpDd × ppDd 两病兼得为: Ppdd 1/2 × 1/4=1/8PpDD
多指PpDd
多指ppDD
正常ppDd
正常PpDd
多指Ppdd
多指、聋哑ppDd
正常ppdd
聋哑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推知:父亲的基因型是PpDd,母亲的基因型是ppDd方法一(图解法)只得一种病:只患多指PpD—或只患先天聋哑ppdd: 只患多指(1/2 × 3/4)+只患先天聋哑( 1/2 × 1/4 )=1/2
都正常为: ppD— :? × ?=3/8方法二先考虑基因型中的一对基因:? × ? = 3/8 ? × ? = 3/8 ? × ?= 1/8 ? × ?= 1/8 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