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上1.10《计算工具的认识》(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上1.10《计算工具的认识》(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5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28 14:09:14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计算工具的认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能说出算盘和计算器的各部分名称、用途、和功能,能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及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让学生体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02
1
03
新知导入
师生比赛:计算下面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893×69=
=61617
老师为什么这么快?
因为老师有计算工具。
新知讲解
你知道吗?
新知讲解
计算工具的认识
新知讲解
要求:
1)自学课本23页内容。
2)完成后面的练习。
小组合作学习
新知讲解
说说下面计算工具的名称。
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用( )计算。
算筹
纵式
横式
表示
新知讲解
说说下面计算工具的名称。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 )。
算盘
新知讲解
认识下面的计算工具。
17 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 )。
17 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 )。
计算尺
机械计算器
新知讲解
认识下面的计算工具。
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 )。
20 世纪 70 年代,英国人发明了( )。
电子计算机
电子计算器
新知讲解
认识下面的计算工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不断提升。我国
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1 秒钟能计算超过( )。
十亿亿次
新知讲解
算 盘
新知讲解
算 盘
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是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曾经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至今仍然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
新知讲解
你见过什么样子的算盘?
新知讲解
中国最长的算盘。
乔家大院有一件巨长的大算盘,长为6米,有227个档位、1598粒珠子,可以供12个人同时使用,据说这是国内最长的一个算盘。
新知讲解
世界最大的算盘长超过了30米。
新知讲解
中国特有的算盘
八卦算盘是在一把八边形算盘的中间嵌有太极八卦图。
新知讲解
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上珠
下珠
下珠一个代表1。
上珠一个代表5。
顶珠
底珠
新知讲解

万 万 千 百 十 个
算盘怎样计数呢
.
盘计数要拨珠靠梁。
新知讲解
你能分别写出下面算盘表示的数吗?
.
.
.
( ) ( ) ( )
602
534067
35215862
新知讲解
计 算 器
新知讲解
计算器是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新知讲解
你见过什么样子的计算器?
新知讲解
认识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
数字键
运算符号键
关机键
开机键
液晶显示屏
太阳能电池板
小数点键
等号键
使用计算机先按开机键。
新知讲解
12
按照下面的步骤,用计算器算一算。
386+179=______
新知讲解
自己试试。
825-138=______
按 键
屏幕显示
8
2
5
825

825
1
3
8
138

687
687
新知讲解
自己试试。
26×39=______
按 键
屏幕显示
2
6
26
×
26
3
9
39

1014
1014
新知讲解
自己试试。
312÷ 8=______
按 键
屏幕显示
3
1
2
312
÷
312
8
8

39
39
新知讲解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左边各题。
9999 × 1 = 9999
9999 × 2 =______ 9999 × 5 =______
9999 × 3 =______ 9999 × 7 =______
9999 × 4 =______ 9999 × 9 =_____
13
新知讲解
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9999 × 1 = 9999
9999 × 2 = .
9999 × 3 = .
9999 × 4 = .
19998
29997
39996
积的最高位上的数字比第二个因数少1。
积中最高位数字与末位数字的和是9。
积中9的个数都是3个。
新知讲解
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写出上面右边各题的答案吗?
9999 × 1 = 9999
9999 × 2 =______ 9999 × 5 =______
9999 × 3 = 9999 × 7 =______
9999 × 4 =______ 9999 × 9 =_____
19998
29997
39996
49995
69993
89991
新知讲解
做一做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55846+7646= 13027-8934=
66280× 23= 6908× 37= 111111111÷ 9= 395412+ 10589=
63492
1
4093
1524440
255596
12345679
406001
新知讲解
做一做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左边各题。
2
111105 ÷ 9 =__________
9 ÷ 9 = 1 1111104 ÷ 9 =__________
108 ÷ 9 =_____ 11111103 ÷ 9 =__________
1107 ÷ 9 =_____ 111111102 ÷ 9 =__________
11106 ÷ 9 =_____ 1111111101 ÷ 9 =__________
12
123
1234
商比被除数少一位。
每一位上的数字是从1开始的相邻自然数。
商的末位数字和被除数的末位数字之和是10。
新知讲解
做一做
试着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右边各题的结果,并用计算器进行检验。
111105 ÷ 9 =__________
9 ÷ 9 = 1 1111104 ÷ 9 =__________
108 ÷ 9 =________ 11111103 ÷ 9 =__________
1107 ÷ 9 =________ 111111102 ÷ 9 =__________
11106 ÷ 9 =________ 1111111101 ÷ 9 =__________
12
123
1234
12345
123456
1234567
12345678
123456789
课堂练习------基础题
1、填空我能行。
1)当今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工具是( )。
2)一千多年前,中国人用( )计算。
3)计算器上, + 、 - 、 × 、 ÷ 叫做( )键, on 叫
做( )键。
4)算盘的一个下珠代表( ),一个上珠代表( )。
计算机
算盘
运算符号
开机
1
5
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
2、判断。
(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1。
( )算盘每颗下珠代表5。
( )电子计算器上共有9个数字键。
( )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
×
×
×

课堂练习------基础题
3、选择我最棒。
(1) 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发明了第一台( )。
A.算盘 B.电子计算机 C.电子计算器 D.计算尺
B
(2)电子计算器一般由( )、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和内部电路
等几部分组成。
A.显示屏 B.电池 C.保护套 D.键盘
A
课堂练习------基础题
4、读出下面算盘上的数字。
( ) ( ) ( )
13047503
64081520
215402153
课堂练习------提高题
5、用计算器计算左面各题,找到规律,直接写出右面题目的得数。
19+9×9=
118+98×9=
1117+ 987×9=
11116+9876×9=
111115+98765×9=
1111164+987654×9=
100
1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00
课堂练习------拓展题
6、用电子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从各题的数字排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42857×1=
142857×2 =
142857×3=
142857×4=
142857×5=
142857×6 =
142857
285714
428571
571428
714285
857124
课堂练习------拓展题
142857,又称 “走马灯数
142857的 2~6 倍,都恰好是这六个数字的重新排列。
课堂总结
说一说: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习了用计算器寻找规律。
认识了一些计算工具。
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算筹:有纵、横两种形式。
算盘:1颗上珠代表5,一颗下珠代表1。
计算器:0N/C键是开机键。
作业布置
要认真完成呦!
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
1、填一填。
读作: ( )
写作: ( )
读作: ( )
写作: ( )
二亿五千零七十八万一千三百六十九
2 5078 1369
七百三十亿六千二百万零三百零五
730 6200 0305
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
2、用珠算拨出下面的数。
3507 9002
.
.
58390
.
.
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
2、用珠算拨出下面的数。
3507 9002
.
.
58390
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
3、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7452÷36+1593= 94×45-156=
1484×35÷53= 6336÷(805-787)=
1800
4074
980
352
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
4、先用计算器计算下面每题的前三道题,再直接写出后面各题的得数。
6666×6669=
66666×66669=
666666×666669=
6×9=
66×69=
666×669=
54
4554
445554
44455554
4444555554
444445555554
作业布置------选做题
5、乐乐用计算器算一个两位数乘45时,把这个两位数字输入反了,结果得到3330。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的结果吗
3330÷45=74
47×45=2115
答:正确结果是2115。
作业布置------综合实践类
6、帮爸爸、妈妈用计算器算一算这个月的开销。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0 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能说出算盘和计算器的各部分名称、用途和功能,能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及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教材通过对算盘和计算器的介绍和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阅读材料介绍,以及应用计算器计算和寻找规律。让学生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拓宽数学知识视野,提高数学技能。计算器(即电子计算器)是一种现代计算工具。它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使用。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的接触和使用过计算器,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计算器的知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和合理的运用,就显得很有必要。教材在“乘法”单元后专门安排了“神奇的计算器”这一教学内容,既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又可以用来探索数学规律,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器打下基础。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引导学生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计算。
2、难点: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导入新课 任务一:导入新课。 1、师生比赛:计算下面的三位数乘两位数。893×69=老师很快算出得数。生:提出问题:老师为什么这么快?师:因为老师有计算工具。出示计算器。2、观看视频:你知道吗?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计算工具。 板书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 通过学生师生比赛和视频,引出本课内容。 教师观察学生的练习参与程度和观看视频的认真程度,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学习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任务二:学习计算工具的发展史。1、小组合作学习。要求:1)自学课本23页内容。2)完成后面的练习。 2、展示结果:1)说说下面计算工具的名称。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用( )计算。生:算筹。师:算筹分两种,一种纵式,一种横式。如图。2)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 )。生:算盘。3)17 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 )。生:计算尺。4)17 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 )。5)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 )。生:电子计算机。6)20 世纪 70 年代,英国人发明了( )。生:电子计算器。7)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不断提升。我国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1 秒钟能计算超过( )。生:十亿亿次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一些计算工具。同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参与情况,能力反馈情况,对表现好的、总结能力强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学习算盘。 任务三:学习算盘。1、出示图片。师: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是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曾经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至今仍然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2、你见过什么样子的算盘?指名说一说。教师展示各种各样的算盘:师:中国最长的算盘。乔家大院有一件巨长的大算盘,长为6米,有227个档位、1598粒珠子,可以供12个人同时使用,据说这是国内最长的一个算盘。师:世界最大的算盘长超过了30米。师:中国特有的算盘——八卦算盘。八卦算盘是在一把八边形算盘的中间嵌有太极八卦图。2、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如图所示,教师边讲边出示:3、学习算盘的计数方法。师:你知道算盘是怎样计数的么 生:盘计数要拨珠靠梁。师:首先在算盘上确定个位,然后从左往右依次是个、十、百、千万、十万……这和我们学过的数位顺序表是先相同的。拨数练习。你能分别写出下面算盘表示的数吗? 指名写一写。 教师总结。 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认真听讲,学习算盘的结构和算盘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师对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的同学予以表扬,对学困生予以鼓励。
学习计算器及使用方法 任务四:学习计算器及使用方法1、出示图片,引出课题。师:计算器是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计算器。2、你见过什么样子的计算器?指名说一说。教师出示:3)认识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教师一边出示,一边讲解:注意:使用计算机先按开机键。 通过师生结合,使学生掌握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用法。 教师对积极参与、总结额能力强的同学予以表扬,对学困生予以鼓励。
学习用计算器计算和寻找规律。 任务五:学习用计算器计算和寻找规律。出示例题12:按照下面的步骤,用计算器算一算。386+179=______自己试试。825-138=______26×39=______312÷ 8=______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知道学困生。2、出示例题13.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左边各题。9999 × 1 = 9999 9999 × 2 =______ 9999 × 5 =______ 9999 × 3 =______ 9999 × 7 =______ 9999 × 4 =______ 9999 × 9 =_____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总结:提示: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1: 积的最高位上的数字比第二个因数少1。生2:积中9的个数都是3个。生3:积中最高位数字与末位数字的和是9。 教师总结,出示问题: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写出上面右边各题的答案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3、完成做一做。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55846+7646= 13027-8934= 66280× 23= 6908× 37=111111111÷ 9= 395412+ 10589=2)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左边各题。9 ÷ 9 = 1 108 ÷ 9 =_____ 1107 ÷ 9 =_____ 11106 ÷ 9 =_____ 111105 ÷ 9 =__________ 1111104 ÷ 9 =__________ 11111103 ÷ 9 =__________111111102 ÷ 9 =__________ 1111111101 ÷ 9 =__________学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通过学生根据例题独立完成练习,掌握计算器使用的方法,培养学生模仿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教师对于模仿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的同学予以表扬,同时对于能力差的学生予以鼓励。
迁移运用 任务六:课堂练习基础题: 1、填空我能行。1)当今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工具是( )。2)一千多年前,中国人用( )计算。3)计算器上, + 、 - 、 × 、 ÷ 叫做( )键, on 叫做( )键。4)算盘的一个下珠代表( ),一个上珠代表( )。2、小 猫 钓 鱼。(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1。( )算盘每颗下珠代表5。( )电子计算器上共有9个数字键。( )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3、选择我最棒。(1) 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发明了第一台( )。
A.算盘 B.电子计算机 C.电子计算器 D.计算尺(2)电子计算器一般由( )、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和内部电路等几部分组成。
A.显示屏 B.电池 C.保护套 D.键盘4、读出下面算盘上的数字。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有效应用。 分层挑选学生的作答,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效果,收集本节课学生知识吸收的反馈信息。
提高题:5、用计算器计算左面各题,找到规律,直接写出右面题目的得数。
拓展题:6、用电子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从各题的数字排列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课堂小结 任务七: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1:认识了一些计算工具。生2:学习了用计算器寻找规律。 通过师生回顾全课,说说本课所学内容,总结知识,升华认识。 对于听课认真,积极参与的同学进行表扬。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1、填一填。2、用珠算拨出下面的数。 58390 3507 90023、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7452÷36+1593= 94×45-156= 1484×35÷53= 6336÷(805-787)= 4、先用计算器计算下面每题的前三道题,再直接写出后面各题的得数。6×9=66×69=666×669=6666×6669=66666×66669=666666×666669=选做题:5、乐乐用计算器算一个两位数乘45时,把这个两位数字输入反了,结果得到3330。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的结果吗 综合实践类:6、帮爸爸、妈妈用计算器算一算这个月的开销。
板 书设 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数的认识》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是小学生整数认识的最后阶段,也是系统整理整数概念、读写法则等的过程,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内容要求”是: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学业要求”能结合具体实例解释万以上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万以上的数,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课标解读:
本目标是认识万以内数的发展,也是小学生认识整数的最后阶段。根据以上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1.“万”、“十万”、“百万”、“亿”等计数单位的认识;2.多位数的读法、写法、数的改写和近似值等。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读法、写法和比较大小的方法,对数的意义有所体会,本单元通过设计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完成课标要求。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材内容由“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上数的认识”部分知识组成。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对万以内数的读写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同时本单元对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加以整合,在两部分认数教学中间安排十进制计数法,以对亿以内数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作为亿以上数的认识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单元学习前后内容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三)学生认知情况
由于本单元的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认识、读写和比较大小的方法。认知水平正处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教学时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要有效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有效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训练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二、单元目标拟定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认识万以上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
3 、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亿以内数的改写方法,能按要求万以上的数正确改写。
(二)教学重难点
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写法。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本单元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比较和推理能力。对于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数的读写学生观并不陌生。四年级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对数学懂得学习态度和习惯、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差异较大,针对这些情况,在学习中,让学生多思考、多观察、多动手计算。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认真倾听、大胆尝试操作、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都将为后续数的认识、数的运算的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com
(一)优化教材结构,集中进行大数认识的教学。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安排是:先进行数位顺序的认识,再进行大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对数的理论进行整理。本单元对“万以上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部分加以整合。在认数教学中间安排的十进制计数法是对亿以内数的内容进行整理的,并作为亿以上数认识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提供丰富的素材,加强数学与现实的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
大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教材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例如:科学知识:赤道长度、马里亚纳海沟深度等。国情教育: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四川汶川地震捐款、捐物资等。
(三)突出数概念的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的原理,培养数感。
教材让学生从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的认识数,介绍了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是数学的基础,整数、小数从数学本质上来讲是一致的,结合各种计量单位中的十进制,使很多数学知识能融会贯通。如小数可以从十进分数引入,也可以从整数引入如进行单位换算。整、小数的计算法则本质相同。教材还通过丰富的素材帮助学生形成数感。如在你知道吗?用直观的素材让学生体会一亿有多大?
(四)教学内容的呈现给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的认识教学,学生已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就为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亿级做好了铺垫。教材在安排具体内容时,一方面图文并茂的提供了教学的丰富素材,另一方面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这体现在,一、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到;二、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由学生自己探索;三、大数的读写,更多的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进行类推。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运算 □方程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
单元数量 1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数与代数 大数的认识 亿以内的认识(认识数位顺序表) 1
亿以内的读法 1
亿以内数的写法 1
大数的比较大小 1
亿以内数的改写 1
亿以内数的近似数 1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1
亿以上数的认识 1
亿以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1
计算工具的认识和用计算工具探索规律 1
1亿有多大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1.1《大数的认识》 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掌握数位顺序表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任务一:通过练习导入新课。你会数吗 2、你会填吗? →任务二:学习数位顺序表。 说一说,拨一拨,填一填。任务三:学习相邻数位间的进率是10。看一看、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1、通过练习复习旧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通过拨计数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复习“满十进一”的计数规则。从而引出数位顺序表,让学生感知知识的连续性。3.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和总结能力。
1.2《亿以内数的读法》 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读数方法。 任务一:完成练习。 读出下面的数,说说怎样读的。任务二:学习整万数的读数方法。 2496和24960000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分别怎样读?任务三:学习非整万数的读法。 54621这样的数怎样读? 从练习入手,复习万以内读数方法,为本课知识的学习做准备。2. 通过读万以内的数,引导学生读整万的数,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不是整万数的读数方法。
1.3《亿以内数的写法》 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任务一:复习导入。 写出下面的数,说说怎样写的。任务二: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 从练习入手,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1.4《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几个数的大小。 任务一:复习导入, 妈妈逛超市。哪个书包便宜?任务二: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按照万以内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选择两种农产品的产量,比较它们的大小。 1.通过练习,复习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1.5《亿以内数的改写》 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将整万数的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的方法,正确进行改写。 任务一:复习导入。 把这些数按从大到小地顺序排一排。任务二:学习亿以内数的改写方法。 血液中的秘密。任务三:学习改写的简单方法。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通过复习,感知大数在生活中的不方便,从而引出本课内容。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改写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3. 学生通过完成做一做,找到改写的简单方法,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1.6《亿以内数的近似数》 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准确数、近似数的含义,知道它们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任务一:练习导入。 将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 做单位的数。任务二:学习亿以内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1. 通过学生完成练习通过练习掌握什么是近似数,什么是准确数。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1.7《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 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历史,建立自然数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及最常用的计数方法――十进制计数法。 2)在观察、交流活动中经历数的产生过程;在合作与操作过程中生成千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任务一:复习导入。 看图写数。任务二:学习数的产生。 说一说:下面是什么计数法?任务三:学习十进制计数法。 在生产和生活中往往会遇到比亿大的数。 1. 通过学生完成练习引出本课所学内容。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数的产生原因和古今中外的不同的计数法。同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及最常用的计数方法――十进制计数法。同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1.8《亿以上数的读写》 目标: 理解多位数的读、写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任务一:复习导入。 读出小猴子手里的数,说说怎样读的。任务二: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 读出下面的数。任务三:学习亿以上数的写法。写出下面的数。 1. 通过学生完成练习,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数亿以上数的读法。同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同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1.9《亿以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并能较熟练的进行改写。使学生能正确用四舍五入方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任务一:导入新课。 读出横线上的数,再把它们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任务二:学习亿以上数的改写方法。 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任务三:学习亿以上数的求近似数的方法。 1. 通过学生完成练习复习亿以内数改写方法,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数亿以上数的改写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亿以上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1.10《计算工具的认识》 目标: 能说出算盘和计算器的各部分名称、用途和功能,能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及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任务一:导入新课。 师生比赛:计算下面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任务二:学习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说一说下面计算工具的名称。任务三:学习算盘。 你见过什么样子的算盘?任务四:学习计算器及使用方法。 你见过什么样子的计算器?任务五:学习用计算器计算和寻找规律。 按照下面的步骤,用计算器算一算。 1. 通过学生师生比赛和视频,引出本课内容。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一些计算工具。同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3. 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认真听讲,学习算盘的结构和算盘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动手操作的能力。4.通过师生结合,使学生掌握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用法。5. 通过学生根据例题独立完成练习,掌握计算器使用的方法,培养学生模仿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1.11《一亿有多大》 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并学会用生活中的数据,形象地描述一亿。发展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任务一:导入新课。 填一填。任务二:学习一亿有多大。 猜一猜:如果能把1亿张纸摞起来,一共有多高? 1. 通过填一填和回忆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个数,引出本课内容。2. 通过师生互动,学生总结出验证结论的方法,并积极动手参加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后学习的相关内容。
四年纪下册
·小数的意义。
五年级下册
·分数的意义。
本单元学习内容。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以上数的认识。
已经学过的相关内容。
一年级上册
·1到5的认识;6到10的认识;11到20的认识。
一年级下册
·100以内数的认识。
三年级下册
·万以内数的认识。
活动一:复习旧知,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活动二:通过拨数学习数位顺序表。
问题一:亿以内数的认识。
活动三:通过观察,学习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的进率是10。
活动一: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
活动二:学习整万数的读法。
问题二:亿以内数的读法。
活动三:学习非整万数的读法。
活动一:复习万以内数的写法。
问题三:亿以内数的写法。
活动二: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任务一:亿以内数的认识。
活动一:复习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大数的认识
1.1
问题四:亿以内数大小的比较。
活动二:学习亿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活动一:练习,发现大数的不方便。
活动二:学习整万数的改写方法。
问题五:亿以内数的改写。
活动三:学习改写的简单方法。
活动一:练习导入,引出新课。
问题六:亿以内数的近似数。
活动二:学习亿以内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活动一:数数,引出本课内容。
问题:数十怎样产生的?
活动二:学习数的产生。
任务二: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活动三:学习十进制计数法。
活动一: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活动二: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
问题一:亿以上数的读写。
活动三:学习亿以上数的写法。
任务三:亿以上数的认识。
问题二:亿以上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活动三:学习亿以上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活动一:复习亿以内数的改写方法。
活动二:学习亿以上数的改写方法。
活动三:学习算盘及使用方法。
活动二:学习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活动一:师生比赛,引出计算工具。
问题三:计算工具的认识。
活动四:学习计算器及使用方法。
活动五:学习用计算器计算和寻找规律。
活动一:复习关于“亿”的知识。
问题四:一亿有多大。
活动二:研究一亿有多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