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视频素材)【2023年秋九上历史公开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视频素材)【2023年秋九上历史公开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1 20:46:48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人教九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历史 九年级上册
导入新课
核心素养目标
课程导航
新知探究
课堂总结
训练游戏
2023中考真题演练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九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新月沃土
——两河文明的孕育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
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
爱在西元前
导入新课
古巴比伦王国在哪儿?这里产生了哪些文明成就?
文明成就
地理位置
文明成就
地理位置
核心素养目标
【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所处的地理位置;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发展史。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知道《汉谟拉比法典》编订的历史背景、目的、内容,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和历史地位。
史料实证:初步学习根据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
家国情怀:通过分析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的影响,认识到古代东方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大河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一、探发源之地 新月沃地两河流域
二、访强盛之国 文韬武略鼎盛繁荣
三、知成文之法 法治精神源远流长
课程导航
一、探发源之地 新月沃地两河流域
新知探究
一、探发源之地 新月沃地两河流域
1、地理位置及发源地:
汉谟拉比
(前1792~前1750年)
Q1:根据P6—9内容制作两河流域文明发展历程时间轴?
BC3500年
BC2400年
BC18世纪
BC1595年
BC539年
国家产生
初步统一
(阿卡德人)
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
波斯帝国消灭了新巴比伦王国。
2、发展历程:
古代两河域延3000年的文明也没有延续下去
一、探发源之地 新月沃地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铭文泥板
大英博物馆藏
①楔形文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制出符号,这些符号很像木楔,故称楔形文字。
成就 具体表现
文字
历法
数学
建筑
法律
发明楔(xiē)形文字
制定了阴历
发明60进位制
《汉谟拉比法典》
空中花园
3、文明成就:
一、发源之地—两河流域
一、探发源之地 新月沃地两河流域
成就 具体表现
文字 发明楔(xiē)形文字
历法 制定了阴历
数学 发明60进位制
建筑 空中花园
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
②阴历:苏美尔人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一年354天,并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与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
需要注意的是,苏美尔人的阴历与中国古代根据农时需要所制定的农历并不是一回事。
3、文明成就:
一、发源之地—两河流域
一、探发源之地 新月沃地两河流域
成就 具体表现
文字 发明楔(xiē)形文字
历法 制定了阴历
数学 发明60进位制
建筑 空中花园
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
③60进位制:60进位制是两河流域数学发展过程中的独特贡献。
想一想,今天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60进位制?
时间、角度等
3、文明成就:
一、发源之地—两河流域
一、探发源之地 新月沃地两河流域
成就 具体表现
文字 发明楔(xiē)形文字
历法 制定了阴历
数学 发明60进位制
建筑 空中花园
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
前言主要是神化王权、炫耀权力,表明他立法的目的
正文有282条:涉及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土地管理、租佃、雇佣、高利贷、债务、买卖奴隶、合伙经商、家庭婚姻、继承以及行医、建筑等技术性劳动。
结语主要宣扬他的法典之公平正义,希望垂之后世。
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君权神授
3、文明成就:
一、发源之地—两河流域
一、探发源之地 新月沃地两河流域
二、访强盛之国 文韬武略鼎盛繁荣
新知探究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和人物扫描,归纳古巴比伦王国的基本史实。
建立
强盛
措施
灭亡
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BC19C)。
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BC18C)。
对外: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
对内:建立奴隶制国家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制定系统完整的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BC1595)。
二、访强盛之国 文韬武略鼎盛繁荣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分析汉谟拉比是如何管辖他的国家的?
材料一:汉谟拉比几乎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亲自掌管司法和行政部门,直接掌握军队。他极力神化自己,自称月神的后裔, 是“众神之王”(神权与王权统一)。汉谟拉比还大兴水利,他在位的好几个年头都被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
材料二: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2)政治上: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补充:(4)直接掌握军队(5)极力神化自己,自称“众神之王”
(6)大兴水利,重视农业灌溉;
(3)法律上: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1)军事上: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
汉谟拉比青铜像,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二、强盛之国—古巴比伦
二、访强盛之国 文韬武略鼎盛繁荣
三、知成文之法 法治精神源远流长
新知探究
三、成文之法—《汉谟拉比法典》
三、知成文之法 法治精神源远流长
猜一猜:他们在做什么?
象征权力与正义的权杖
国王从太阳神手中接过权杖
太阳的标志
“安努与恩里尔(古巴比伦的神)为人类造福,命令我,荣耀而敬神的国王,汉谟拉比,发扬正义,消灭邪恶不法的人,恃强而不凌弱,使我如同沙马什一样,统治百姓,光耀大地。”
—《汉谟拉比法典》序言
诠释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三、成文之法—《汉谟拉比法典》
三、知成文之法 法治精神源远流长
法典主要内容
社会等级
奴隶制度: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家庭奴隶制,男性
家长对奴隶甚至是妻儿有生杀予夺之权。
规定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
第一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第二等级: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第三等级:奴隶
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
三、成文之法—《汉谟拉比法典》
1、法典的内容:
三、知成文之法 法治精神源远流长
三、成文之法—《汉谟拉比法典》
2、法典的特点:
材料一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
倘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规定奴隶主可以买卖、处罚、处死奴隶。
倘自由民之妻居于自由民之家而存心他去,处事浪费,使其家破产,其夫蒙冤。则她应受检举,倘其夫决定离弃之,则可离弃之;在其他去时,其夫则不给她离婚费。倘其夫决定不离弃之,则可另娶他妇,而此妇应该留夫家,作为女奴。
同态复仇
等级森严
维护奴隶主利益
家庭奴隶制较普遍
三、知成文之法 法治精神源远流长
三、成文之法—《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二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个黑色玄武岩柱上——岩柱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法典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前言主要宣扬王权神授,颂杨汉谟拉比的功绩。结语则表示,汉谟拉比遵奉神意——故创立公正的法典——后世有敢不遵法典之王,必因违犯神意而受神罚。正文共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 ——摘编于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古代史编》
君权神授
结构完整
内容广泛
2、法典的特点:
三、知成文之法 法治精神源远流长
三、成文之法—《汉谟拉比法典》
3、对法典的评价
材料二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个黑色玄武岩柱上——岩柱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法典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前言主要宣扬王权神授,颂杨汉谟拉比的功绩。结语则表示,汉谟拉比遵奉神意——故创立公正的法典——后世有敢不遵法典之王,必因违犯神意而受神罚。正文共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方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摘编于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古代史编》
《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
评价
三、知成文之法 法治精神源远流长
古老文字
各自特点
共同点
发源地
形成时间
发明者
构造特点
书写材料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甲骨文
尼罗河流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古埃
及人
“画成其物”
芦管削尖为笔写在“纸草”上
两河
流域
公元前3000年左右
苏美
尔人
笔画像楔子
削尖的芦苇秆、骨棒作笔,在泥版上写字
黄河流域(殷墟)
商朝(公元前16-11世纪)
中国
商朝人
“刻成其物”
刻在龟甲、兽骨上
1、都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来;
2、都有读音;
3、是三地人们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知识拓展:三种古文字的对比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课堂总结
发源地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美索不达米亚”
发展历程
兴起
统一
强盛
灭亡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时期
文明代表
苏美尔文明
(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
古巴比伦文明
汉谟拉比的统治
《汉谟拉比法典》
(君主专制)
目的:
内容:
地位:
意义:
维护奴隶主
等级、奴隶、经济
第一部
人类文化遗产
藏宝地1线索笔记
(这里似乎就是藏宝图上所标记的区域)
宝藏探索进度
已寻获宝藏 0 /25
训练游戏
宝藏探索进度
1、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问题1
2、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问题2
3、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问题3
已寻获宝藏 /25
3
3
藏宝地2线索笔记
(这里似乎就是藏宝图上所标记的区域)
宝藏探索进度
已寻获宝藏 /25
3
宝藏探索进度
已寻获宝藏 /25
4
1. 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制定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该法典的名字是( A )
问题4
B《查士丁尼法典》
A《汉谟拉比法典》
C《罗马民法大全》
D《新法典》
宝藏探索进度
已寻获宝藏 /25
5
B、楔形文字
A、象形文字
2、有学者认为,“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发明物,而是伴随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文字始终是苏美尔古典文明的一个特征。”苏美尔文字被称为 ( B )
问题5
C、字母文字
D、拉丁文字
宝藏探索进度
已寻获宝藏 /25
6
3、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在两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 B )
问题6
A.古印度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埃及文明
藏宝地3线索笔记
(这里似乎就是藏宝图上所标记的区域)
宝藏探索进度
已寻获宝藏 /25
6
宝藏探索进度
问题8
问题9
已寻获宝藏 /25
9
(错误)改正(楔形文字)
1、《汉谟拉比法典》是用象形文字雕刻的?
问题7
2、苏美尔人初步统一了两河流域。
3、《汉谟拉比法典》是苏美尔的文明成就。
(错误)改正(阿卡德人)
(错误)改正(古巴比伦)
藏宝地4线索笔记
(这里似乎就是藏宝图上所标记的区域)
宝藏探索进度
已寻获宝藏 /25
9
宝藏探索进度
已寻获宝藏 /25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标志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要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
(1)材料一的条文出自右图石柱,该石柱上记载了哪一部法典?根据材料分析,该法典颁布的目的是什么?(2分)
《汉谟拉比法典》;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统治)
(2)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在世界史上具有什么地位?(2分)
汉谟拉比;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问题10
宝藏探索进度
已寻获宝藏 /25
10
材料二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3)根据材料二指出人类建立政府主要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哪些权利?(1分)
权利: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问题10
宝藏探索进度
已寻获宝藏 /25
10
材料三 1979年我国颁布了一部法律,1997年又对它作了较大的修订。该法律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罪刑相当等三个基本原则。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情况,新法律对经济领域中的犯罪、黑社会和恐怖活动的犯罪作了明确的规定,加大了打击力度。这就有效地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材料三法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什么作用?(1分)
作用:有效地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5)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人类法制建设的一个什么趋势?(1分)
法制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或奴隶不受法律保护→国王权力受到制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制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依法治国。
问题10
宝藏探索进度
已寻获宝藏 /25
25
23
恭喜你寻宝成功!
(此次寻宝累计获得四个宝箱)
宝藏探索进度
已寻获宝藏 /25
10
23
点击宝箱查看奖励!
(此次寻宝累计获得四个宝箱)
宝藏一:娃哈哈一瓶
宝藏一:钢笔一支
宝藏一:笔记本一本
宝藏一:超大棒棒糖一个
1.(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在古巴比伦王国,一个奴隶因为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而被处以割耳之刑。此判罚的依据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拿破仑法典》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在古巴比伦王国,一个奴隶因为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而被处以割耳之刑”可知,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用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C项正确;《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的文献,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排除B项;《拿破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所颁布的,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为止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我们从中可以了解( )
A.古中国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 D.古印度文明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C项正确;我国的古代文明成果灿烂,青铜器和甲骨文是早期国家时期的典型代表成就,《汉谟拉比法典》与我国无关,排除A项;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金字塔,古印度文明创立了佛教,均与题意不符,排除BD两项。故选C项。
3.(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古代亚洲、非洲、欧洲地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诞生于两河流域的是( )
A.《十二铜表法》 B.《天方夜谭》
C.《汉谟拉比法典》 D.《荷马史诗》
【答案】C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律,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C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最早的罗马法文献,排除A项;《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排除B项;《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3年四川省泸州市)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
A.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可知,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文明成果,说明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D项正确;材料只说了古典文化,没有涉及复兴,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了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文明成果,没有体现文明与文明之间的联系,排除B项;材料中除了古代中国的文明,其他的文明都中断了,所以没有体现文明进程的延续性,排除C项。故选D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