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乌拉特前旗期末)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达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
A.资源丰富,尤其是能源矿产充足
B.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沿海与沿江“T”"型路口交汇处,内外交通便利
C.多高等院校,多科技人才
D.周围城市较多,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答案】A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丰富,但是能源矿产匮乏,故A错误;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沿海与沿江“T”"型路口交汇处,内外交通便利,故B正确;
多高等院校,多科技人才,故C正确;
周围城市较多,人口密集市场广阔,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海陆交通便利,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度大,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该区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进行分析解答。
2.(2019八下·揭西期末)长江三角洲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气候特点与下图对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分析气候资料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代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符合题意;
B.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很大,不符合题意;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不符合题意;
D.全年高温多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气候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算丰富,冬季无严寒,是中国主要的农业区。
3.(2021八上·朝阳期末)下列描述中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分布着“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
B.积雪期长,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C.河网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D.有亚洲面积最大的淡水湿地
【答案】C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位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有“鱼米之乡”之称。C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是我国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ABD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工农业都比较发达的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有沿海沿河的优势,东临黄海东海,西靠长江与内陆相连,纬度位置适中,气候条件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形以平原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气候雨热同期 ,多河流,湖泊,水资源丰富,农业的技术成熟,发展早。被誉为鱼米之乡。以上海为龙头,联系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结合周边众多中小城市组成了快速发展的城市群。
4.(2021八上·朝阳期末)读下图,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包括上海市、江苏省与浙江省的全部
B.本区有京津唐工业基地
C.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D.城市分布最稀疏、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答案】C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上海为龙头,包括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故A错误。本区有沪宁杭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在北方地区,B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故C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工农业都比较发达的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有沿海沿河的优势,东临黄海东海,西靠长江与内陆相连,纬度位置适中,气候条件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形以平原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气候雨热同期 ,多河流,湖泊,水资源丰富,农业的技术成熟,发展早。被誉为鱼米之乡。以上海为龙头,联系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结合周边众多中小城市组成了快速发展的城市群。
5.(2020八下·横县期末)长江三角洲由哪两条河流的泥沙淤积而成( )
A.黄河与淮河 B.长江与珠江
C.长江和淮河 D.长江和钱塘江
【答案】D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 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和钱塘江的泥沙淤积而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6.(2020八下·丰润期末)读图“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区域是(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2)该区域东临海域①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3)该区域的核心城市是( )
A.南京 B.上海 C.杭州 D.宁波
(4)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B.位于热带,光照充足
C.黑土肥沃,平原广阔 D.黄土疏松肥沃,雨热同期
【答案】(1)B
(2)C
(3)B
(4)A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可知,区域中有长江入海口和上海市,可知该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故答案为:B。(2)读图可知,海域①是位于长江入海口以南的海域,是东海。故答案为:C。(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是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对长江三角洲乃至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辐射和带动作用。故答案为:B。(4)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地势低平,河谷密布,灌溉便利,位于亚热带,气候湿热,有利于农业发展。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这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闻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同时,长江三角洲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
7.(2020八下·十堰期末)下列城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重庆 B.武汉 C.南京 D.济南
【答案】C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南部为两翼,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依据该区域的主要城市来解答此题。
故答案为:C
【点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工农业都比较发达的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有沿海沿河的优势,东临黄海东海,西靠长江与内陆相连,纬度位置适中,气候条件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形以平原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气候雨热同期 ,多河流,湖泊,水资源丰富,农业的技术成熟,发展早。被誉为鱼米之乡。以上海为龙头,联系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结合周边众多中小城市组成了快速发展的城市群。
8.(2020八下·河源月考) 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召开,体现了当今世界( )
A.国际商业竞争日趋激烈
B.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削弱
C.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
D.国际经济联系逐渐减弱
(2)下列属于上海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①交通便利
②侨乡优势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科技发达
⑤腹地广阔
⑥劳动力廉价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⑥
【答案】(1)C
(2)C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经济全球化
【解析】【分析】(1)解: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要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融入到国际交流与合作之中;进博会体现了当今国际经济关系是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2)解:上海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交通运输便利、腹地广阔消费市场广阔、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发达等,该地区矿产资源缺乏;侨乡优势指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区。
故选:C。
【点评】(1)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同主权国家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的利益,在生产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的移动与重新配置为主要内容而进行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制度的不同划分:北北合作、南南合作、南北对话、区域经济一体化。
(2)上海是我国直辖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位于长江入海口,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共同构成以上海为龙头的中国第一大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圈”。现今的上海是中国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第三产业在上海的经济占了一定比重,其中最主要的产业包括了金融业、房地产业、保险业以及运输业等。
9.(2020八下·北京月考)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 题。
(1)有关长江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论述正确的是( )
A.通航能力自西向东逐渐增强
B.水能资源蕴藏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多
C.成渝经济区西部的三峡工程提供了充足的电能
D.长江下游与京广、京九铁路交汇,形成水陆联运网
(2)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成渝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是( )
A.资金和劳动力资源充足 B.矿产和水力等资源丰富
C.人才和技术力量雄厚 D.海陆空交通运输便利
【答案】(1)A
(2)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长江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大,通航能力自西向东逐渐增强;水能资源蕴藏量自西向东逐渐减少;成渝经济区东部的三峡工程提供了充足的电能;中游城市群与京广、京九铁路交汇,形成水陆联运网;
(2)长三角地区相比,成渝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是矿产和水力等资源丰富,交通,资金,技术,人才都是长三角地区的优势;
故答案为:(1)A;(2)B;
【点评】(1)长江我国第一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最大的支流汉江,沿线主要城市有重庆、武汉、九江、南京、上海等。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宜宾以下四季通航,被誉为“黄金水道”。流域区内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
(2)长江经济带战略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沿线的主要城市有武汉、重庆、宜昌、荆州、南京、上海等。
10.(2020八下·建瓯月考)下图为“长江三角洲某地单位GDP能耗变化图”,有关变化趋势和导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从2004年-2010年GDP总能耗减少 ②从2010年-2016年单位GDP能耗减少 ③产业结构优化 ④技术投入增大 ⑤矿物能源消耗大幅度提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答案】B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解:读长江三角洲某地单位GDP能耗变化图,可知从2010年-2016年单位GDP能耗减少,说明能源利用率提高了,即可以推出该地区技术投入增大,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但从2004年-2010年GDP总能耗是否减少不能确定,总能耗与总GDP产值有关,矿物能源消耗大幅度提升不利于单位GDP能耗减少,所以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工农业都比较发达的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有沿海沿河的优势,东临黄海东海,西靠长江与内陆相连,纬度位置适中,气候条件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形以平原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气候雨热同期 ,多河流,湖泊,水资源丰富,农业的技术成熟,发展早。被誉为鱼米之乡。以上海为龙头,联系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结合周边众多中小城市组成了快速发展的城市群。
11.(2020八下·建瓯月考)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完成各题。
(1)下列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特点相符合的是( )
A.城镇稀疏 B.山地崎岖 C.黄土广布 D.鱼米之乡
(2)长江三角洲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气候特点与图对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1)D
(2)A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这里地势低平、气候湿热,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故D符合题意。
(2)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图中的A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高温,雨热同期。
故答案为:(1)D;(2)A;
【点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工农业都比较发达的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有沿海沿河的优势,东临黄海东海,西靠长江与内陆相连,纬度位置适中,气候条件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形以平原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气候雨热同期 ,多河流,湖泊,水资源丰富,农业的技术成熟,发展早。被誉为鱼米之乡。以上海为龙头,联系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结合周边众多中小城市组成了快速发展的城市群。
12.(2020八下·江油开学考)下列工业城市,均位于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是( )
A.广州、深圳、珠海 B.北京、天津、唐山
C.上海、杭州、南京 D.鞍山、大连、沈阳
【答案】C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A. 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工业中心:广州,深圳,珠海,故A错;
B. 京津唐工业基地的主要工业中心是北京、天津、唐山,故B错误;
C. 上海、杭州、南京均位于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故C正确;
D. 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工业中心是鞍山、大连、沈阳,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这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闻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同时,长江三角洲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
13.(2020八下·简阳开学考)下面是几位同学对长江三角洲的描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王宇说:“长江三角洲工业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带”
B.张明说:“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
C.董航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
D.孙淳说:“长江三角洲地区信息不畅,缺乏资金和技术”
【答案】D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解:关于长江三角洲的描述,长江三角洲工业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带,故A正确。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故B正确。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故C正确。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地区,信息通畅、资金技术雄厚,故D错误。
根据题意可知,故答案为:D。
【点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交通便利,这里还有我国最大的核心城市群,上海为其中最重要的城市,能为周边地区提供先进的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带动周边的地区和产业发展,为周边带去巨大的资金和管理经验。
14.(2020八下·简阳开学考)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下列关于上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B.拥有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在当地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发展了钢铁工业
C.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可通过上海金融市场筹集发展资金
D.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可以以上海为桥梁,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答案】B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解: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甚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虽然矿产资源贫乏,但发展钢铁工业依靠的有便利的交通和广阔的市场。故答案为:B。
【点评】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是全国最大的港口,也是最大的商业中心,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15.(2020八上·红河期末)长江三角洲形成“水乡”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答案】B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相关,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缓,分叉较多,因此河道密集,传统出行方式为船.故答案为:B。
【点评】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河网纵横,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人口和城镇稠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浓厚。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了灌溉水源,便利的水陆交通,提供了生活用水,但丰水期容易产生洪涝灾害,危害生产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6.(2019八上·蒙阴月考)下图所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扬州、镇江等历史文化名城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安徽省 B.浙江省 C.上海市 D.江苏省
(2)图中湖泊是( )
A.太湖 B.鄱阳湖 C.洞庭湖 D.西湖
(3)上海市具有代表性的植被景观为(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1)D
(2)A
(3)B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扬州、镇江等历史文化名城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江苏省,该省区跨我国的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D符合题意。
(2)从图中可知,该湖泊是太湖,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横跨江苏、浙江两省;A符合题意。
(3)上海市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属于南方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代表性的植被景观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A;(3)B;
【点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工农业都比较发达的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有沿海沿河的优势,东临黄海东海,西靠长江与内陆相连,纬度位置适中,气候条件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形以平原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气候雨热同期 ,多河流,湖泊,水资源丰富,农业的技术成熟,发展早。被誉为鱼米之乡。以上海为龙头,联系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结合周边众多中小城市组成了快速发展的城市群。
17.(2019八上·常德月考)关于图中A、B、C、D四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四城市都位于“长三角” B.城市A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C.城市B有“六朝古都”之称 D.城市D是浙江省的行政中心
【答案】D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 图中城市A是上海市,B是南京市,C是杭州市,D是宁波市,四城市都位于“长三角”,故A正确;
B. 图中城市A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故B正确;
C. 图中城市B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有“六朝古都”之称,故C正确;
D. 图中城市C杭州市,是浙江省的行政中心,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这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闻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同时,长江三角洲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
18.(2019八下·揭西期末)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许多人不在居住城市工作,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一所示区域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
A.杭州 B.上海 C.苏州 D.南京
(2)图二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长江水运 B.航空运输
C.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D.海洋运输
【答案】(1)B
(2)C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上海,该地区以上海为龙头,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南部为两翼,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2)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告诉公路运输,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南京、杭州的人们往返不同城市之间,好比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这种效应叫做同城效应,如今杭州市民“我们杭州多了一个外滩”;上海市民“我们上海多了一个西湖”。
故答案为:(1)B;(2)C。
【点评】(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是良好的农耕的地区。随着经济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由于技术进步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求,中国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发展很快。告诉铁路和城际铁路的相继开通运用,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促进了沿线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19.(2019八下·枣强期末)下列有关杭州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叙述错误的是( )
A.杭州是该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B.依托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D.水多风貌别具特色,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
【答案】A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故A叙述错误;
长江三角洲依托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即同城效应,故B叙述正确;
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故C叙述正确;
长江三角洲水乡风貌别具特色,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故D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工农业都比较发达的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有沿海沿河的优势,东临黄海东海,西靠长江与内陆相连,纬度位置适中,气候条件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形以平原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气候雨热同期 ,多河流,湖泊,水资源丰富,农业的技术成熟,发展早。被誉为鱼米之乡。以上海为龙头,联系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结合周边众多中小城市组成了快速发展的城市群。
二、综合题
20.读“长江三角洲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工业基地为 。
(2)该工业基地所在地区的粮食作物以 为主。
河流:C 江,湖泊:D 湖;
铁路:F 线,G 线;
邻省:I 省,J 省。
(3)图中的城市分别是:A ,B 。
【答案】(1)沪宁杭工业基地
(2)水稻;长;太;京沪;沪杭;江苏;浙赣
(3)上海;杭州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看出改工业基地为沪宁杭工业基地。(2)沪宁杭工业基地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图中C为我国第一大河长江,D是太湖。F铁路线为京沪铁路,G为上海到杭州的沪杭线。I是江苏省,J是浙江省。(3)图中A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上海,B是杭州。
故答案为:(1)沪宁杭工业基地;(2)水稻;长;太;京沪;沪杭;江苏;(3)上海;杭州。
【点评】(1)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京沪铁路,简称京沪线,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客货共线国铁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线路呈南北走向,是中国铁路网中南北走向的大动脉。
(3)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21.(2019八下·洪洞期中)读长江三角洲地图,回答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读图分析其中的原因:
(1)交通便利:
①水路运输便利: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江海交汇之地,其中F是 海;城市B 是我国大陆最大的港口城市;长江因通航里程长、运量大,有“ ”的美誉。
②陆路运输便利:铁路干线D为 铁路。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同城效应的原因是凭借 。
(2)农业发达:该区域地形以 为主,气候湿热,水热条件好,而且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稻米和淡水鱼产区,自古以来是我国有名的“ ”。
(3)工业发达: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最大的 (填“重”“轻”或“综合性”)工业基地。核心城市B对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都具有 作用。
(4)旅游业发达: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如城市A: ,杭州等。水乡风貌也别具特色。
【答案】(1)黄;上海;黄金水道;京沪;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或便捷的交通)
(2)平原;鱼米之乡
(3)综合性;辐射带动
(4)南京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F是位于长江以北的黄海,B是长江入海口处的上海;长江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称号;B是京沪铁路,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同城效应的原因是凭借便捷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该区域地形是以平原为主,气候湿热,是我国有名的“鱼米之乡”。
(3)长江三角洲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核心城市上海对长三角乃至全国都具有辐射作用。(4)这里有许我历史文化名城,如A是江苏省的省会-南京,浙江省省会-杭州等。
【点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位于长江的入海处,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心。
三、图文分析题
22.(2020八下·雄县期末)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和“甲城市某年气候资料图”
(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 海,沿海港口众多。如果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长江比作“箭”,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北可联系京津唐地区,南可联系 地区。
(2)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提供了灌溉 ,同时为联系提供了便利的 交通。
(3)图中甲 (城市名称)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其气候类型为 气候,气候特征是 。
(4)说说长江三角洲称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至少两点)。
【答案】(1)东;珠江三角洲
(2)水源;水运
(3)上海;亚热带季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4)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土壤肥沃等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 海,沿海港口众多。如果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长江比作“箭”,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北可联系京津唐地区,南可联系逐渐三角洲 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2)分析可知,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提供了灌溉水源,长江航运价值高,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是承东启西的纽带。(3)图中甲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其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4)读图分析可知,长江三角洲称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点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长江为长江三角洲提供了灌溉水源、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长江航运价值高,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1 / 1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乌拉特前旗期末)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达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
A.资源丰富,尤其是能源矿产充足
B.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沿海与沿江“T”"型路口交汇处,内外交通便利
C.多高等院校,多科技人才
D.周围城市较多,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2.(2019八下·揭西期末)长江三角洲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气候特点与下图对应的是( )
A. B.
C. D.
3.(2021八上·朝阳期末)下列描述中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分布着“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
B.积雪期长,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C.河网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D.有亚洲面积最大的淡水湿地
4.(2021八上·朝阳期末)读下图,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包括上海市、江苏省与浙江省的全部
B.本区有京津唐工业基地
C.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D.城市分布最稀疏、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5.(2020八下·横县期末)长江三角洲由哪两条河流的泥沙淤积而成( )
A.黄河与淮河 B.长江与珠江
C.长江和淮河 D.长江和钱塘江
6.(2020八下·丰润期末)读图“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区域是(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2)该区域东临海域①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3)该区域的核心城市是( )
A.南京 B.上海 C.杭州 D.宁波
(4)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B.位于热带,光照充足
C.黑土肥沃,平原广阔 D.黄土疏松肥沃,雨热同期
7.(2020八下·十堰期末)下列城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重庆 B.武汉 C.南京 D.济南
8.(2020八下·河源月考) 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召开,体现了当今世界( )
A.国际商业竞争日趋激烈
B.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削弱
C.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
D.国际经济联系逐渐减弱
(2)下列属于上海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①交通便利
②侨乡优势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科技发达
⑤腹地广阔
⑥劳动力廉价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⑥
9.(2020八下·北京月考)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 题。
(1)有关长江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论述正确的是( )
A.通航能力自西向东逐渐增强
B.水能资源蕴藏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多
C.成渝经济区西部的三峡工程提供了充足的电能
D.长江下游与京广、京九铁路交汇,形成水陆联运网
(2)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成渝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是( )
A.资金和劳动力资源充足 B.矿产和水力等资源丰富
C.人才和技术力量雄厚 D.海陆空交通运输便利
10.(2020八下·建瓯月考)下图为“长江三角洲某地单位GDP能耗变化图”,有关变化趋势和导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从2004年-2010年GDP总能耗减少 ②从2010年-2016年单位GDP能耗减少 ③产业结构优化 ④技术投入增大 ⑤矿物能源消耗大幅度提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11.(2020八下·建瓯月考)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完成各题。
(1)下列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特点相符合的是( )
A.城镇稀疏 B.山地崎岖 C.黄土广布 D.鱼米之乡
(2)长江三角洲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气候特点与图对应的是( )
A. B.
C. D.
12.(2020八下·江油开学考)下列工业城市,均位于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是( )
A.广州、深圳、珠海 B.北京、天津、唐山
C.上海、杭州、南京 D.鞍山、大连、沈阳
13.(2020八下·简阳开学考)下面是几位同学对长江三角洲的描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王宇说:“长江三角洲工业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带”
B.张明说:“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
C.董航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
D.孙淳说:“长江三角洲地区信息不畅,缺乏资金和技术”
14.(2020八下·简阳开学考)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下列关于上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B.拥有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在当地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发展了钢铁工业
C.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可通过上海金融市场筹集发展资金
D.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可以以上海为桥梁,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15.(2020八上·红河期末)长江三角洲形成“水乡”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16.(2019八上·蒙阴月考)下图所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扬州、镇江等历史文化名城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安徽省 B.浙江省 C.上海市 D.江苏省
(2)图中湖泊是( )
A.太湖 B.鄱阳湖 C.洞庭湖 D.西湖
(3)上海市具有代表性的植被景观为(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17.(2019八上·常德月考)关于图中A、B、C、D四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四城市都位于“长三角” B.城市A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C.城市B有“六朝古都”之称 D.城市D是浙江省的行政中心
18.(2019八下·揭西期末)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许多人不在居住城市工作,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一所示区域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
A.杭州 B.上海 C.苏州 D.南京
(2)图二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长江水运 B.航空运输
C.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D.海洋运输
19.(2019八下·枣强期末)下列有关杭州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叙述错误的是( )
A.杭州是该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B.依托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D.水多风貌别具特色,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
二、综合题
20.读“长江三角洲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工业基地为 。
(2)该工业基地所在地区的粮食作物以 为主。
河流:C 江,湖泊:D 湖;
铁路:F 线,G 线;
邻省:I 省,J 省。
(3)图中的城市分别是:A ,B 。
21.(2019八下·洪洞期中)读长江三角洲地图,回答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读图分析其中的原因:
(1)交通便利:
①水路运输便利: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江海交汇之地,其中F是 海;城市B 是我国大陆最大的港口城市;长江因通航里程长、运量大,有“ ”的美誉。
②陆路运输便利:铁路干线D为 铁路。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同城效应的原因是凭借 。
(2)农业发达:该区域地形以 为主,气候湿热,水热条件好,而且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稻米和淡水鱼产区,自古以来是我国有名的“ ”。
(3)工业发达: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最大的 (填“重”“轻”或“综合性”)工业基地。核心城市B对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都具有 作用。
(4)旅游业发达: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如城市A: ,杭州等。水乡风貌也别具特色。
三、图文分析题
22.(2020八下·雄县期末)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和“甲城市某年气候资料图”
(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 海,沿海港口众多。如果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长江比作“箭”,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北可联系京津唐地区,南可联系 地区。
(2)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提供了灌溉 ,同时为联系提供了便利的 交通。
(3)图中甲 (城市名称)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其气候类型为 气候,气候特征是 。
(4)说说长江三角洲称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至少两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丰富,但是能源矿产匮乏,故A错误;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沿海与沿江“T”"型路口交汇处,内外交通便利,故B正确;
多高等院校,多科技人才,故C正确;
周围城市较多,人口密集市场广阔,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海陆交通便利,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度大,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该区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进行分析解答。
2.【答案】A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分析气候资料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代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符合题意;
B.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很大,不符合题意;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不符合题意;
D.全年高温多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气候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算丰富,冬季无严寒,是中国主要的农业区。
3.【答案】C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位于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有“鱼米之乡”之称。C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是我国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ABD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工农业都比较发达的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有沿海沿河的优势,东临黄海东海,西靠长江与内陆相连,纬度位置适中,气候条件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形以平原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气候雨热同期 ,多河流,湖泊,水资源丰富,农业的技术成熟,发展早。被誉为鱼米之乡。以上海为龙头,联系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结合周边众多中小城市组成了快速发展的城市群。
4.【答案】C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上海为龙头,包括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故A错误。本区有沪宁杭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在北方地区,B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故C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工农业都比较发达的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有沿海沿河的优势,东临黄海东海,西靠长江与内陆相连,纬度位置适中,气候条件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形以平原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气候雨热同期 ,多河流,湖泊,水资源丰富,农业的技术成熟,发展早。被誉为鱼米之乡。以上海为龙头,联系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结合周边众多中小城市组成了快速发展的城市群。
5.【答案】D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 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和钱塘江的泥沙淤积而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6.【答案】(1)B
(2)C
(3)B
(4)A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可知,区域中有长江入海口和上海市,可知该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故答案为:B。(2)读图可知,海域①是位于长江入海口以南的海域,是东海。故答案为:C。(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是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对长江三角洲乃至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辐射和带动作用。故答案为:B。(4)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地势低平,河谷密布,灌溉便利,位于亚热带,气候湿热,有利于农业发展。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这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闻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同时,长江三角洲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
7.【答案】C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南部为两翼,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依据该区域的主要城市来解答此题。
故答案为:C
【点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工农业都比较发达的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有沿海沿河的优势,东临黄海东海,西靠长江与内陆相连,纬度位置适中,气候条件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形以平原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气候雨热同期 ,多河流,湖泊,水资源丰富,农业的技术成熟,发展早。被誉为鱼米之乡。以上海为龙头,联系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结合周边众多中小城市组成了快速发展的城市群。
8.【答案】(1)C
(2)C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经济全球化
【解析】【分析】(1)解: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要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融入到国际交流与合作之中;进博会体现了当今国际经济关系是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2)解:上海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交通运输便利、腹地广阔消费市场广阔、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发达等,该地区矿产资源缺乏;侨乡优势指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区。
故选:C。
【点评】(1)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同主权国家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的利益,在生产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的移动与重新配置为主要内容而进行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制度的不同划分:北北合作、南南合作、南北对话、区域经济一体化。
(2)上海是我国直辖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位于长江入海口,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共同构成以上海为龙头的中国第一大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圈”。现今的上海是中国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第三产业在上海的经济占了一定比重,其中最主要的产业包括了金融业、房地产业、保险业以及运输业等。
9.【答案】(1)A
(2)B
【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长江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大,通航能力自西向东逐渐增强;水能资源蕴藏量自西向东逐渐减少;成渝经济区东部的三峡工程提供了充足的电能;中游城市群与京广、京九铁路交汇,形成水陆联运网;
(2)长三角地区相比,成渝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是矿产和水力等资源丰富,交通,资金,技术,人才都是长三角地区的优势;
故答案为:(1)A;(2)B;
【点评】(1)长江我国第一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最大的支流汉江,沿线主要城市有重庆、武汉、九江、南京、上海等。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宜宾以下四季通航,被誉为“黄金水道”。流域区内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
(2)长江经济带战略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沿线的主要城市有武汉、重庆、宜昌、荆州、南京、上海等。
10.【答案】B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解:读长江三角洲某地单位GDP能耗变化图,可知从2010年-2016年单位GDP能耗减少,说明能源利用率提高了,即可以推出该地区技术投入增大,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但从2004年-2010年GDP总能耗是否减少不能确定,总能耗与总GDP产值有关,矿物能源消耗大幅度提升不利于单位GDP能耗减少,所以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工农业都比较发达的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有沿海沿河的优势,东临黄海东海,西靠长江与内陆相连,纬度位置适中,气候条件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形以平原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气候雨热同期 ,多河流,湖泊,水资源丰富,农业的技术成熟,发展早。被誉为鱼米之乡。以上海为龙头,联系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结合周边众多中小城市组成了快速发展的城市群。
11.【答案】(1)D
(2)A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这里地势低平、气候湿热,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故D符合题意。
(2)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图中的A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高温,雨热同期。
故答案为:(1)D;(2)A;
【点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工农业都比较发达的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有沿海沿河的优势,东临黄海东海,西靠长江与内陆相连,纬度位置适中,气候条件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形以平原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气候雨热同期 ,多河流,湖泊,水资源丰富,农业的技术成熟,发展早。被誉为鱼米之乡。以上海为龙头,联系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结合周边众多中小城市组成了快速发展的城市群。
12.【答案】C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A. 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工业中心:广州,深圳,珠海,故A错;
B. 京津唐工业基地的主要工业中心是北京、天津、唐山,故B错误;
C. 上海、杭州、南京均位于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故C正确;
D. 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工业中心是鞍山、大连、沈阳,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这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闻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同时,长江三角洲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
13.【答案】D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解:关于长江三角洲的描述,长江三角洲工业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带,故A正确。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故B正确。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故C正确。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地区,信息通畅、资金技术雄厚,故D错误。
根据题意可知,故答案为:D。
【点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交通便利,这里还有我国最大的核心城市群,上海为其中最重要的城市,能为周边地区提供先进的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带动周边的地区和产业发展,为周边带去巨大的资金和管理经验。
14.【答案】B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解: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甚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虽然矿产资源贫乏,但发展钢铁工业依靠的有便利的交通和广阔的市场。故答案为:B。
【点评】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是全国最大的港口,也是最大的商业中心,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15.【答案】B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相关,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缓,分叉较多,因此河道密集,传统出行方式为船.故答案为:B。
【点评】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河网纵横,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人口和城镇稠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浓厚。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了灌溉水源,便利的水陆交通,提供了生活用水,但丰水期容易产生洪涝灾害,危害生产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6.【答案】(1)D
(2)A
(3)B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扬州、镇江等历史文化名城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江苏省,该省区跨我国的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D符合题意。
(2)从图中可知,该湖泊是太湖,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横跨江苏、浙江两省;A符合题意。
(3)上海市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属于南方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代表性的植被景观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A;(3)B;
【点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工农业都比较发达的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有沿海沿河的优势,东临黄海东海,西靠长江与内陆相连,纬度位置适中,气候条件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形以平原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气候雨热同期 ,多河流,湖泊,水资源丰富,农业的技术成熟,发展早。被誉为鱼米之乡。以上海为龙头,联系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结合周边众多中小城市组成了快速发展的城市群。
17.【答案】D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 图中城市A是上海市,B是南京市,C是杭州市,D是宁波市,四城市都位于“长三角”,故A正确;
B. 图中城市A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故B正确;
C. 图中城市B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有“六朝古都”之称,故C正确;
D. 图中城市C杭州市,是浙江省的行政中心,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这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闻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同时,长江三角洲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
18.【答案】(1)B
(2)C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上海,该地区以上海为龙头,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南部为两翼,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2)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告诉公路运输,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南京、杭州的人们往返不同城市之间,好比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这种效应叫做同城效应,如今杭州市民“我们杭州多了一个外滩”;上海市民“我们上海多了一个西湖”。
故答案为:(1)B;(2)C。
【点评】(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是良好的农耕的地区。随着经济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由于技术进步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求,中国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发展很快。告诉铁路和城际铁路的相继开通运用,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促进了沿线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19.【答案】A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故A叙述错误;
长江三角洲依托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即同城效应,故B叙述正确;
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故C叙述正确;
长江三角洲水乡风貌别具特色,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故D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工农业都比较发达的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有沿海沿河的优势,东临黄海东海,西靠长江与内陆相连,纬度位置适中,气候条件优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形以平原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气候雨热同期 ,多河流,湖泊,水资源丰富,农业的技术成熟,发展早。被誉为鱼米之乡。以上海为龙头,联系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结合周边众多中小城市组成了快速发展的城市群。
20.【答案】(1)沪宁杭工业基地
(2)水稻;长;太;京沪;沪杭;江苏;浙赣
(3)上海;杭州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看出改工业基地为沪宁杭工业基地。(2)沪宁杭工业基地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图中C为我国第一大河长江,D是太湖。F铁路线为京沪铁路,G为上海到杭州的沪杭线。I是江苏省,J是浙江省。(3)图中A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上海,B是杭州。
故答案为:(1)沪宁杭工业基地;(2)水稻;长;太;京沪;沪杭;江苏;(3)上海;杭州。
【点评】(1)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京沪铁路,简称京沪线,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客货共线国铁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线路呈南北走向,是中国铁路网中南北走向的大动脉。
(3)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21.【答案】(1)黄;上海;黄金水道;京沪;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或便捷的交通)
(2)平原;鱼米之乡
(3)综合性;辐射带动
(4)南京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F是位于长江以北的黄海,B是长江入海口处的上海;长江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称号;B是京沪铁路,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同城效应的原因是凭借便捷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该区域地形是以平原为主,气候湿热,是我国有名的“鱼米之乡”。
(3)长江三角洲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核心城市上海对长三角乃至全国都具有辐射作用。(4)这里有许我历史文化名城,如A是江苏省的省会-南京,浙江省省会-杭州等。
【点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位于长江的入海处,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心。
22.【答案】(1)东;珠江三角洲
(2)水源;水运
(3)上海;亚热带季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4)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土壤肥沃等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 海,沿海港口众多。如果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长江比作“箭”,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北可联系京津唐地区,南可联系逐渐三角洲 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2)分析可知,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提供了灌溉水源,长江航运价值高,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是承东启西的纽带。(3)图中甲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其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4)读图分析可知,长江三角洲称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点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是其核心,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长江为长江三角洲提供了灌溉水源、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长江航运价值高,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