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第2课时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第2课时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1 20:0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多变的天气》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 能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3. 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能够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 能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学难点】
能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学策略
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着天气的变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从感性材料入手,从天气预报中了解天气符号和卫星云图的意义。联系实际生产生活情况,再加上课本丰富多彩的图片,让学生更加容易学会一些具体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又能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地理。
四、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情景展示 引入新课 【情境引入】 提出问题:你知道明天是什么天气吗 讨论并回答 通过关于天气的话题讨论,引入主题,激发兴趣
环节二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说一说】 了解一个地区天气变化的途径有哪些 结合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结合生活经验,列出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
【播放视频】《天气预报》 归纳出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并思考天气预报的意义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观看天气预报视频,总结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概括明确: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情况。对即将出现的天气状况作出准确预报,就可以及早做好准备,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活,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
【课堂探究】 你能看懂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常用的符号吗 请你根据卫星云图在空白处填写正确答案 你能判断出A、B两地的天气情况吗 你能读懂“风言风语”吗 如何判定风级和风向 常用的天气符号:2分钟速记大比拼 6.如果一个城市旁边出现两个天气符号表示什么 通过系列探究活动,学习常见的天气符号和卫星云图的含义,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讨论,学习常见的天气符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活动】 我是天气预报员 模拟天气预报员,进行播报天气,其他同学进行评判 通过天气预报,加深学生对天气符号的认识
环节三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知识拓展】 你知道什么是雾霾吗?介绍雾霾的含义和成因 观看图文理解雾霾的含义 理解雾霾的含义,加强生活中不同天气的认识
【课堂活动】 1.读图,分析空气质量级别与污染指数的关系 2.从两个事例中选择一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结合生活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问题探讨,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树立学生环保意识
环节四 课堂小结
环节五 当堂练习
五、当堂练习
1.2015年11月,东北多地出现严重雾霾天气,沈阳PM2.5浓度爆表。为了防治大气污染,全国很多城市在实施“煤改气”,即用煤改用天然气、太阳能、电能等清洁能源。2016年4月某日,下列四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分别为:长沙69、昆明62、北京98、海口39。这些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
A.长沙 B.昆明 C.北京 D.海口
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注意每日天气的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每日的空气质量。下列做法中能够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日常生活中随意焚烧垃圾
B.清明祭扫时焚烧各种祭品、燃放炮竹
C.冬季燃煤取暖
D.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答案:D;D
六、课程小结
板书设计
天气与气候
多变的天气
常见的天气符号
空气质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