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2张PPT。1.试卷内容、要求和题型分布一、比较近3年温州市毕业生学业考试
科学试卷特点——稳定1.试卷内容、要求和题型分布2.试题知识层次和能力层次分布3. 核心(主干)知识分值统计(不含探究题分值)人数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
1.平时缺乏对学业考试试题的研究、整理和归类
2.过度看重模拟考试试题的重要性
3.在复习阶段缺少针对性的专题习题课的研究探讨教学建议
1.教师加强对学业考试试题的研究、整理和归类,并
结合《导引》将归类试题进行课后作业的适当补充。
2.提高模拟考试的针对性,尝试自主命制或组卷仿真
试题
3.备课组要加强复习课(尤其是习题课)的研讨,做
到精选、精编、精练、精析、精结二、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回归教材资源5.7.29.(2)二、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回归教材资源161821.(4)20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
1.复习阶段过度依赖《复习导引》等复习用书
2.平时教学对教材课后练习资源拓展不够,甚至不够
重视(滑动变阻器)
3.平时教学对教材阅读材料、讨论思考等资源缺少必
要加工(力的存在)探讨教学建议
1.复习阶段要根据《说明》和标准,对《复习导引》
等复习用书的资源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和删减。
2.课后练习要充分利用,尽量将课后练习与课堂教学
有机整合,做到当堂巩固效果,减轻学生负担。
3.新课教学中充分利用、挖掘和加工教材中“阅读”、
“读图”、“思考与讨论”和“探究”等资源,有
意识地、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表达、方
案设计与评价等能力。例如:14.为了判断一根铁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进行如下四个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该铁棒具有磁性的是二、课堂变革的理念渗透——导向“学为中心”难度值:0.25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教师更缺少对学情的了解,对学生在思维习
惯(定式)上认为“磁极间相互吸引现象必定为异
名磁极特有的规律”缺乏了解,所以课堂教学没有
创设暴露学生这种错误观点,并给予他们阐述自己
错误观点的机会。
2.在复习磁现象的相关内容时,可能更多地采用原理
解释的方法使学生理解知识,这种理解因缺少学生
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往往是短暂和肤浅的。
3.当学生设计各种方案时,没有进行实验验证,通过
视觉刺激起到体验教学的效果。5.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现象,下列各图
中能正确表示这种现象的是难度值:0.92干扰项迷惑性不强,对折射定律的难点考查力度不够。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光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2.新课阶段没有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各种光现象
的规律
3.复习阶段缺少应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环
节设计,可能更多的采用“知识罗列、列表比较、
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教学手段。19.现有铬、铜和银三种金属,将金属铬和银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铬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银表面没有明显现象,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的是
A.铬>铜>银 B.铜>铬>银
C.铬>银>铜 D.银>铬>铜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教师更注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记忆、金属与酸、盐置换反应的条件或规律以及细节说明(例如盐的可溶性、金属的活泼性、铁的化合价
2.对金属活动性强弱意义的认识缺乏必要的引导
3.缺乏对金属活动性探究的案例研究难度值:0.79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形成抗腐蚀的致密氧化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硫酸亚铬溶液 。为探究铬、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请选择恰当的药品,设计方案,简要说明确定方法。某同学通过实验来比较铜、铝、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现有铜、铝、汞的三种单质,如果另外只选用一种试剂达到实验目的,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稀硫酸 B.氯化铝溶液
C.硝酸汞溶液 D.硫酸铜溶液20.小明想设计一种能反映并可调节温度高低的电热毯电路,其原理是:顺时针转动旋钮型变阻器触片,通过电热丝的电流增大,产热加快,温度升高,反映温度高低的“仪表”(电压表)示数变大。下列电路图符合设计要求的是难度值:0.79JX2012电控调光玻璃能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其原理是:光照增强,光敏电阻Rx阻值变小,施加于玻璃两端的电压降低,玻璃透明度下降,反之则玻璃透明度上升。若电源电压不变,R0是定值电阻,则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小明想设计一种能反映并可调节温度高低的电热毯电路,其原理是:顺时针转动旋钮型变阻器触片,通过电热丝的电流增大,产热加快,温度升高,反映温度高低的“仪表”(电表)示数变大。请画出电路图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
1.新课阶段学生缺少体验,教师的讲解分析替代了学
生的实验、观察和思考
2.复习课没有创设激发学生思维方案设计的教学环节
3.教学中没有关注和体现“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二、课堂变革的理念渗透——导向“学为中心”探讨教学建议
1.教学中创设让学生进行开放的方案设计的教学环节
2.在汇报方案中暴露学生的思维缺陷、寻找学生真正
错因所在
3.必要时提供变式训练,及时检测、巩固和反馈二、课堂变革的理念渗透——导向“学为中心”三、能力立意的充分体现——关注探究技能三、能力立意的充分体现——关注探究技能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
1.平时教学忽视对照组设置的意义
2.缺乏对照实验设置的方法指导探讨教学建议
1.重视实验课中活动册的有效使用
3.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活动、探究、实验”
等环节中半开放的资源
3.在设置对照实验时,要让学生说明为何这样设置的
理由,并讨论不同对照设置方案的优缺点例如:31.为了探究“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的快慢与空气中氧气含量有怎样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取图甲所示的三个相同装置。
②取大小相近、年龄相同、新陈代谢旺盛的小鼠若干只,按图乙设置实验。
③将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进行实验。
(1)针对小明探究的问题,提出一个可检验的假设 ▲ 。
(2)本实验可通过液柱移动的快慢来比较小鼠生命活动释放热量的快慢,请分析其原理: ▲ 。
(3)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从哪些方面对实验进行改进? ▲ 。(写出2点) 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中生生讨论、师生交流的时间过少,课堂
问题的思维深度不够
2.缺少SOLO分类等级评价的渗透
3.缺少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探讨教学建议
1.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多层次、多角度答题的要点和
评价规则
2.在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对不同层次关联点答题进行展
示和评价
3.有意识培养学生用思维流程图表示分析过程,并在
小组中结合自己思维流程图介绍自己的分析思路,
他人质疑、交流(12抽测).下图是旋钮型变阻器的结构图,滑片P按如图所示转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是如果图4-40 旋钮型变阻器的A、C 接入电路,要使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 旋钮触片应向哪个方向转动? A C B任务要求:
1.可选择器材:大头针、小磁针、钩码、弹簧测力计、
大铁钉、长导线、细棉线等;
2.简要说明确定钢棒是否有磁性的方案思路,并预测
可能的实验现象和判断结果;
3.至少设计2种方案,可用简单示意图表示。现有一根钢棒,如何确定它是否具有磁性?若钢棒具有磁性,请预测下列实验的现象并用给定器材验证,并尝试解释原因。钢棒小磁针钢棒大头针钢棒钩码弹簧测力计情境导入:如图,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不透明的瓷杯,在被顶底中央放置一枚硬币,前后水平移动瓷杯,使硬币消失在视野之外。【任务1】通过作图说明人眼看不见杯底硬币的原因。【任务2】在不改变瓷杯和人眼位置的前提下,选择恰当器材,使人眼能观察到硬币。并通过作图说明。【任务4】:能否利用透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试通过作图说明。【任务3】:通过作图说明图3中人眼看到硬币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具体位置。如图,光线AB经某光学元件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沿BC方向射出,请在光学改变方向处填上恰当的光学元件,使之符合传播路径。例如:27.我市的汽车数量持续增加,为了防治大气污染、方便市民安全出行,我市出台了多项新举措。
(1)今年我市淘汰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汽车1.5万辆。部分达标汽车的尾气净化原理之一是:2NO + CO + H2=N2 + X + H2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 。再如:图中乙的最小刻度值为 。由于人们对PX的认识不同,导致对建设PX化工厂看法不一。下列观点中,属于支持我国建设PX化工厂的有 ▲ 。(可多选)
A.我国PX供需缺口不断扩大,且国内现有生产PX地区均未见
影响居民健康的报道。
B.针对我国现有的技术设备,国外生产PX的成功案例可参考
价值不高。
C.生产PX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回收再利用,不会对环境
造成污染。
D.生产PX过程中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目前没有相关专
业机构可以鉴定。“空白”对照、“相对”对照、 “排除”对照1.“空白”对照——通过现象对比加以确认再如:空气的成分中二氧化碳的存在;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等。3“相对”对照——寻找最佳(差)的变量值例如:探究“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 上去的?”建立假设:可能是花的颜色、大小、形状、气味、位置…)3.“排除”对照、再如:微生物滋生的条件如:(11年30)酸碱性对酶的活性影响——47例如:如何设置对照实验说明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OH-
的作用?
1、氢氧化钙溶液中有哪些微粒?
2、如何排除Ca2+的可能性?
3、如何排除Ca2+和OH-共同作用的可能性?
4、是否需要单独设置蒸馏水对照组以说明水分子的可能性?
并说明理由?NaOH溶液对照组的设立是对控制变量的应用,空白对照只是常见的对照方法,未必是最优化的对照。48酸碱性对酶的催化作用影响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如图甲。
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pH<7,试管①中溶液pH>7。于是得出结论: ▲ 。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论。
【反思评价】小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请帮他指出: ▲ 。 金属锈蚀的条件物质的鉴别压敏电阻通常有两种类型:A.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增大;B.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减小。则该模型的压敏电阻应选择哪种类型,结合电路简要说明理由: ▲ 。